楊任
近些年,為了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提出了“陽光體育運動”的號召,這一號召貫徹“一切為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錘煉學生勇敢頑強、堅韌不拔的意志品格,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發展。這一活動也很好的配合的教育由“應試”向“素質”的轉變。作為中學體育教師,在學生鍛煉身體的習慣的培養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轉變觀念,注重鍛煉身體習慣的培養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奔热惑w育作為教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也要遵循教育規律,在體育課堂中要逐漸培養學生自主鍛煉身體的好習慣。
自古以來,在中國的教育體系中,對于體育教育不能說沒有,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的“射”,可以稱之為一種體育教育,但是它更多的是一種修身養性培養君子風度的方法。而在現代,人們認識到健康體能對于學習生活的重要性,所以,對于體育教育這一塊重視的程度越來越大。但是長期以來,因為體育業納入到中考成績里面,我們的體育教學更多的是在為中考而努力,圍繞著中考必考項目在訓練,往往忽略了對學生體育習慣的培養。由此可見,轉變觀念至關重要,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通過身體練習來掌握體育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更要激發學生鍛煉身體的興趣,以達到養成良好的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由此,體育教師首先得轉變教學理念,不能為考試而訓練學生,而應在課堂教學中積極主動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
二、體育訓練與習慣培養有機結合
根據近幾年的體育教學觀察,我們的中學生普遍身體素質較差,舉最簡單的例子,體育中考時,只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這一項,就會有不少同學要么干脆棄跑,要么就是跑完后面無血色,更有甚者跑完當場暈倒。我們姑且不論成績的好壞,只從這一現象就可以看出,學生的體能方面比較差,這與平時缺少鍛煉,沒有堅持鍛煉習慣分不開。
那么,在以后的體育教學中,作為體育工作者,就要注意:一方面要關注中考,科學的帶領學生進行體育訓練,二是加強學生體育習慣的培養,把鍛煉身體當成生活的一種需要,慢慢養成自主鍛煉身體的習慣。
1.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身體的方法
任何一門學科,學生都不可能無師自通,哪怕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或者動作,如果不懂得用科學的方法,不僅不會掌握到知識,有可能還會在以后的學習中走彎路。體育這門學科還有特殊性,如果不掌握到正確的方法和技巧,還可能損害身體。
(1)初中體育教學的教材很好的給體育工作者界定了需要講好的體育知識,不僅要注重體育技能,也不能忽略健康這方面知識的講解。應該在上課時,讓學生了解人體的結構,各系統器官的功能,身體鍛煉的衛生常識,體育動作的規律特點,以及體育鍛煉是如何促進人體生理變化的。
(2)做好準備活動很重要,首先,準備活動能使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準備,克服神經機能惰性,加快運動神經傳導作用和反應速度,使人體盡快地由安靜狀態進入工作狀態;其次,準備活動能促使血液循環加快,需氧量增加,機體的代謝速度加快,還能使體溫略微升高,肌肉,肌腱的彈性、伸展性等處于良好的狀態,提高肌肉的收縮力和速度以及動作協調性,避免運動損傷。認真做好準備活動直接關系到基本部分的學習乃至整節體育課的任務完成。
(3)注意訓練力度和強度,初中生一般年齡都在12——15歲,這個時間段,正是學生全面長身體的時候,在訓練時,教師一定要注重方法的引導,不易過早從事力量型練習。這個年齡段,學生肌肉的生長和肌肉力量增長較快,可采用一些抗阻力和較輕的負重練習來發展肌肉力量。負重練習時,重量過重、練習次數過多、練習時間過長,不僅會影響下肢的正常發育,引起腿的變形、足弓下降(形成扁平足),而且還會加速下肢骨化的過早完成,有礙身高的增長。所以,教師一定要關注。
2.榮譽引導,提高學生自覺運動、鍛煉身體的習慣
學生鍛煉意識缺乏,很大程度上來說,一是因為沒有興趣,二是因為沒有堅持。在體育教學工作中,作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努力培養學生自己鍛煉的身體的習慣,另一方面要常抓不懈,反復訓練、督促,從自己開始做到持之以恒,然后帶動學生堅持不懈。
(1)激發興趣。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有一些體育項目是他們有些興趣的,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比如乒乓球、羽毛球,這兩項運動,對于不懂教育的人,肯定會認為這兩項運動不費體力,其實不然,我們看這兩項賽事的時候,就會知道,這兩項運動都需要運動員有良好的身體素質。那么,在教學中,我們就可以通過這兩項運動來鍛煉學生的體能和毅力。除了講解動作技巧外,還可以給他們介紹一下我國關于這兩項運動的優勢,不僅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
(2)堅持不懈。有歌詞唱到“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必須努力盡可能堅強地形成學生良好的習慣,但為了達到這種目的最重要的還是正當行為的不斷練習?!彼?,在教學工作中的持之以恒是很重要的,這不僅僅是一種訓練,更是對頑強、堅韌不拔素質的培養。學生因為其他學業的壓力較重,在運動這一塊投入的精力就不會很多,有時候甚至是舍棄,這就需要教師經常督促、檢查。最起碼要督促學生做好早操和課間操,上好體育課,保障學生有充足的體能面對繁重的學習壓力。
(3)以身作則,做好示范。正確的示范可以造成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氣氛,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正確的示范還可以使學生在體驗到體育動作的形體美,力度美,嫻熟美和健康美的同時,獲得一種滿意的心理感受。并由此而產生學習體育技術動作的極大興趣。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讓學生自己的鍛煉身體,是一個長久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學生自主鍛煉身體習慣的培養也得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積累。作為體育工作者,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時刻記住訓練、習慣培養兩手一起抓。不僅確保學生在中考中體育不拉后腿,更讓學生養成好的習慣,健康成長,為以后的學習、工作有個良好的身體打下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