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榮
摘 要 合理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正確處理教學內容與多媒體教育技術的關系是當前必須解決的一大難題。
關鍵詞 多媒體;初中語文教學;應用
在轟轟烈烈的語文教學改革中,多媒體教學以其它教學手段無可比擬的優勢,正逐步走進課堂,對于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語文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顯示出語文教育改革的美好前景。
一、多媒體語文教學的優勢
1.能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的出現,能把聲音、圖像、文字、視頻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化靜為動,變枯燥為生動,變抽象為形象,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創設一個更為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這樣,直觀形象與聯想、想象相結合,就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體味作品中所創造的意境,迅速而正確地把握文章的內涵。例如教《聽潮》時,上課伊始,切入大海漲潮的一段錄像,那波瀾壯闊的畫面和呼嘯而至的潮汐聲,能讓沒有見過大海的同學耳目為之一新。
2.有利于優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傳統的語文課,一篇課文至少要用兩節課才能完成,長一些深一些的課甚至要講一個星期,而老師仍然覺得沒講透,學生仍然難以理解。運用多媒體上語文課則不同,它打破了課堂45分鐘的時空限制,縱貫古今,橫跨中外,節省大量的時間,而且借助于直觀的形象,有些內容無需長篇大論,學生已了然在胸了。
二、多媒體語文教學的弊端
1.多媒體不能取代語文個性化教學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不單是認知活動,同時也是情感活動。語文課的特質要求語文教師用優美的語言,通過生動富于魅力的朗讀,去誘發課文中的美,去感受作品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以詩人般的激情,創設課堂的美的氛圍,同時將自己感受到的美去感染學生,并通過師生的思維互動,碰撞出心靈的火花。而這一切,多媒體課件是難以取代的。但是,目前大多數語文課,由于多媒體技術的介入,語文教師注意的是多媒體的操作和教學內容的演示,學生眼睛盯的是多媒體的演示屏幕。在這樣的被多媒體“統治”了的課堂里,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已“目中無人”,人性化的師生人際情感交流已被冷冰冰的“人機交流”所取代,哪里還談得上語文個性化教學?
2.多媒體的濫用與誤用,直接導致了語文課教學詩意的蒼白
在中小學教學中,數學、物理、化學等屬于認知學科,認知學科很多情況上問題是確定的,結果是唯一的,教師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在這一點上,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問題形象、直觀,重點難點突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多媒體語文教學中,文學作品中所包含的韻味是網絡或一個課件難以演繹的,絕不能以生動的圖像和音樂來替代學生自己對語言的領悟。教師不能過于依賴以聲像功能為主的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而應該讓師生之間面對面的共同研讀與欣賞,領悟語言運用的規范、準確和意蘊豐富等,達到培養語感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三、走出困惑的選擇
多媒體發展到現在,就面臨著困惑,多媒體應用于語文教學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我們應該如何取舍?首先,筆者認為我們應該拋棄那種“非此即彼”的極端思維方式,針對不同對象做出切實有效的選擇。其次,為了讓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更好地發揮其功效,筆者建議在制作和使用多媒體課件時不妨遵循以下原則和對策。
1.原則
第一,以教學性為出發點。教師在進行授課時應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主要目標。使用多媒體與否,關鍵是看能否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能否有利于活躍學生思維,即以教學性為出發點。如果不根據實際,只是一味地趕時髦,不僅不能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優勢,反而會起到畫蛇添足的效果。
第二,以學生為中心。多媒體技術運用于語文教學,究竟是為了促進教還是為了促進學?目前,人們在多媒體語文教學中較多考慮的是教的因素,即如何通過多媒體手段提高教師教的質量。筆者認為運用多媒體教學時要把重點放在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提高學習效果上,也就是說,要以學生為中心,比如:課件制作應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接受力和理解力;課件制作應充分考慮學生可能提出的一切問題;比如前文提到的學習《聽潮》等文章,對于大多未見過大海的內地學生,提供一些關于大海的視聽形象是很有必要的,但對生長在沿海對大海司空見慣的學生,播放這些視聽形象就可能產生負效應,禁錮他們的思想,抑制他們的想象。
第三,尊重語文學科的特點和規律。語文學科不同于數學、物理等學科,語文教學更是一種情感教育。如果語文課上沒有了語文教師富有激情、充滿個性化的聲音。那么,這樣的語文課就必定索然寡味,學生的積極性又從何而來?因而,我們必須尊重語文學科的特點和規律,切忌濫用或不恰當使用多媒體技術,否則再先進的教學手段也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甚至將原來的優良傳統也丟掉了。
2.對策
(1)維持策略。在語文教學中,對于某些問題,用傳統的語言、文字等形式已能表達得十分清楚,如果單純為了追求形式的多和全,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收集、制作影像資料,必定得不償失;另外,文學語言不同于其他語言,利用多媒體直觀的視覺形象有時是難以傳達文學語言的豐富內涵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一味追求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相反,繼續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是最佳選擇。
(2)折衷策略。多媒體教學與眾多其他教學手段相比有著獨特的優點,但是多媒體并不是全能媒體,并非所有課程的所有教學都必須使用或適宜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因此,把多媒體與其它多種媒體同樣看待,研究多媒體與其它媒體的有機組合,在教學中合理設計、搭配、應用多媒體和其它媒體,共同發揮出綜合效益。特別是選擇適合發揮多媒體特性的語文教學內容,制作多媒體教材,把有限的制作能力用在關鍵的地方,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總之,語文教學應在充分分析語文學科自身特征和課程內容的基礎上選擇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教學手段才是明智的選擇。不能盲目攀比或迷信所謂的現代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因為不管采用什么教學手段,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提高教學質量,最終實現“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水平”這一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