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小瓊
摘 要 都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可有幾個大人真真做到了?我覺得中國人最吝嗇贊美,除了贊美自己外,別人一律是狗屎。文人相輕、同行相忌、同性相斥等等偉大的中國文字,不勝枚舉。本文就中國人特有的贊美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 中國人;好孩子;贊美
中國人就是見不得人家好。人家好他說沒什么。人家真真好,他就去整人家。為什么中國人不肯多贊美、多欣賞?我想這大概跟中國人不講真話有關,除此之外,中國人也不敢公開生氣,因為不敢公開生氣,所以也就不敢公開贊美。不敢愛,也不敢恨。
不敢、不能公開贊美,我認為是中國人“心懷感激”甚少所致。中國人成功了,他認為那是他自己的勤奮努力的結果,跟社會和人民根本沒有關系,他認為他自己的本事最大,根本不感激社會,和群眾帶給他成功的機會。所以他們也就沒有什么社會責任的觀念。還有,中國人的成功,光宗耀祖的只是他們那一家人,那一族人,那一姓人。旁人分享不到他的那份榮耀,他成功是他的事,所以我成功是我的事,與旁人無關,與他人無關。
要想從中國人口中聽到一聲對別人贊美的話,那可是比登天還難。當然也有對別人贊美的,可是往往是政治性的,不是言不由衷,虛情假意,就是不知所云,對一匹馬努力夸它的角真漂亮。大多數中國人都生活在使人作嘔的自卑情緒之中,沒有能力發掘別人的優點,也沒有能力欣賞別人跟自己相異之處。如果一不小心贊美了別人,立刻就會發生下列反應:對方有地位的——“怎么,你拍他的馬屁呀。”對方不如自己的——“怎么,你收買人心呀。”對方跟自己是親是友——“你們的關心不同,你當然為他說話。”對方跟自己八竿子搭不上——“你連他干什么的都不知道,你要是知道他的底細,就不會這么亂開口了。”反正,怎么都不對勁。
中國人聚集在一起,三句話如果不談論別人的是非,他們準不是皇帝的子孫和龍的傳人。魯迅先生鼓勵我們要敢愛敢恨,愛和恨都是一種能力,但中國人覺得愛既怕人譏諷,恨怕人報復,于是,愛和恨融化成一種邪惡的力量。那還敢公開贊美、公開恨。
贊美有助于社會和諧,有助于家庭和睦,其實這都是大家所期望的。不會贊美的人,說明這人沒欣賞的眼光。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國幾千年思想的影響,不是說改就能改的,我們要從娃娃抓起,教會他們感恩,注重他們思想品德的教育。時刻傳遞社會的正能量,讓愛充滿人間。
參考文獻:
[1]馬巖.贊美的力量[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8):401-401.
[2]何瀚.苦修者的贊美——昌耀論[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8):101-110.
[3]文娟.贊美孩子要講究方法[J].報刊薈萃,2013(10):74-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