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清泉,郝鷺捷
(1.廈門大學 管理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5;2.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福建 福州 350202)
我國服裝業主要處于世界服裝產業鏈的中低端,主要從事OEM代工或來料加工;多年以來我國服裝業或提供大批量低成本的大路貨或提供高成本的小規模差異化成品。隨著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人們對服裝除了要求價格合理外對樣式及其變化頻率也有要求,面對市場的要求,我國多數服裝企業難以做出回應,傳統的靠提前預測及庫存的供應鏈模式無法適應市場新形勢是主要的原因。如今的服裝市場是通過銷售終端的準確判斷及信息共享基礎上拉動上游企業快速響應進而滿足市場要求,因此快速反應成為我國服裝供應鏈變革的方向,快速反應有助于服裝企業對市場及時做出相應、加快成衣流通、減少庫存并增加銷售量,最終提高服裝企業的競爭力。
本文以我國服裝供應鏈為研究對象,以快速反應為目標利用SCOR模型對我國服裝供應鏈進行再造優化。
快速反應(QR)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紡織服裝業發展出來的供應鏈管理方法。通過分析在當時美國的服裝業供應鏈中95%時間用于儲存、裝卸、等待加工和運輸造成了大量損失,QR戰略順應而生。QR基于零售商與其供應商之間的合作,雙方通過共享POS系統信息、共同預測未來需求、對以開發產品進行補貨或對新產品進行營銷,以對市場需求做出的快速反應的過程。
SCOR(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model)是由國際供應鏈協會(Supply-Chain Council)開發支持,適合于不同工業領域的供應鏈運作參考模型。SCOR模型主要為企業提供供應鏈快速描述、建模及學習交流兩種工具。SCOR模型是同類模型中唯一能集中最佳業務分析、標桿設定、業務重組等元素及獨立機構之間供應鏈評估方法的模型。SCOR模型的框架由5個基本的管理流程組成,它們分別是計劃、采購、生產、配送和退貨管理流程,每個流程都有相應的支持系統。計劃流程以資源平衡及需求為前提合理組合資源,運用統籌全局的計劃以平衡總體需求。實施流程包括采購、生產、配送和退貨流程,上述四項流程以實際需求或計劃為驅動,在實施過程中能改變包括原材料狀、物流配送及日程安排等的產品狀態。支持流程包括供應鏈的基本工作:建立和管理、信息系統與數據管理、規則的業績表現評估、資產管理、運輸管理、庫存管理、供應鏈配置管理、遵守法規管理等。①揭暉:《基于SCOR模型的供應鏈建模方法》,工程工業與管理,2004年第2期。
我國服裝業是單一產業鏈最長的行業,涉及從紡紗、織布、印染、成衣制造到品牌營銷管理、渠道管理,再到倉儲、配送、零售終端的售后管理等諸多環節,涉及的供應商和配套企業數量大,因此供應鏈運作管理較為困難。服裝企業供應鏈物流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傳統服裝業供應鏈
從圖1不難看出傳統服裝業由于環境過多、結構復雜難以適應市場快速變化的需求,因此整體效率低下,傳統的服裝供應鏈存在以下兩個最突出問題:
目前大多的服裝生產企業為了降低庫存率采用MTO(make to order)即根據客戶下的訂單及約定的交貨期來安排服裝生產。但MTO的服裝生產必須有較長的提前期:當市場需求反饋回企業時,往往會出現原料、輔料尚未采購或不足的情況延長了采購周期;服裝新品設計階段的數據采集、款式研發延長了服裝開發周期;之后的制版、打樣等生產程序延長了服裝生產提前期;成衣對物流供應商的選擇也延遲了物流的提前期;各提前期延長的累積最終導致了交貨期提前期的延長,進而影響了服裝供應鏈對市場需求的反應速度。由供應鏈下游至上游的傳遞訂貨程序,無法做到對消費者需求的響應。
傳統供應鏈管理在對變化的消費者做出反應只好需求三個間斷性的庫存緩沖環節。由于牛鞭效應,各節點的企業只根據相鄰的下級企業做出供應鏈決策或生產,需求信息沿著供應鏈由下而上傳遞過程中逐步失真產生逐級放大現象。當需求信息傳達到上游供應商時往往與實際的消費者需求有較大偏差,因而上游供應商比下游供應商庫存來的多,使得供應鏈各節點對需求的預測準確度降低。牛鞭效應還導致資源無效利用,服裝生產廠商難以確定生產力,如按平均需求確定生產力,在高峰期額外生產力是企業的難題;如按峰值確定生產力,在平時的生產中必然存在器械人員的限制;諸如此類的問題在傳統服裝供應鏈的不少見,因此在傳統的推動式供應鏈中,經常發現由于緊急生產轉換而引起運輸成本的增加、高庫存水平和高制造成本。

圖2 基于快速反應的服裝業SCOR流程總圖
長期以來對供應鏈的優化主要聚焦在庫存、采購、生產等局部環節缺乏整體性及協調性。SCOR(Supply Chain Operation Reference Model,供應鏈運營參考)模型因其系統而全面的特質得到廣泛運用,本文將以SCOR模型(見圖2)為標準,實現快速反應為目標對中國服裝供應鏈進行優化。
服裝企業供應鏈的基本描述,指出所包含的行為主體或利益集團,即原材料供應商(包含原料輔料包裝材質)、成衣制造廠和門店。服裝企業供應鏈的最高層構成如圖3所示。

圖3 基于快速反應服裝業SCOR最高層
制造企業生產物流運作模型第二層是流程的配置層,這一層把頂層的各個流程分為三種不同的流程種類:計劃類、執行類和支持類。計劃類流程是指分配相應的資源來保證預期的需求的流程,是在一個較長周期內平衡供應與需求之間的關系,包括企業的總體需求計劃、生產計劃以及物料與生產能力的計劃等;執行類流程是指計劃需求和實際需求啟動的流程,一般包括原材料的采購、產品的加工以及運輸產品等;支持類流程是指為計劃類和執行類流程中提供、維護或管理所需信息和關系的流程,包括相關的信息支持、人員組織支持等。SCOR流程的配置層與流程明細的關系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快速反應服裝業SCOR配置層
其中P1為生產總計劃,P2為原材料的采購計劃,P3為服裝生產計劃,P4為成品服裝物流配送計劃,P5為退貨計劃。采購、制造、物流配送、退貨流程的編碼1,2,3代表三種不同的生產方式,1為按庫存生產,2為新品訂單生產,3為按補貨訂單生產。S1為按庫存產品采購原料,S2為按新品訂單產品采購原料,S3為按補貨訂單產品采購原料;M1為加工制造庫存成衣,M2為加工制造新品訂單成衣,M3為加工制造補貨訂單成衣;D1為配送庫存產品,D2為配送新品訂單產品,D3為配送補貨訂單產品;R1為退回缺陷產品,R2為退回多余產品,SR1為退回缺陷采購原材料,SR2為退回多余采購原材料。基本流程前加E表示基本流程的支持流程,如ES為采購支持流程,EM為生產支持流程,ED為物流配送支持流程,ER為退貨支持流程。按庫存計劃進行的生產備貨已經不符合服裝快速供應鏈的要求,因此在供應鏈中剔除該項即S1、M1、D1,在退貨項目中由于小批量生產因此不存在R2,因此該項也被剔除。
服裝生產企業快速反應供應鏈配置層見圖4。

圖4 基于快速反應服裝業配置層
供應鏈運作模型第三層是流程要素層,其定義了企業能否在特定市場中取得成功的競爭實力。第三層把第二層的每個流程細目分解為詳細的流程元素信息,服裝制造企業在這一層上可以根據SCOR對其運營戰略進行相應的調整。第三層的具體工作包括,流程要素的定義、各項要素的輸人信息和輸出信息、各項流程要素的業績評價、可行的最佳實踐、能支撐最佳實踐的系統容量等。進一步,需要分析流程要素的業績評價指標,所選擇的有用指標將通過實際情況和目標的對比,直觀地體現出供應鏈的整體表現。①徐宣國:《基于SCOR的制造企業生產物流模型構建及其應用》,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13期。
在運作模型的第二層,以D2為例,D2表示按訂單產品生產模式下的物流配送流程,該流程主要由六個環節構成,包括成衣的新品成衣物流計劃、入庫上架、接受商鋪的需求訂單、成衣揀貨裝箱、出庫及物流配送。同時,在第三層中還包含各環節的相關輸人輸出信息。同時,在成衣入庫上架過程中有四個相應支持系統,ED.1智能倉儲配送系統優化模型、ED.2智能倉儲配送系統分析決策、ED.3智能倉儲配送系統數據處理ED.4智能倉儲配送系統的配送處理系統。我們以成衣入庫上架為例,所示(見圖5)。

圖5 基于快速反應服裝業要素層(D2)
通過上文對我國服裝業SCOR分析得出優化后的服裝快速反應供應鏈簡圖如圖6所示。

圖6 基于SCOR的我國服裝業快速反應供應鏈簡圖
服裝企業信息化網絡構建是服裝快速反應的重點,企業內部基于ERP運用現代技術使得各環節互動、加速信息傳遞、加工、處理、保存,保證產品供應高效順暢,在不造成大量庫存前提下滿足生產。其中包括把握市場消費需求、了解服裝銷售情況的信息庫,企業隨時掌握和控制內部的營銷規劃、戰略計劃、研究開發、生產制造、物流狀態、項目進度、員工動態、財務情況等功能模塊,以保證企業對市場營銷的快速反應。營銷快速反應系統中信息化建設是核心,根據市場反饋的時尚要素及市場消費信息,建立包括款式、輔料、色彩數據庫,實施“動”“靜”信息系統管理服裝企業快速反應系統分為以下三部分如圖7所示:

圖7 我國服裝業快速反應系統簡圖
1.生產快速反應模塊。通過IT技術對服裝生產進行科學控制編排,采用模塊式或吊掛傳輸式的生產方式借助內部網絡進行組合,運用無線射頻技術、遠程數據傳送實現市場信息、銷售情況、外圍管理的互聯,其目的是使生產系統適應服裝品質、規格、工藝變化速度,提高產品適應性及質量。也可借鑒其他高技術的生產模式開發出更優質的服裝企業快速反應模式。
2.物流快速反應模塊。在此模塊中服裝企業采用先進的物流技術并合理的物流管理方式加快生產速度縮短產品生產研發周期,務必在生產過程中減少不必要的停頓及時間浪費。對外物流配送盡量采用第三方專業物流模式。
3.信息快速反應模塊。服裝企業通過協同信息系統獲得最新服裝面料、款式、色彩信息,對市場調查采購、生產、銷售、財務、預測、經營決策、后勤、風險和績效分析等項目快速反應。通過對企業內部標準化數據傳輸反饋進而實現快速反應系統的完整和協調,通過ASP信息系統處理反饋所采集到的信息,完成信息傳遞及決策,執行決策。
服裝合作方包含第三方設計公司、原材料供應商、物流供應商、網絡或實體零售商等,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關系很大程度影響供應鏈的運作效率,因此服裝產業鏈上下游關聯企業形成協同價值鏈有利于實現資源充分鏈接,使各方合作關系更穩定,在“雙贏”前提下完成供應鏈運行(見圖8)。首先服裝供應鏈形成協同價值鏈有助于克服“牛鞭”效應,市場信息能客觀及時傳達到各節點企業,各節點根據獲得信息進行相應的計劃、生產及配送,及時響應下游企業及市場需求。其次協同價值鏈有利于各節點企業發揮自身核心競爭力,通過上游下游企業協作使得各環節都得到提升,總體效率提高,從而做到快速反應。

圖 8 服裝上下游協同價值鏈簡圖
服裝業的供應鏈較長,傳統企業全面的經營模式已經不適應市場發展需求。服裝企業唯有發展自身核心競爭力將不擅長的業務外包才能做到社會資源優勢互補,因此服裝業的物流外包成為了主要經營方式。服裝供應鏈涉及的物流作業主要包括運輸、儲存、配送、裝卸、搬運等活動。而傳統服裝業在等待原材料產品、物流作業時間占據了整個物流流程的十分之一,因此物流企業提高運作效率、信息化建設同服裝供應鏈各節點的配合成為影響服裝供應鏈快速響應的關鍵因素。
盡管快速反應已經在國外服裝供應鏈中實施多年,并出現ZARA等標桿型企業,但在我國的大部分的服裝企業仍采用傳統的供應鏈模式。以市場需求為起點的供應鏈模式已成為服裝業的發展大勢,因此快速反應的供應鏈構建是我國服裝業改革的的重點項目,除了優化供應鏈流程外快速反應系統建設,形成上下游協同價值鏈及專業物流外包是實施快速反應的保障。
[1]Ko E Kincade D H.Product line characteristics as determ inants of quick response implementation for US apparel manufacturers[J].Clothing and Texile Research Journal,1998(16).
[2]Cipriano Forza,Andrea Vinell.Quick response in the textile-apparel industry and the support of inform anon technologies[J].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1997(1).
[3]Hakanso B.SCOR Can Help Analyze Your Supply-Chain Operation[J].Logistics Quarterly,1999,5(2).
[4]Czaplewski R.SCOR Model Implementation[J].Supply Chain Update,2002(5).
[5]Asgekar V.RSS Models Groth with SCOR[J].Automatic I.D.News,1998(10).
[6]Schultz G I.Keeping SCOR In Your Supply Chain:Basic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 Updates With the times[J].Information Strategy,2003(4).
[7]Thomas D J.Griffin P M.Coordinat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6(1).
[8]Joe Francis.Team Building with SCOR Model[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2007(3).
[9]Marcia Perry.Quick Response Supply Chain Alliances in the Australian Textiles[J].Clothing and Footwear Industry,1999(62).
[10]Vijay Kasi.Systemic Assessment of SCOR for Modeling Supply Chains.Proceedings of the 38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2005.
[11]陳勃.基于SCOR的造船供應鏈運作模型構建及優化研究[J].造船技術,2010(5).
[12]李斌.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紡織服裝企業的快速反應[J].物流工程與管理,2009(4).
[13]任亦開.面向快速反應的時裝供應鏈流程再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14]周靜.中、小型服裝企業營銷快速反應系統的構建[J].上海紡織科技,2006(4).
[15]徐琪.服裝供應鏈基于RFID的倉儲配送智能化管理[J].紡織學報,2010(3).
[16]許海艷.快速響應型服裝供應鏈的實現機制研究[J].產業經濟,2013(1).
[17]章衛.時尚女裝供應鏈管理研究[J].物流科技,2013(3).
[18]呂峻閩,繆春池,周啟海,等.基于RFID和SCOR的物聯網配送中心信息系統模型研究[J].計算機科學,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