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信息]
由解放軍總裝備部支持,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國防電子展覽會(以下簡稱:國防電子展)5月8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盛大開幕。本屆展會,近400家參展商聚集一堂、共襄盛舉,來自英國、美國、瑞士、奧地利、芬蘭、德國、挪威、韓國、比利時、澳大利亞、日本、香港及臺灣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企業紛紛入駐,產品涉及電子、兵器、航空、航天等行業。開幕當天,解放軍相關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等單位的嘉賓及領導前來展會參觀,來自各軍兵種及軍工研究所的專業觀眾云集各大展臺,與展商實現現場觀摩、互動等零距離的交流。據主辦方預計,開幕首日的觀眾流量達到5800多人次,人流量創歷史新高。

作為國防電子展的重頭參觀活動,駐華武官代表團一直是展會現場一道獨特的風景。來自60個國家的93名武官和參贊在主辦方—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領導的陪同及引導下,武官團逐一參觀了本屆展會首次設立的應急信息技術與裝備展區、知名企業匯聚的國際品牌區、各大軍工集團及自主民族品牌“爭奇斗艷”的8號館,充分顯示出國防電子展作為國內外軍事電子交流平臺的重要作用。
展會同期舉辦了第六屆國際測試與儀器應用論壇、IPC北京可靠性專題技術講座等活動。第六屆國際測試與儀器應用論壇以“大數據時代見微知著的測試技術”為主題,美國國家儀器、航天測控等知名廠商代表帶來精彩演講。配合展會同期還有應急信息技術與裝備專區暨北京國際應急信息技術與裝備展覽會,民政部緊急救援促進中心主辦的中國緊急救援促進發展論壇等,主要就“最新政策對緊急救援產業的影響與分析、航空救援在緊急救援產業中的集群效應、物聯網在緊急救援產業中的發展與應用”等議題進行探討。
《環境技術》雜志社作為國防電子環境可靠性與適應性領域的國家級科技期刊,繼續活躍于本屆的展會,與廣大的軍工企事業單位,如中國電子集團公司下屬各單位、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中航工業、北車、設備廠商等進行融洽的合作意向商談,進一步提高《環境技術》在國防、軍工領域的影響力。
6月5日,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海洋工程裝備材料腐蝕與防護關鍵技術基礎研究項目啟動會暨海洋新材料高峰論壇在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召開。會議特別邀請了973計劃項目3位責任專家以及9位項目特約專家蒞臨指導,項目各課題負責人、研究骨干以及項目合作單位專家等近80人參加了啟動會。
該項目以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為依托部門,聯合了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上海海事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鋼鐵研究總院和中船重工第725研究所等六家高校及研究所共同承擔,形成了腐蝕學科基礎研究到工程示范的“973”研究陣容。
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寧波材料所李曉剛教授在報告指出要加強各課題間的有機聯系,發揮各自優勢,盡快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示范性的綜合技術。項目特約專家翁宇慶院士建議項目組:“要把握973計劃國家重大經濟建設中基礎研究的特點,要抓住海洋腐蝕學科的重大基礎問題,把研究集中在東海和南海上,把東海、南海高濕熱的科學問題和微生物的污損問題搞清楚。”
本次會議圍繞項目四個大的科學問題,在參研課題的實際工作中要進一步凝練耐蝕材料、表面處理、電化學保護及其綜合防護技術中的關鍵科學問題,將以上基礎研究成果集成為有顯示度的嚴酷海洋腐蝕綜合防護成套技術,提升海洋腐蝕防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