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岐,劉海青
高脂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資料表明它已成為發病率最高的且危害性最大的疾病之一。黑木耳在食用菌中占重要地位,其味甘性平,入胃、大腸經。每100 g黑木耳中含蛋白質12.1 g,脂肪1.5 g,膳食纖維29.9 g,胡蘿卜素100 μg,維生素B10.17 mg,維生素B20.44 mg,維生素E 11.34 mg,鈣247 mg,鉀757 mg,鐵97.4 mg,鋅3.18 mg[1]。 具有補中益氣,潤肺涼血功能。 臨床觀察有抗凝降脂的作用,能促進體內膽固醇的分解轉化,抑制血栓形成及血小板凝集,可明顯減輕和緩解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黑木耳對人體無不良反應,價格便宜,使用方便,為人群可接受的降低血脂的方法之一。為此,筆者開展了以高血脂癥老年人為干預對象,以食用黑木耳為干預手段的降血脂干預效果的研究。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1年03月—2013年03月來筆者所在療養院療養的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異常的106例高脂血癥患者。男46例,女60例;年齡最大74歲,最小55歲,平均(62.37±11.04)歲;病程最短5年,最長31年。
1.2 方法 ①隨機雙盲分配成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②試驗組每日食用風干的人工栽培黑木耳10 g;試驗期間保持飲食習慣不變;③所有觀察對象在療養院完成試食前后2次全面體檢,檢測血脂(甘油三酯、膽固醇)、自覺癥狀;④試驗組患者給予黑木耳(干)10g/d,泡發后炒菜時加入,或做粥、做湯時加入,2~3餐/d,并停用降脂藥物;⑤觀察期間對每例受試者,同時進行飲食調理,采用微機評價,詳細測試每人每日所需能量及各種營養素,根據我國國情,擬定其三大營養素比例,蛋白質占總熱量15%,脂肪占25%,碳水化合物占60%,以達到飲食攝入量的平衡水平。
1.3 降低血脂效果的判定標準 有效:血清總膽固醇降低>10%;血清甘油三酯降低>15%。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
試驗組血清總膽固醇含量、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下降有效率分別為84.62%、67.13%,顯著高于對照組,經 χ2檢驗兩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試食有效情況
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中國人病死原因中,約32%死于心腦血管疾病,而這些心腦血管的發生大多數與高血脂、高血壓有關系。因此,尋找安全有效的降血脂食品是人們一直致力的工作。
黑木耳是一種常見的食用菌,已有人從黑木耳子實體中分離出兩種β—葡萄糖和一種酸性阿多糖。酸性雜多糖由木糖、甘露醇、葡萄糖或葡萄糖酸構成的側鏈通過C2或C6與甘露糖殘基相連,縮短血栓長度,降低血小板黏附率和血液黏度,可降低纖維蛋白原含量并增強纖溶酶的活性,使血栓形成緩解[2]。
高血脂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采用的黑木耳系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食物,對人體無任何不良反應,而且取材、制作容易、價格低廉。每日做菜或熬粥時加入,符合日常飲食習慣,保證了人群服用的依從性,同時黑木耳亦有降血糖、通便的作用,也具協同降低血脂的作用。
[1] 李紅衛.黑木耳的營養[J].中國果疏,2004,(2):47.
[2]洪紹光.登上健康快車一讓健康伴你行[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