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靜,蔣一平,曲 歐,周 琪
近年來,國內外諸多學者提出了生活質量這一概念,作為個體、心理、社會功能的綜合評價指標[1]。預警機為我軍飛行部隊近幾年裝備的高性能新機種,預警機飛行人員作為未來高科技戰爭的主要戰斗力,不僅需要熟練的技術、過硬的心理素質,而且必須懂得指揮引導。空中戰勤人員中大部分來自地勤人員,由于作業環境、生活習慣的改變,在其職業生涯中,身體健康狀況會發生變化。其中某些變化可能直接影響軍事作業能力,對軍事作業安全構成潛在危險,從而影響軍事任務的完成。針對療養院的責任使命,醫務人員不僅要懂得與航空性疾病相關的生理、心理、病理等科學知識,更應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心理需求[2]。為進一步探討預警機飛行人員生活質量的自我評價情況,進而更好地提高護理服務質量,課題組對來院健康療養的預警機飛行人員進行了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的調查,并與同期入院健康療養的運輸機飛行人員進行對照。
1.1 一般資料 組合預警機飛行人員(觀察組)和運輸機飛行人員(對照組)均從2012年05月開始按照入院療養的先后順序,隨機抽取50人進行調查。鑒于每批次入院人數不等,樣本資料以達到飽和為止。調查對象均為男性。兩組共發出調查問卷100份,收回合格問卷100份,回收率100%。
1.2 方法 選取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測定簡表 (QOLBREF)進行自評,該問卷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在近15個不同文化背景下經多年協作研制而成,中文版已經通過國內專家鑒定,被確定為我國醫藥衛生行業的標準。內容涉及6大方面(身體功能、心理狀態、獨立能力、社會關系、生活環境、宗教信仰與精神寄托)的26個小方面,每個方面有4個條目構成,分別從強度、頻度、能力和評價4個方面反映同一特征[3]。因生活質量很難制定常模,故一般采用設對照組方法評估生活質量狀態[1]。
該問卷每個條目5個選項,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由差到好評分值依次設為1~5分,總分為26~130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調查問卷采取不記名方式,由被調查者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填寫,然后由課題組人員現場收回并封存,集中進行統計,確保可信度。
1.3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6.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錄入分析,使用U檢驗方法進行統計學分析,檢驗水平P<0.05或P<0.01為差異顯著。
兩組基本資料中除學歷略有差異外,其他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人員基本情況具有可比性。見表1。
兩組在生活質量綜合評價中,觀察組自評分整體高于對照組(P<0.05)。 而在各維度中,觀察組睡眠與休息、安全保障、環境條件、思想、學習、記憶和注意4個因子自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而軀體不適感和精神緊張度2個因子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 見表2。
對預警機飛行人員要掌握以下三點。
3.1 生活質量綜合評價體現良好的自我調節能力 人的心理與心理準備的程度成正比,心理準備程度越高心理承受能力越強,所感受到的心理壓力越小[4]。軍隊飛行員所具有的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優秀的軍事素質、靈活的應變能力、科學的專業技能,是保持良好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的基礎,這是其他群體不能比擬的。表2可見,預警機飛行人員與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價除個別因子外差異不大。分析與國家對軍隊飛行人員的關懷、重視以及提供可靠后勤保障因素,尤其預警機中高信息技術的運用,飛行人員自身良好素質和高度責任感是他們對生活質量綜合評價較高的重要因素。這與周美劍等[5]研究結果一致。
3.2 軀體及心理等不適感體現正常的職業反映 軀體不適主要指自感軀體不適或因疾病需要藥物治療,對健康滿意度下降。而精神緊張主要是指是否存在精神緊張及為緩解心理壓力或煩惱而依賴于某種物質或主觀滿意度[6]。預警機系近幾年裝備部隊,機載高性能復雜電子設備增多,產生的電磁場對機體多個系統產生影響,尤其是神經系統,可以產生頭痛、易怒、記憶力喪失、失眠、多汗、疲勞、全身無力及陽痿等疾病。飛行人員與其他現役軍官的最大區別在于職業特點所具有的高應急、高節奏、高危險性等。隨著高技術信息戰爭的飛速發展,這一區別可能還會加大。分析預警機飛行人員對自身軀體、睡眠、精神、學習與記憶等方面滿意度下降,是由于職業因素致心理、機體過于緊張、疲勞所致。這與唐云翔等[6]研究結論一致。

表1 兩組飛行人員一般情況
表2 兩組飛行人員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得分(n=50;±s,分)

表2 兩組飛行人員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得分(n=50;±s,分)
維度分類 觀察組自評分對照組自評分 U P生理功能睡眠與休息 121.78±0.45 125.41±0.23 10.178<0.01軀體不適感 124.59±1.57 121.88±0.97 9.054<0.01精力與疲倦 123.07±1.42 121.36±1.40性功能 121.75±0.84 120.94±0.66運動與感覺 123.28±0.94 122.56±0.87心理功能精神緊張度 122.55±1.12 120.33±0.71 8.533<0.01積極感受 122.97±1.13 121.50±0.86消極感受 122.82±0.76 121.97±0.69思想、學習、記憶和注意 120.02±0.56 122.34±1.02 8.601<0.01自尊 121.73±0.44 121.25±0.72認知功能 122.15±0.51 121.40±0.59社會關系個人關系 123.22±0.84 124.07±0.36社會支持 121.87±0.07 120.57±0.96婚姻與家庭 122.13±0.59 121.75±0.66環境安全保障 122.23±0.14 125.44±0.11 9.361<0.01經濟狀況 124.01±0.22 123.56±0.47獲取信息機會 124.01±0.77 124.00±0.33娛樂與休閑 124.86±0.91 123.77±0.58環境條件 114.12±0.47 120.31±0.851 2.347<0.01交通條件 124.56±0.45 124.01±0.32醫療服務于社會保障 124.01±0.41 124.00±0.55住戶環境 120.11±0.22 120.37±0.87獨立性日常生活應對能力 123.01±0.21 122.56±0.47工作能力 124.35±0.47 124.01±0.22精神支柱 /宗教 /信仰 124.01±0.24 123.02±0.12總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122.38±1.69 120.32±1.76 4.164<0.05
3.3 療養護理需滿足需求提高療養質量 特勤健康療養護理的目的是使療養員身心得到有效調節達到消除疲勞,增強適應能力,延長飛行年限和保證飛行安全[6]。調查結果分析:26個評定因子中,有21個因子P>0.05。從健康角度看,與對照組在療養需求上無顯著性差異。但飛行勞動是腦力與體力相結合最復雜的勞動類型之一,未來高科技、信息化戰爭對飛行人員的身心健康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應充分利用療養期,根據預警機飛行人員特點,通過心理疏導、保健知識教育、健康行為指導等科學有效的綜合療養護理措施,消除特殊作業環境的不良影響,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達到在身體上、精神上、生活上和環境適應上處于良好狀態,始終保持最佳生活質量。
[1]汪向東,王希林,馬 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92-94.
[2]孫孝芹,王學娟,蘇 迅.加強護理部對收住飛行員科室的護理管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9):82-83.
[3]鄭彩娥,李秀云.實用康復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32-133.
[4]范景霞,吳巖印,趙麗娟,等.飛行員健康教育內容與形式需求的調查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3,20(1):30-31.
[5]周美劍,朱承超.特勤人員療養現狀與相應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7):893.
[6] 張衛兵.特勤療養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16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