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巍
非洲石油開發新特點與拓展非洲石油市場的對策
●汪巍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非洲國家在引進外資開發石油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海上和陸上石油勘探程度逐步加深,探明儲量不斷增加,產油量進入了迅速增長階段。新形勢下我國拓展非洲石油市場,可采取與五大產油國合作同與新興產油國合作并重、在非洲獲取份額油與進口原油并重、與非洲國營、私營石油公司、國際石油公司合作開發、上下游一起介入等策略。
非洲 石油市場 開發 策略
非洲石油含硫量低,油質好,勘探成本平均每桶不到5美元,利比亞有的油區每桶開采成本僅1美元,投資回報率較高。
占世界石油探明儲量7%的非洲石油雖然替代不了中東原油,但開發潛力很大。據分析,未來5年世界石油產量增幅的四分之一將來自非洲。
歐美石油公司近年對非洲油氣開發注入了巨資:美國雪佛龍德士古石油公司過去5、6年在非洲投入了50億美元,以后5年將再投200億美元;殼牌石油公司今后5年對非洲油氣投資將翻一番;埃克森美孚公司計劃在未來10年內投資500億美元開發非洲油氣資源。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非洲國家在引進外資開發石油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海上和陸上石油勘探程度逐步加深,探明儲量不斷增加,產油量進入了迅速增長階段。非洲石油開發呈現出以下新特點。
1.非洲國家開發石油資源的策略:利用而不受制于外資。在開發石油資源的過程中,非洲國家從有利于民族經濟的角度出發,博采眾長,利用而不受制于外資,帶動了管道運輸、化工、煉油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從長輸管道建設看,南部非洲國家正考慮修建一條從莫桑比克港口城市Nacala到馬拉維、贊比亞的249英里輸油管道,耗資估計達10億美元;從煉油工業來看,安哥拉、坦桑尼亞、贊比亞、馬達加斯加和南非的煉油廠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道達爾—菲那—埃爾夫公司經營的安哥拉羅安達煉油廠,已基本滿足該國煤油、汽油和航空燃油的需求。納米比亞也在挖掘該國煉油工業的潛力,美資企業環球能源海外公司和南非Polbasa公司均表示了愿在納米比亞建煉油廠的意向。
從開發石油對非洲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看,在走向多黨制、私有化進程中,非洲國家執政黨和在野黨配合默契,加強了國家對石油開發領域的調控,圍繞完善石油開發法律法規、降低風險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政府當局與外國石油公司保持了密切的合作關系,降低了生產成本,擴大了勞動就業,實現了較高的投資回報,壯大了民族資本。①
2.亞非合作加強。在石油出口多元化經營當中,阿爾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在韓國建起了600萬桶的儲油設施,并配備了大型油輪,隨時向亞太地區銷售原油。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等亞洲國家從阿爾及利亞的石油進口均在增長。越南石油公司已在阿爾及利亞獲得了勘探區塊,現正就尼日利亞一陸上區塊進行資料評估,隨后與尼日利亞有關當局進行談判。
3.捆綁招標促進發展。尼日利亞為加速國民經濟建設,采取了以石油招標換取投資方參加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吸引了一些公司積極參加競標。在與印度國營石油天然氣公司的競爭中,韓國國家石油公司取得了尼日利亞321區塊和323區塊各60%的權益。為在尼日利亞獲得更多的石油天然氣項目,韓國電力公司將在阿布賈附近建立燃氣發電廠。尼日利亞和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在與外國石油公司談判中,在開發資源的同時,維護自身利益,如要求投資方培訓當地勞動力等。
4.美國公司優勢擴大。美國石油公司自尼日利亞發現石油開始涉足非洲采油,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埃克森-美孚在非洲日產原油70萬桶以上,在非洲的權益儲量主要集中在尼日利亞和安哥拉。在馬達加斯加,埃克森美孚獲得了4個勘探許可證。雪佛龍公司在加蓬、乍得擁有大量石油儲量。雪佛龍公司投資額超過10億美元的石油天然氣開發項目有30多個,其中8個在尼日利亞。在安哥拉,隨著埃索、埃克森—美孚等美國公司在該國石油領域市場份額逐步擴大,安哥拉出產的原油約一半對美出口,成為美國第9大石油進口國。
十多年來,美國利用幾內亞灣附近國家私有化、貿易投資自由化進程,加緊向該地區石油領域滲透。在美國的攻勢面前,法國石油公司在法語非洲地區丟了一些地盤。在剛果(布),法國石油公司仍占上風,美國公司也擠占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剛果(布)現已成為美國第18大石油進口國。目前,美國公司在幾內亞灣幾乎與法國公司平分秋色,甚至在安哥拉、赤道幾內亞、乍得等國的石油領域占了上風,加蓬所產石油的46%對美國出口。
5.海陸并舉,步伐加快。最近,不僅在非洲石油資源集中的北非產油區、西非幾內亞灣油區,而且在東非、南部非洲和非洲內陸地區,石油勘探開發投入大幅增加,效益可觀。
幾內亞灣地區主要產油區在大陸架上,遠離部族及其他沖突中心,生產相對安全,加上油質上乘,今后20年西方石油公司打算在此投資400億到600億美元。幾內亞灣地區石油增長主要來自安哥拉、尼日利亞等國家。
在加納瀕臨幾內亞灣的塔諾區塊,科斯莫斯公司已簽約準備進行海洋石油勘探。在納米比亞海洋石油招標中,南非石油公司獲得了部分區塊的勘探權。
在北非,伍德塞德公司在毛里塔尼亞沿海打了一口2883米深的生產井,準備進行注水開采。先鋒公司在突尼斯杰寧諾德打的2口井、在阿達姆打的2口井、在哈瓦打的1口井,均有良好油氣顯示。阿帕契公司最近在埃及西部沙漠發現油藏。
在南部非洲,阿圖馬斯公司獲得了莫桑比克北部區塊的勘探權,準備用3年時間進行二維地震勘探。
在贊比亞,礦業部副部長姆瓦勒表示,在確定中標公司后,就投入西北部省份的石油勘探。在盧旺達,加拿大凡高德公司準備與當局簽訂產量分成協議,在該國西北部面積2708平方公里的白象作業區開發石油。在烏干達阿爾伯特格拉奔盆地,英國傳統公司參與開發的3A區塊顯示出良好前景。
6.南部非洲油氣開發富有潛力。近來,不僅歐美石油公司在非洲投資增長較快,而且發展中國家如印度、馬來西亞、越南、巴西等國石油公司也通過風險勘探等形式積極介入非洲石油市場。不僅在非洲石油資源集中的北非撒哈拉油區、西非幾內亞灣油區和蘇伊士灣油區,而且在東南部非洲地區,同樣掀起了石油開發熱,國際石油公司正在加大投資力度,開辟新油源。
美國從非洲進口石油比從波斯灣進口運輸成本低。美歐石油公司在廉價獲取大部分東南部非洲原油的同時,利用美孚、殼牌、阿吉普、埃爾夫等公司所產的汽、煤、柴、潤油品占據當地成品油市場,從中獲得較高的利潤。
東南部非洲國家大部分屬石油進口國,在南部非洲,僅南非、馬達加斯加、納米比亞三國合計進口石油平均每日320萬桶。東南部非洲經濟增長潛力很大,隨著航空和公路運輸業的迅速發展和燃油發電量的增加,對石油的需求不斷擴大。近來國際市場油價高位運行,增加了某些東南非石油進口國特別是重債窮國的經濟負擔。面對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油價居高不下的挑戰,該地區國家積極開辟安全、可靠、低成本的油氣供應渠道,利用國內與國外兩種資金,緊緊把握海陸石油勘探的發展機遇。東南部非洲地區有豐富的油氣資源,東非大裂谷地帶屬古老的地塊,這些地區均有發現大油田的潛力。在南部非洲,己探明石油儲量超過56億桶,總的來看,東南部非洲有待開發的區塊很多,它吸引了眾多石油公司前來開發當地油氣資源。
在南部非洲,南非的石油產量不大,在Oribi的深海采油區日產油量為1萬桶,附近的Oryx油田日產油量為1.2萬桶。在海陸石油勘探方面,南非的大公司如PetroSA公司正計劃集中勘探開發該國西南沿海地區。
在納米比亞,由于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石油的需求不斷擴大。從該國海陸石油勘探工程招投標進展情況看,美國的Yanco能源公司已中標勘探該國北部的1711區塊。納米比亞國家石油公司還與國際石油財團合作,在該國與安哥拉接壤地區開發石油。
在剛果(金),謝夫隆-德士古公司在該國大陸架成功地打出了一口油井。剛果(金)陸上石油勘探也取得進展,在Kinkasi地區打井成功。
安哥拉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石油生產大國,儲量約54億桶,該國政局穩定后,石油開發業十分興旺。美國公司是安哥拉石油開發的重要合作伙伴,謝夫隆—德士古和埃克森石油公司均在安哥拉投下了巨資。謝夫隆—德士古公司今后幾年準備在該國投資40億美元開發石油。埃克森準備在未來4年投資40億美元開發安哥拉6個深海油田項目。在安哥拉基祖巴地帶,埃克森—美孚公司旗下的埃索安哥拉勘探有限公司投資于西非最大的深水石油開發項目,估計總可采儲量近10億桶,已經投產采油。
BP、殼牌和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的石油公司均介入了安哥拉的石油開發。近來,BP公司在安哥拉1600米深海又獲得了兩處石油發現;道達爾公司則與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合作,在安哥拉深水32區塊的第二口勘探井獲得成功,預測原油日產量為6800桶。
7.東非吸引歐美石油公司。在東非,坦桑尼亞的油氣勘探,對歐美石油公司來講一直頗具吸引力。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殼牌石油公司曾在桑給巴爾海峽從事勘探活動,近年坦桑尼亞開發石油已進行了數輪招標,招標范圍包括在達累斯薩拉姆以北深海地區,結果有3億美元投入了該國石油風險勘探,英國、羅馬尼亞等國石油公司均介入勘探活動;近年有加拿大石油公司在坦桑尼亞桑給巴爾海峽從事勘探活動。石油勘探也帶動了該國天然氣生產,在坦桑尼亞石油勘探作業海域,SongoSongo島的天然氣田形成了規模化商業開采,為了滿足坦桑尼亞大陸的能源需求,該國利用外資2.95億美元,修建了一條長約200公里的輸氣管道,把SongoSongo島開采的天然氣輸送到Ubungo工業區的燃氣發電廠,該電廠發電后,使Ubungo工業區的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
在肯尼亞,過去十多年中,政府在油氣勘探領域投入了1.69億美元。西方石油公司如澳大利亞的Woodside公司、Pancontinental公司、英國的Dona公司等在肯尼亞掀起了新一輪勘探熱,勘探地段總長計3488英里。
烏干達石油勘探熱點地區包括Semliki盆地,加拿大Heritage石油天然氣公司在烏干達結合南非的非洲能源公司開展勘探,鉆探結果表明,在Semliki盆地及附近毗鄰剛果(金)地區,石油儲量預計可達12億桶。為了在烏干達、剛果(金)邊境地帶勘探開發石油,Heritage公司與兩國有關當局達成了廣泛的一致。隨著探明儲量的擴大,美國的RSM生產公司、法國的道達爾—菲那—埃爾夫公司、澳大利亞的Hardman能源公司均對投資烏干達西部石油勘探表示出濃厚興趣。
1.制定非洲油氣資源發展規劃,統籌安排,擴大參與。在中非合作迅速發展的形勢下,需要制定非洲油氣資源發展中長期規劃,明確不同階段的目標、方向,指導石油企業開發非洲市場,加強對規劃實施效果的全面跟蹤,根據形勢變化,不斷調整和完善,確保規劃的適應性和實用性;建立非洲油氣工作的統一協調機制,增強我國企業在非洲的整體競爭力;建立非洲油氣風險勘探保障機制,降低企業投資風險。②
2.與五大產油國合作同與新興產油國合作并重。中資企業要擴大在非洲石油市場的份額,除與埃及、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尼日利亞、安哥拉這五大產油國深化油氣合作外,可進一步拓展在乍得、赤道幾內亞等新興產油國的商機。新興產油國發現大油藏的機會較多,乍得、赤道幾內亞有擴大儲量的潛力,有利于中方開辟新油源。為降低投資風險,可盡量選擇像加蓬、尼日爾這樣政局穩定的國家投資石油業。③
3.上下游一起介入非洲市場。有些非洲國家實行捆綁式招標,要求投資石油勘探開發的外國公司承擔石油下游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中方可利用石化產業優勢,上下游一起介入非洲石油市場。除蘇丹外,中資企業在阿爾及利亞油田開發、煉廠、管道建設一體化經營也取得成效;中資企業在項目國成片開發石油市場,可考慮擴大對產油國下游的投資。④
4.攜手競標。非洲國家在石油上游招標時,提高了本國參與份額和分成比例,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可合作競標,擠占非洲石油市場更大的份額。在非洲開展企業并購時,聯手收購可以減少在政治方面、資金方面的風險,實現優勢互補,也有利于實現中國公司在海外并購中力量的最大化。⑤
5.與非洲國營、私營石油公司、國際石油公司合作開發。紐約商品交易所和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油價變化的頻率和幅度均高于非洲石油市場,作為重要的石油供應方,非洲石油市場將進一步發揮穩定油價的作用。在非洲石油市場,非洲國營石油公司與國際石油公司之間以及國際石油公司之間的合作將有利于國際石油市場的穩定。為引進更多資金,某些石油公司需要讓出部分油氣資源,以獲得資金,維持運行,這為中國企業通過參股、并購等方式獲取油氣資源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在非洲國家私有化進程中,也可考慮結合非洲國家私營石油公司開拓市場。
中方在非洲不僅要與歐美石油公司競爭,也要與俄羅斯、日本、韓國、印度石油公司競爭,中方要取得競爭優勢,就要更準確地把握市場動態;在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中國企業與俄羅斯、印度石油公司的合作富有潛力。
6.在非洲獲取份額油與進口原油并重。在非洲石油上游進行并購獲得份額油與通過貿易進口非洲原油成本相當,中方可采取貿易與并購相結合的策略開發非洲石油市場。中方在非洲獲取份額油過程中,有必要形成獲取份額油的成本約束機制,使份額油的成本低于國際油價,爭取將更多的份額油低成本運回國內;在部分份額油就地銷售過程中,可充分利用喀土穆煉油廠提煉中方在非洲獲取的份額油,即可增加利潤,也可擴大中方在非洲成品油市場的份額。
7.加大非洲海洋石油開發的力度。鑒于中資企業已掌握了水下三千米以內的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技術,中資企業可更多地參與非洲海洋石油開發項目,如在幾內亞灣、埃及蘇伊士灣,海上石油開發前景看好;巴西國營石油公司海洋石油勘探技術水平較高,中國與巴西企業可考慮在安哥拉等國合作開發海洋石油。
注釋:
①于鵬.當前非洲對外石油合作形勢及中非合作的建議,對外經貿實務,2010(8)
②李志剛.中非石油合作是中國石油的必然選擇.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3)
③周曉波.中非石油合作的戰略意義與重點區域選擇.世界地理研究,2011(1)
④王成安.中非能源合作不可或缺.中國能源報,2012.7.23
⑤葉苗.中非石油合作前景廣闊.上海證券報,2012.3.14
(作者單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 北京 100005)
(責編:鄭釗)
F62
A
1004-4914(2014)11-0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