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官輝
關于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狀況的分析
●李官輝
財務管理工作是高職院校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對完善高職院校的管理,保障高職院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有積極的作用,因此我們要重視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狀況,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改進的對策,以促進高職院校在新形勢下贏得更好的發展。
高職院校 財務管理 狀況 分析
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制度基本健全,主要制度和其他制度均符合高校的財務管理規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財務管理體制實行院長負責制。計劃財務處作為學院的財務核算機構,在院長的直接領導下集中管理學院的各項財務工作。
2.高職院校經費預算管理基本合理。學院收入預算編制基本遵循“積極開源,據實測算,實事求是”的原則,支出預算編制基本遵循“量入為出、保證重點、收支平衡”的原則,可以對預算執行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從而達到科學配置資源,節約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目的。
3.收入管理制度比較完善。收入管理包括財政補助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上級補助收入等。高職院校的收入管理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足額納入計劃財務處統一管理、統一核算,能夠達到合理核算收入及統籌運用收入資金的目的。
4.支出管理相對合理。高職院校的支出管理分為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項目支出等。各項經費支出的報銷須遵循嚴格的審批程序,并且要以合法和手續完備的憑證為依據。特別是程序上,高職院校各部門要預先做好項目活動的請示報告、申請報告、經費預算明細表報分管院長、院長審批,再將相關原件送交財務處,經審核無誤后,可報銷相關支出,從而達到優化學校支出管理,嚴格控制學校支出的目的。
5.資產管理基本完善。現金的使用嚴格遵守中國人民銀行《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學院收取的收入必須足額上交財政專戶,支用現金時必須符合現金使用范圍,才能到銀行提取現金。同時,高職院校對于應收及暫付款項基本能夠及時清算,避免長期掛賬的現象,以致造成死賬、呆賬。而固定資產的采購、驗收憑證手續比較完善,入庫和出庫管理程序嚴密,憑證齊全,且都要持購入發票、入庫驗收單、出庫單向及財處辦理報賬手續。
6.其他財務管理制度,如負債管理、結余管理、代收費管理、財務報告和財務制度分析制度均比較健全,能很好地為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服務。
1.高職院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預算隨意性大,執行彈性大。預算管理是學校安排財務收支的計劃和依據,且涉及范圍廣泛。目前,各高校預算管理存在下列問題:一是學校對預算編制重視不夠,財務人員經常依據以前經驗、習慣來編制預算,時間倉促,論證不充分,以致預算編制隨意性大,預算編制不夠細化、全面化。二是預算執行力度弱,應預算執行的人為性,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是預算執行兩張皮,這樣超支的財務活動就難以控制,隨意開支性大,從而嚴重削弱了預算執行力度。此外,由于沒有建立相應的跟蹤、分析和評價制度,對各部門預算經費的使用效益難以做出正確、完整的評價。
(2)內控組織體系不完善,執行力度弱。內審機構是高校內部專職部門,客觀上學校內部控制制度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審計崗位的缺失,例如,計劃財務處設有基建會計崗位,但是并沒有基建項目的內部審計人員,一些基建項目的全過程跟蹤審計主要依賴校外的咨詢造價公司和審計事務所,這樣在資金的使用、物資采購、基建項目等領域就難免會出現問題,甚至給學院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其危害程度將會影響到學院的發展,因此應重視并加強學院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二是內部審計獨立性差,內部審計機構的人員編制、業務經費均由學院控制,受其自身地位的局限,監督作用與外部審計無法相比。真正開展起來的業務往往會受到學院特有組織機構的牽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3)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組織體系還不夠完善。雖然各高校的組織機構體系相對合理,設有出納崗、會計一崗、會計二崗、基建會計崗、收費崗、國庫支付崗,但是相比成熟完善的財務管理組織體系還有不足之處,崗位的設置還不夠細化,缺少審計組織體系的設置,這不利于財務管理職能的有效發揮,因此高職院校有必要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組織體系。
2.高職院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其他問題。
(1)應收及暫付款掛賬。高職院校有相關個人和部門的應收及暫付款存在長期掛賬的現象,沒有體現資金的時間價值從而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甚至造成死賬、壞賬。
(2)高職院校基建財務管理監督力度不夠。高職院校的基建項目的記賬、報賬基本上專人負責,缺乏其他人員對基建工作的監督,從而影響了基建財務管理職能的充分發揮。基于時間和精力的限制,基建的前期決策,事中監督、事后監督的監督力度不夠,基建環節就難免會出現問題,給高校建設帶來損失。
1.解決高職院校財務管理中存在主要問題的對策。
(1)優化預算編制,強化預算執行。首先,加大高校預算管理的重視力度,明確預算編制不僅僅是財務部門及財務人員的事,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參與預算管理,采用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盡最大努力編制和實際客觀需求相符的預算計劃,實現預算細化、全面化,為預算編制的執行做好充分的準備。其次,強化預算執行,建立健全財務預算管理績效考核制度。高校的財務預算管理目的是控制經費支出,有效配置資源,因此高校在制定年度經費預算時,必須堅持量入為出,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則,制定合理的經費定額標準。具體來講,收入預算必須做到積極穩妥,專項支出的預算要量力而行。另外,高校還可以通過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以加強預算的執行力度,對預算執行較好的部門按一定比例給予獎勵,這樣可以調動執行部門的積極性,更好地實現預算編制的執行。
(2)健全內控制度,完善內控體系。首先,完善審計的崗位設置,提高審計人員的能力。基于高校計劃財務處審計崗位力度不足的問題,學校可以增加人員,完善審計處的組織體系,同時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審計能力,造就有資歷的業務性審計人員,采用內審與外審相結合的方法,改善學校目前項目審計完全依賴外援的現狀,充分發揮內審的作用,避免給學校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其次,基于內部審計獨立性差的問題,在機構設置與崗位分工時,注重責任牽制,一定要明確各部門組織及個人應承擔的責任范圍,真正做到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實現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3)加強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組織體系建設。為了更好地加強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進一步完善高校的財務管理組織體系,學校應互相學習,完善計劃財務處崗位設置,分別設立計劃室、出納室、會計事務室、總會計室,卡務中心、基建財務室、資金結算室,工作分工較細,崗位職責明確,且審計處獨立于計劃財務處,能更好地發揮其內部審計職能,這對高校的財務管理是非常有利的。
2.解決高職院校財務管理中存在其他問題的對策。
(1)及時處理應收及暫付款項的余額。高職院校對于應收及暫付款項應及時清算,不得長期掛賬。對確實無法收回的,要查明原因,分清責任,經分管院長、院長、計財處審批后核銷。
(2)加強對基建項目的審核和監督。基于高職院校基建項目事前、事中、事后監督人力不足,財務監督管理力度不夠的問題,學校應加快培養新的基建審計人員的速度,培養更多專業的基建審計人員,發揮專業特長,積極參與到基建項目的全過程,了解審查工程概算,有效控制資金的使用,嚴格把關工程的竣工決算,做好建設前期、建設期間、竣工結算等全過程審計工作在各個環節發揮檢查監督的作用。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正處于一個歷史發展的轉折時期,在新形勢下,高校要取得更好的發展,就必須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就其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不斷地改革和創新,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以更好地為高校的發展服務。
[1]李靜.論高等職業學校的財務管理.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8(8)
[2]徐燕,李紅.關于高校目前財務管理問題的探討.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9(10)
(作者單位:山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6)
(責編:若佳)
F234
A
1004-4914(2014)11-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