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小俊
中央防汛抗旱物資太原倉庫物資儲運管理的做法與啟示
●苗小俊
防汛抗旱,事關大局,責重如山。做好防汛抗旱物資的儲備和管理,它直接關系著防汛抗旱工作的順利進行,是各項防汛抗旱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所以,把防汛抗旱物資的儲運管理工作做扎實、做細致、做到位,才能確保關鍵時應急所需。太原倉庫在物資管理上的做法和經驗有一定的借鑒和啟示意義。
防汛抗旱 物資儲運管理 太原倉庫
山西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極端災害性天氣加劇,旱澇交替、旱澇并發態勢愈發明顯,水旱災害頻繁發生。尤其2013年,先是春季遭受50年一遇大旱,后又旱澇急轉,汛期強暴雨頻繁發生,波及全省,全省大中小河流均發生了不同量級的洪水,部分山洪溝道暴發山洪。旱澇災害損失嚴重,使得防災減災任務異常艱巨。搶險實踐證明,充足的防汛抗旱物資儲備,是搶險減災工作中的重要物資保障,因此做好物資儲運工作是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環節。
2010年11月,國家防總批準成立中央防汛抗旱物資太原倉庫,主要承擔山西及華北地區中央防汛抗旱物資的儲備調運職責。現儲存中央防汛抗旱物資共計9類48種,其中包括防汛物資4類22種,抗旱物資5類26種,省防汛抗旱物資5類28種。防汛物資有:沖鋒舟、搶險舟、橡皮舟;汽油發電機、升降燈柱照明車、投光照明燈、便攜式查險燈、搜索燈等;帳篷、救生繩索拋射器、充氣壓縮機等;編織布、土工布、鉛絲網片等。抗旱物資有:大功率水泵、深井潛水泵、噴灌機等;找水物探設備、打井機組;汽油、柴油發電機;儲水罐類和凈水設備類等。共計約有3400萬元防汛抗旱物資,隨著防汛抗旱工作的需要,還將增儲更多的物資。
本文主要從防汛抗旱物資的儲備管理到應急調運全過程管理入手,探討如何做好物資的儲備管理和調運工作。
(一)著力于管,注重規范化標準化建設
防汛抗旱物資儲備管理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施行嚴格的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才能保證及時完成對周邊省份的支援和隨時實現對本省防汛抗旱的應急調用。
太原倉庫實行準軍事化管理,按照《中央防汛抗旱物資儲備管理辦法》的具體要求,從嚴管理,從高要求,重點圍繞完善制度、健全機制、創新管理進行工作。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制定了《太原倉庫防汛抗旱物資管理操作流程》,對儲備物資從物資的驗收、出入庫、保養、臺賬管理、清倉盤點、更新、報廢、調運等各環節著手,扎扎實實做好每一步工作,確保防汛抗旱物資儲備驗得準、管得嚴、儲得住,關鍵時刻調得出、運得快、用得好,為應對水旱災害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保障作用。
1.嚴格檢驗,三級建賬,嚴把“入口”質量關。物資到庫后,由三方代表(省防辦和倉庫管理人員及廠家)組成驗收組,依據相關驗收標準,對物資進行直觀檢測和抽樣檢測,從源頭確保物資質量。對中央、省級防汛抗旱物資倉庫全部實行分類儲存,專人管理,登記造冊,利用專業倉儲管理軟件進行管理。實行省防辦、倉庫管理員、物資保管員三級建賬,定期清點,要求達到三個清:數量清,質量清,規格清;兩個齊:庫容整齊,堆碼整齊;三個一致:賬、卡、物100%相一致。
2.合理存放,定期保養,悉心維護,確保物資完好。為妥善保管,根據物資的形態和性能,進行分類分區存放,劃塊擺放,區域間留有通道。橡膠制品、小件物品及配件要擺貨上架,做到無擠壓無磨損,減少自然損耗。各類物資要分別設置明顯標簽,擺放物品正面,標明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廠家、調入調出日期、存儲年限。這樣不但整齊美觀,而且便于清點、保養、出庫、調運,使倉庫管理做到有條不紊,提高效率。
按照防汛抗旱物資的技術指標、儲存期限等要求,定期進行維護保養。如對沖鋒舟等設備逐臺養護,涂油,試機;對橡膠船逐臺打壓沖氣,船體涂抹化石粉,上架存放;專用機油要單獨存放,進行防漏損檢查;土工布等材料要做外觀檢查,測試性能強度;便攜式燈等搶險燈具,每三個月進行一次充電試用;恒溫庫要有效調節和控制室內溫濕度等,提高儲備物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3.嚴格出庫手續,及時調運物資。對調用物資的品種、規格、型號和數量要認真辦理出庫手續,并派員押運,做好交接,并深入現場,幫助指導器材使用,搶險結束后按相關規定做好調運物資的清繳回收。
(二)致力于防,積極主動安全防范
倉庫安全在物資管理工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倉庫安全是管理工作的重點,為保證物資不受損害,預防各類不安全因素的發生,從“四防”(心防、人防、技防、犬防)入手,堅持做到“四到位”(安全意識到位,防范措施到位,管理責任到位,優質服務到位),做好儲備物資的防火、防盜、防潮、防水、防鼠工作。重點是強化安全意識,如無強烈的安全意識,再好的硬件也只是擺設。
在日常管理中,太原倉庫按照《倉庫工作制度》、《倉庫保管員安全責任制》等規章制度,要求工作人員認真履行職責,堅守崗位,遇有緊急情況及時報告并進行妥善處置。在倉庫內設立防火防盜安全標志牌、警示牌,配備消防器材,定期對倉庫進行檢查與維修,確保庫房無裂縫、漏雨、滲水等現象發生。
(三)傾力于運,攻堅克難成功搶運
根據實際條件和存儲情況,倉庫制定了物資搶運預案、細化了職責分工、加強了儲運技能演練,確保了調運工作環環相扣。
太原倉庫成立以來,按照國家防總的調令先后八次緊急調運中央防汛抗旱物資支援搶險救災,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應急物資支持。
2012年四次緊急調運:大功率水泵20套支援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抗洪搶險;凈水設備60套,支援北京房山區解決災后群眾飲水問題;鉛絲網片3000片,支援包頭、鄂爾多斯市抗洪搶險;土工布4800平米,支援黃河干流三門峽四灘堤岸坍塌搶險。
2013年初山西嚴重春旱,緊急調運20套大型絞盤式噴灌機支援運城、臨汾抗旱保澆萬臺機具大會戰,為緩解旱情起到了重要作用。8月初,黑龍江省發生特大洪水,國家防總啟動了防汛Ⅲ級響應。一個月內,國家防總連續三次緊急調運價值518萬元防汛物資,支援黑龍江省抗洪搶險。調運編織布38.60萬平米、土工布6萬平米,支援佳木斯抗洪搶險。調運救生繩索拋射器20套、便攜式查險燈200盞、強光搜索燈50只、帳篷100頂,支援黑河市抗洪搶險。調運水泵20臺、柴油發電機組20臺、柴動直聯泵80臺,支援哈爾濱市搶排內澇積水。三次物資調運中,倉庫啟動《搶運應急預案》,全力以赴,連夜搶裝搶運,晝夜兼程,成為率先安全抵達搶險一線的物資調運隊伍,為黑龍江省抗洪搶險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得到了國家防總、黑龍江省的高度贊譽,中央電視臺、山西電視臺、山西日報等新聞媒體均進行了相關報道。
(四)拓力于展,努力提升服務空間
倉庫儲備的中央和省級防汛抗旱物資,這些物資裝備種類繁多技術先進,是防汛抗旱最新技術在裝備和物資上的應用。但基層使用單位存在對這些物資和設備不會操作、不會保養、不會排除一般故障的問題。為適應防災減災工作的需要,充分發揮這些物資設備的作用,倉庫積極探索開展庫存裝備、設備和物資的使用、維護保養、一般故障排除的展示和培訓,使太原倉庫成為一個山西各地了解和觀摩學習防汛搶險、抗旱減災新方法、新材料、新設備的演示和推廣使用基地,通過典型示范作用,為全省各地防汛抗旱物資倉庫建設提供可操作的建設和管理模式,推進山西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工作的健康發展。
1.物資裝卸、運輸設備不足,庫區裝卸場地和儲備條件發展滯后,需加大基礎設施改造和物資裝運設備配備力度。
2.搶運環節上問題較多。一方面,搶運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常常需要連夜搶運,但倉庫裝卸的人員和機械都不充足,短時間內無法保證雇傭得到,有時只能靠倉庫職工人工裝運,勞動強度大,用時長。另一方面,由于防汛抗旱物資調運的突發性、緊迫性、少量性,運輸單位往往不愿和倉庫簽訂運輸合同,使得運輸車輛不能保證及時到位,導致直接影響搶運效率。因此,防汛搶險物資的搶運手段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提高。
1.領導重視是關鍵。實踐證明,領導重視是做好防汛抗旱物資儲運的關鍵。省水利廳和省防指領導非常重視防汛抗旱物資的儲運工作,多次到太原倉庫檢查指導工作,在經費保障上給予大力支持,按照中央物資儲備庫的標準,加大對庫房、消防、電力、安全等基礎設施維修改造力度,逐步把倉庫打造成隊伍專業化、管理標準化、制度合理化、行為規范化、環境優美化的倉庫。
在三次支援黑龍江省抗洪搶險物資搶運中,省防指領導對此高度重視,周密部署,親臨一線指揮。由于任務緊急,人手不足,省防指向武警山西總隊請求支援,省武警總隊第一時間派出30名官兵與倉庫人員連夜搶裝,警地協作,使搶險物資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到達搶險現場。
針對裝卸設備不足的問題,省防指計劃多方籌措資金,積極爭取從國家防總申請部分專項經費、從其它相關項目爭取部分經費,逐步購置裝卸作業機械,配置裝載機自卸汽車等工具,提高裝卸搬運能力。針對運輸問題,省防指領導正積極協調鐵路、交通、公安等成員單位,研究探討通過政府規制、行政合同、財政補貼等多種措施,形成政府、鐵路、交通、社會組織參與的防汛抗旱物資搶運新模式的可能性,來強制保證搶險物資的快速、安全抵達搶險一線。
2.制度健全是前提。健全的管理制度是防汛抗旱物資管理工作順利完成的前提。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太原倉庫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汛抗旱物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度、驗收與發放制度、維護保養制度、值班制度、安全消防制度、資料建檔制度、運輸、保管、交接制度、學習培訓制度、應急演練制度等,并采取相應措施,保障各項制度真正得到落實。
3.隊伍建設是保障。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水平、高效率的管理隊伍,是做好防汛抗旱物資儲運的保障。例如對防汛抗旱物資的管理,對機械設備的專業維修養護,這都需要專業技術力量來保證物資質量合格數量準確,以便一旦有事,能從容應對,快速調運,充分發揮作用。
隊伍建設上,重點是強化政治責任心和工作責任感,通過開展業務培訓、實戰演練、技術比武、業務考核等活動,來提高物質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
4.安全管理是基礎。安全管理是倉庫管理工作的基礎。一是以健全制度、落實安全措施,提升執行力來夯實安全管理。要保證安全資金投入,完善安全制度體系、責任體系和監督保證體系,切實規范安全管理行為,加強安全隱患排查與治理。二是以扎實開展各項活動來促進安全管理,認真組織實施安全生產月、崗位安全等活動。三是認真開展教育培訓、提高職工素質來增強安全管理,大力推廣安全管理理念,自覺養成安全習慣,提升全員安全意識和能力。
[1]2011年安全評價師考試:防汛物資倉庫的安全管理--資格考試頻道——中國教育在線.網絡(http://zige.eol.cn/z),2013.7.26
(作者單位:山西省防汛應急搶險總隊 山西太原 030002)
(責編:賈偉)
F251
A
1004-4914(2014)11-2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