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堅
摘 要 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當今,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全面提升無疑是擺在每個企業決策者面前的重要課題,也是每個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置于不敗之地的前提條件。文章就關于企業信息化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以及影響企業信息化建設規劃與組織過程的相關因素進行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及解決方法。
關鍵詞 信息化;信息技術;企業信息化;信息化建設;兩化融合;規劃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5-0169-01
企業信息化是指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將信息技術引用到企業的各項活動中,主要包括企業經營管理的信息化、決策及生產過程的信息化、人力資源管理的信息化和財務管理信息化等。隨著新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建設的程度也在不斷加快,信息化帶來的效益也明顯增加,使得各個企業都想利用信息化的機遇實現企業自身的發展壯大。然而,信息化建設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并不是簡簡單單一蹴而就的事。必須要根據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做好近期、中期及遠期的規劃建設。尤其是對大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一方面需要企業有足夠的資金和技術力量作為保障,另一方面還需要在非技術等方面也要加以調控和管理。因此,進一步統一思想,開拓創新,全力開創信息化工作新局面是擺在每一個企業決策人面前的重要課題。
1 信息規劃概述
1)信息化建設規劃的重要意義。企業的發展對信息化建設要求較高,都期望在未來若干年內使企業的信息化程度達到國內甚至是國際先進水平,使企業真正立于不敗之地。
信息化規劃的重要意義:企業領導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將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作為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實現“科學決策、提升管理、降本增效、節能環保、創新卓越”的建設目標。
信息化總體發展思路: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完善體制機制,建立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精簡高效管理模式,堅持一體化戰略、綠色低碳戰略、差異化戰略,注重發展質量,突出做強做優,深化和諧企業建設。
2)采用企業架構設計理念的信息規劃方法對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進行規劃設計。
現狀評估及需求分析:通過調研、訪談現有業務和信息系統,借鑒發展趨勢和最佳實踐,深入理解企業的業務戰略,對企業的業務和信息化現狀進行評估分析,歸納總結信息化需求。
信息化藍圖設計:提出企業信息化愿景、指導思想和建設目標。設計信息化總體架構,包括應用架構、技術架構、數據架構、信息系統集成架構、IT組織管理體系架構等。設計信息系統建設的技術方案。
實施路線規劃:分析信息系統之間的組合關系與依存管理,策劃信息化項目,制定信息化項目的整體實施計劃和實施策略,估算項目投資。
2 當今企業信息化現狀綜合分析
1)領導層認知。要求高層領導對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認識程度很高。不僅充分認識到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重要性,而且對企業建設成為信息化先進企業的期望要求較高。
2)基礎設施。網絡、服務器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能夠滿足業務系統的運行需要,但是硬件資源共享利用不充分。未來需考慮物聯網數據采集設備的無線接入。
3)信息系統。現有信息系統覆蓋了大部分業務應用需求。信息系統較多,而且分散和孤立,每個業務處室平均使用的系統較多,部分信息系統的功能有重復。決策支持、業務分析、業務優化類的系統較少。
4)數據/標準。在數據分散在各個信息系統中,沒有統一集中的管理,存在數據冗余和數據重復錄入。缺乏完善的數據標準,數據標準的建立和管理有待開展。
5)IT組織/IT管理體系。IT組織有待完善,需要進一步增強系統運維人員的技術能力。在IT計劃管理、項目管理、服務管理和績效考核等IT管理體系方面有待建設。
3 企業信息化藍圖初步設計
1)確定信息化建設的原則和工作思路。
總體目標:采用“智能工廠”先進理念,經過若干年的努力,信息化建設與應用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全面支撐企業各項業務的發展,實現“科學決策、提升管理、降本增效、節能環保、創新卓越”,為建設“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現代化企業提供有效保障。
建設原則:信息化建設與企業的業務發展相匹配;信息化建設與企業的信息化戰略相統一;信息化建設與信息化發展趨勢相適應。
工作思路:緊密圍繞企業核心業務和發展戰略,采用“智能工廠”先進理念,根據企業信息化發展規劃和總體架構,進行集中集成的和深化應用的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促進業務管理能力的增強,實現智能化運營,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
2)智能工廠的實現取決于技術改進和業務轉變。
智能工廠的概念:在智能化發展趨勢下,面向全產業鏈環節,綜合應用現代傳感技術、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智能化技術和管理技術等先進技術,高度集成生產過程的工藝技術和設備運行技術的新型工廠,以實現復雜環境下企業運營的高效、智能和可持續性。
3)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創新點將著重于模型化建設。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將貫徹“智能工廠”理念,以“模型化”作為創新切入點,為企業將來進一步向智能化發展奠定基礎。
智能化五大特征:自動化、模型化、可視化、數字化、集成化。
4)信息系統設計總體架構。建立科學高效的生產經營綜合分析及決策支持;建立全面深化的經營業務管理;建立便捷高效的辦公及綜合管理;建立工程和科研的專業性管理;建立精細化的生產運營管控;建立信息系統的集中集成應用;建立穩固的基礎建設和運維管理。
4 結束語
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根據企業的自身情況做好近、中、遠期規劃。通過應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智能工廠及無線通訊等先進技術,建成先進智能先進企業。
必須堅持“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設計、統一投資、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六統一”原則。有效避免了分散建設、重復建設,分散投資和多頭管理,促進了信息化建設的健康發展。信息化建設的目的在于應用,因此,我們認真貫徹信息化建設必須與加強企業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緊密結合;與提升技術水平、增強技術創新能力緊密結合;與把握開拓市場、提高經濟效益緊密結合的“三結合”工作原則,強化信息技術應用與管理業務的深度融合,解決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急迫解決的問題,借助于信息技術手段提高管控能力、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唐月娥.企業信息化內控與風險管理初探[J].財經界,2011(24).
[2]盧向華.企業信息化建設能力構成因素的實證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26).
[3]楊煥春,聶規劃.企業信息化建設中非技術因素的分析和研究[J].現代商業,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