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

盤面顯示,2014年,A股能否上行,關鍵還是看資金面是否寬松。筆者注意到,當前市場的表現跟流動性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上周二、周四央行繼續保持正回購,其中周二、周四回購規模分別是720億和900億元,扣除到期的1000億,實際央行上周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額為620億元,這為連續第八周凈回籠操作。從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和逆回購利率看,資金價格略有上升,市場的資金面整體呈現中性偏緊的格局,市場選擇弱勢盤整格局。雖然3月官方PMI數據報收50.3%,結束了3個月的下行,但從之前的數據看,三駕馬車都不給力,經濟下滑趨勢明顯,轉好還言之過早。預期二季度、三季度經濟仍是下行趨勢,可能到四季度才會有所好轉。市場預期第二季度降準,也是合理推斷。時間點方面,借鑒去年6月下旬的“錢荒”格局,因此可能6月下旬前后。
從市場風格看,近期我們發現創業板跌破120日均線后,仍維持弱勢。成交額開始萎縮至筆者認定的180億左右。但創業板B并沒有到雙底,而創業板的市盈率仍處于高位(57倍),加上新股重啟的預期,創業板仍未看到見底部信號,以滬深300和上證50為代表的藍籌在市盈率和市凈率仍處于較低位置,市場風格偏向藍籌的概率加大。
二季度已經來臨,會有什么積極和消極的因素呢?積極因素如穩增長措施的推出,優先股制度,藍籌T+0,QFII和RQFII擴容,推動A股納入MSCI新興指數,推進中國版401K等。消極因素如6月資金價格可能上升,美國退出QE,經濟出現失速,地方債務信用風險,地緣政治風險等。市場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相互交織,預期二季度的大格局仍是震蕩,風格略偏藍籌,筆者認為最好的投資時機是四月份和五月份。具體到二季度的機會,建議投資者把握以下5條投資主線:
1、 業績預增類:第一季度業績預增、送轉填權類。
2、 穩增長類:高鐵軌道、建筑房產、電網改造、農村和城市管道改造。
3、 轉型類:七大新興產業、智慧醫療和教育、金融創新。
4、區域經濟+國企改革:京津冀、上海、廣東、深圳、重慶、絲綢之路。
5、主題投資:A-H股折價、旅游酒店、世界足球杯、南京青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