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焱濤
摘 要: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而教師學識的高低將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產生深遠影響。筆者運用臨界特質分析法(TTA)對民辦高校專任教師的特質進行了研究分析,認為教師學識特質至關重要,對教學影響力巨大,并對如何提升民辦高校教師的學識特質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民辦高校;專任教師;學識特質;影響力
中圖分類號:G648.7 文獻標識碼:A
古人有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具備博學的才識,傳授知識,解答學生困惑,是教師的天職,而大學教師學識的高低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的影響更是深遠。民辦高校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補充得到迅速發展,但其師資隊伍參差不齊。作為民辦高校的專任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學識特質才能確保民辦高校的教學質量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為此,筆者試圖運用TTA技術對民辦高校專任教師的學識特質進行初步研究。
一、臨界特質分析法(TTA)的操作流程
臨界特質分析法(TTA)是由美國學者普里莫夫、麥考密克、F.M羅派茲等人提出的一種完全以個人特質為導向的工作分析工具。此工具開發出涵蓋所有工作職能的33個特征,通過規范操作、量化分析為任職者完成某項工作任務提供了一種便于比較的標準化信息。管理者通過這些信息可辨別任職者為基本完成和高效完成某類工作至少需要具備哪些品質。
我們以某民辦高校專任教師的學識特質為研究對象,組成主題專家小組(由六名專業人員組成),運用問卷、觀察等方法,分析制定了民辦高校專任教師學識特質優秀、良好、一般的績效等級標準,按照TTA操作規范對教師的33種特質進行逐一評價。
注:特質等級表按等級由低到高包含0—3四個等級,每一個等級對應不同的崗位任職要求
步驟2:填寫臨界特質卡。
主題專家小組成員按照臨界特質分析的方法要求并依據33份特質等級表獨立填寫《臨界特質卡》,例如下表2。
臨界特質卡填寫方法如下:
第一步,評定相關性:
A 重要性:該特質是否對于完成本工作某些職能很重要?請選擇1(是)或0(不是)
B 獨特性:對該特質要求是否達到1、2或3等級? 請選擇1(是)或0(不是)
主題專家小組組長對各成員填寫的臨界特質卡進行檢查及相應的處理,并通過電腦匯總,得到最終的特質分析結果,如下表3:
研究發現,專任教師33種特質的T值排序位于前五位的特質中,學識特質占4席,分別為⒀口頭表達能力0.06、⒁書面表達能力0.05、⒄專業知識0.04和⒅專業技能0.04。觀察會發現上述四個特質的S值等級比較高,均為2。這進一步表明了T值與S值的相關性。由此可見,學識特質對于民辦高校專任教師影響力巨大。
三、民辦高校專任教師學識特質分析
(一)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均為表達能力的一種。表達能力對于民辦高校專任教師尤為重要。首先,民辦高校培育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教師在日常教學當中需要將晦澀難懂的專業理論以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授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其次,民辦高校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需要引導,良好的表達能力可以使語言具有感染力,能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再者,作為大學教師,一定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而良好地表達能力可以對學生起到一種誘導作用,激發學生思考的欲望。
(二)計劃性和決策能力
計劃性和決策能力主要檢驗教師日常教學的規劃和協調能力。民辦高校的資金實力直接導致高校教師授課安排滿、備課任務繁重,這就需要教師提前進行詳細規劃安排。當科研任務與教學安排之間出現矛盾時,只有具備良好的協調能力才能對二者進行合理的安排。同時,教學工作過程的精心策劃、部署有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學時安排、課程突出職業能力等)。
(三)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同屬于專業素養的范疇,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是成為教師最基本的要求。民辦高校培養的主要是高素質應用型復合人才,這就要求民辦高校教師必須將自己的實踐技能與理論知識結合起來,使課本知識更加鮮活的展現在學生面前。相反,如果教師專業素養上存在缺陷則會影響學生知識的獲得,智力的發展。
四、民辦高校專任教師學識特質提升建議
(一)精心備課,在教學實踐中鍛煉表達能力
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S值等級均為2,對應33種特質等級表我們發現口頭表達能力的陳述為“教師能夠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語言邏輯性強,并能將復雜難懂的知識和思想以一種簡單而通俗的方式傳遞給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陳述為“教師能夠表達出自己的觀點,熟悉多種文體寫作,文字邏輯性強,內容豐富,結構清晰”。無論是口頭表達還是書面表達,二者都強調思想的傳遞。對于高校教師而言,良好的表達能力絕不僅僅是僵硬的照本宣科,也不在于辭藻的華麗與否,而是能將知識以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并激發學生思考的欲望。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首先,高校教師應對課程標準充分理解和細化、對教材等課程資源進行開發與二次加工、對教學策略與方法精心選擇,這是良好表達能力的基礎。其次,高校教師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可以使授課內容和表達方式更具針對性,也會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再者,傳授知識的方式可以多樣化,表達盡可能貼近生活,做到通俗易懂,將高深的專業理論“平民化”。同時,高校教師應該懂得,最好的表達是聆聽。尤其作為民辦高校專任教師,應該把課堂更多的讓渡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的思考和自由的表達,而教師更多的則是扮演聆聽者和引導者的角色。
(二)合理規劃時間,提高教學協調和決策能力
計劃性和決策能力的S值等級均為2,對應33種特質等級表我們發現計劃性的陳述為“教師必須能根據不同學生的狀況制定出針對個人的教學方法,并根據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對既定教學方案進行正確修改”,決策能力的陳述為“教師必須能對教學任務中的復雜問題做出決策方案”。民辦高校專任教師要達到以上標準以適應教學需求應做到提前規劃,合理安排時間,處理好教學、科研和生活三者之間的矛盾。以促進學生在學業成就、思維品質、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為核心不斷進行教學創新,尋找和比較多種教學方案,提高教學決策能力。同時,民辦高校專任教師還應多進行反思和總結,不斷從教學實踐當中吸取經驗。
(三)注重知識的積累和更新,提高專業素養
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S值等級均為2,對應33種特質等級表我們發現專業知識的陳述為“教師必須取得碩士學位、高校教師職業資格證書和相關的專業證書”,專業技能的陳述為“教師能夠熟練使用PPT等各種教學手段以提高教學質量,并具備教學評價技能”。高校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以適應教學需求,首先,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即社會、歷史、人文等方面的常識,以幫助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世界,滿足學生多方面發展需要。其次,注重專業知識的提升,精通學科本身的基本概念、原理、事實,把握學科知識的體系和概念的結構,培養縝密的思考問題的方法并融會貫通于日常教學當中。再次,由于高校教師專業性要求比較高,教師應不斷更新知識,學習最新最前沿的專業理論,及時了解學科發展動向。同時,樹立“知識平等”的觀念,充分尊重學生。由于民辦高校學生的特殊性,充分尊重學生對于民辦高校教師而言尤為重要。最后,不斷嘗試和豐富教學手段,在實踐中提高教學技能。
五、結論
縱觀七種學識特質我們發現,這些特質都是后天能力,是可以通過后天學習掌握的。這七種特質之間也不是相互獨立,而是具有內在緊密聯系的。良好的表達能力需要扎實的專業素養作為基礎。專業知識的積累也有利于提高計劃和決策能力。而日常工作當中的計劃和決策實踐又會不斷豐富和提升知識的內涵。因此,高校教師不可孤立地去提升某種特質,而應將七種特質結合起來,以達到相互促進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民辦高校專任教師的選拔可以重點關注應聘者試講這個環節。通過對應聘者授課內容、形式和時間的安排考察應聘者的計劃性和決策能力;通過對應聘者授課內容的表達、理解深淺、對學生的啟發性等考察應聘者的表達能力和基本素養。在對民辦高校專任教師表達能力進行培訓時,不應僅僅注重表達技巧的培訓,還應培訓教師如何去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和表達。另外,注重教師傾聽能力的培養,傾聽才是最好的表達。傾聽學生的心聲不僅有利于師生之間雙向溝通,也有助于教師不斷進行教學改進。對民辦高校專任教師進行考核時,考核內容可以以教學和科研兩方面為主,考核形式在定量與定性、分類與分層的基礎上,采取領導評價、教師自評、學生評價三者結合的方式,并注重整個考核過程和考核結果的公平、公正和公開。
參考文獻:
[1] 付亞和.工作分析[M].北京: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三)注重知識的積累和更新,提高專業素養
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S值等級均為2,對應33種特質等級表我們發現專業知識的陳述為“教師必須取得碩士學位、高校教師職業資格證書和相關的專業證書”,專業技能的陳述為“教師能夠熟練使用PPT等各種教學手段以提高教學質量,并具備教學評價技能”。高校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以適應教學需求,首先,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即社會、歷史、人文等方面的常識,以幫助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世界,滿足學生多方面發展需要。其次,注重專業知識的提升,精通學科本身的基本概念、原理、事實,把握學科知識的體系和概念的結構,培養縝密的思考問題的方法并融會貫通于日常教學當中。再次,由于高校教師專業性要求比較高,教師應不斷更新知識,學習最新最前沿的專業理論,及時了解學科發展動向。同時,樹立“知識平等”的觀念,充分尊重學生。由于民辦高校學生的特殊性,充分尊重學生對于民辦高校教師而言尤為重要。最后,不斷嘗試和豐富教學手段,在實踐中提高教學技能。
五、結論
縱觀七種學識特質我們發現,這些特質都是后天能力,是可以通過后天學習掌握的。這七種特質之間也不是相互獨立,而是具有內在緊密聯系的。良好的表達能力需要扎實的專業素養作為基礎。專業知識的積累也有利于提高計劃和決策能力。而日常工作當中的計劃和決策實踐又會不斷豐富和提升知識的內涵。因此,高校教師不可孤立地去提升某種特質,而應將七種特質結合起來,以達到相互促進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民辦高校專任教師的選拔可以重點關注應聘者試講這個環節。通過對應聘者授課內容、形式和時間的安排考察應聘者的計劃性和決策能力;通過對應聘者授課內容的表達、理解深淺、對學生的啟發性等考察應聘者的表達能力和基本素養。在對民辦高校專任教師表達能力進行培訓時,不應僅僅注重表達技巧的培訓,還應培訓教師如何去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和表達。另外,注重教師傾聽能力的培養,傾聽才是最好的表達。傾聽學生的心聲不僅有利于師生之間雙向溝通,也有助于教師不斷進行教學改進。對民辦高校專任教師進行考核時,考核內容可以以教學和科研兩方面為主,考核形式在定量與定性、分類與分層的基礎上,采取領導評價、教師自評、學生評價三者結合的方式,并注重整個考核過程和考核結果的公平、公正和公開。
參考文獻:
[1] 付亞和.工作分析[M].北京: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三)注重知識的積累和更新,提高專業素養
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S值等級均為2,對應33種特質等級表我們發現專業知識的陳述為“教師必須取得碩士學位、高校教師職業資格證書和相關的專業證書”,專業技能的陳述為“教師能夠熟練使用PPT等各種教學手段以提高教學質量,并具備教學評價技能”。高校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以適應教學需求,首先,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即社會、歷史、人文等方面的常識,以幫助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世界,滿足學生多方面發展需要。其次,注重專業知識的提升,精通學科本身的基本概念、原理、事實,把握學科知識的體系和概念的結構,培養縝密的思考問題的方法并融會貫通于日常教學當中。再次,由于高校教師專業性要求比較高,教師應不斷更新知識,學習最新最前沿的專業理論,及時了解學科發展動向。同時,樹立“知識平等”的觀念,充分尊重學生。由于民辦高校學生的特殊性,充分尊重學生對于民辦高校教師而言尤為重要。最后,不斷嘗試和豐富教學手段,在實踐中提高教學技能。
五、結論
縱觀七種學識特質我們發現,這些特質都是后天能力,是可以通過后天學習掌握的。這七種特質之間也不是相互獨立,而是具有內在緊密聯系的。良好的表達能力需要扎實的專業素養作為基礎。專業知識的積累也有利于提高計劃和決策能力。而日常工作當中的計劃和決策實踐又會不斷豐富和提升知識的內涵。因此,高校教師不可孤立地去提升某種特質,而應將七種特質結合起來,以達到相互促進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民辦高校專任教師的選拔可以重點關注應聘者試講這個環節。通過對應聘者授課內容、形式和時間的安排考察應聘者的計劃性和決策能力;通過對應聘者授課內容的表達、理解深淺、對學生的啟發性等考察應聘者的表達能力和基本素養。在對民辦高校專任教師表達能力進行培訓時,不應僅僅注重表達技巧的培訓,還應培訓教師如何去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和表達。另外,注重教師傾聽能力的培養,傾聽才是最好的表達。傾聽學生的心聲不僅有利于師生之間雙向溝通,也有助于教師不斷進行教學改進。對民辦高校專任教師進行考核時,考核內容可以以教學和科研兩方面為主,考核形式在定量與定性、分類與分層的基礎上,采取領導評價、教師自評、學生評價三者結合的方式,并注重整個考核過程和考核結果的公平、公正和公開。
參考文獻:
[1] 付亞和.工作分析[M].北京: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