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燕英 張祖平
(1.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人民醫院,030800 2.山西省晉中市祁縣人民醫院)
替米沙坦是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受體拮抗劑(ARB),近年因ARB能減少慢性腎功能衰竭(CRF)患者蛋白尿及延緩其進展的作用且無咳嗽副作用,故受到內科重視。阿魏酸鈉是血管內皮保護劑,它能清除氧自由基,拮抗內皮素引起的血管收縮、升壓及血管平滑肌增殖,減輕血管內皮損傷;增加一氧化氮合成,松弛血管平滑肌;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改變血液流變學特征。亦可抑制膽固醇合成,降低血脂,增強免疫功能,并有鎮痛解痙作用。本文采用臨床對照方法,觀察替米沙坦聯合阿魏酸鈉治療CRF的療效。
2006年9月~2008年9月,我科收治了55例CRF患者,年齡30~80歲,平均55歲。原發病:糖尿病腎病23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5例,多囊腎2例,高血壓病合并腎損害10例,慢性腎盂腎炎5例。患者尿蛋白定性(+~?),血尿素氮(BUN)9.25~18.25mmol/L,血肌酐136~253 μmol/L。血 壓>125/80 mmHg 42例;收縮壓(148.4±37.6)mmH g,舒張壓(109.2±13.9)mmHg。腎性貧血44例。
分組: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原發病及觀察血壓、生化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
治療組口服替米沙坦40~80mg,每日晨口服。長期服用阿魏酸鈉,每次3片,每日3次,3個月為1個療程,觀察12個月。觀察期內根據病情給予補充促紅細胞生成素、鈣劑、糾正代謝性酸中毒等對癥處理,血壓控制不佳者加用其他降壓藥。
對照組未用ACE(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或ARB(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及阿魏酸鈉口服,其降壓治療使用鈣拮抗劑及其他降壓藥,對癥處理與治療組基本相同。如果在觀察期患者出現尿量<500 ml/24h、Scr 400~707μmol/L、高度浮腫、急性心功能衰竭、肺水腫、嚴重代謝性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即施行透析治療。
觀察指標:血壓、尿蛋白定性、BUN(尿素氮)、Scr(血肌酐)及電解質。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后BUN、Scr、尿蛋白定性、血壓比較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后血壓、尿蛋白定性、BUN、Scr比較(±s)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后血壓、尿蛋白定性、BUN、Scr比較(±s)
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其血壓平均值均下降,但兩組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尿蛋白定性比較:兩組有顯著性差異;治療組前后生化指標比較:BUN略有上升,但無顯著差異(P>0.05);Scr下降(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BUN、Scr上升明顯(P<0.01)。
CRF是多種因素所致的慢性腎損害進行性惡化的結果,對于早、中期CRF的治療主要以延緩腎功能衰竭進展為主要目的。近十余年來研究認為,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在腎臟疾病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腎臟疾病一旦慢性化常以不同的速度進展至終末期腎功能衰竭。腎臟疾病的慢性化和腎功能進行性減退的機制復雜,尚未闡明,但某些因素的有害作用是肯定的。其中RAS系統備受關注,它在慢性腎小球硬化、腎間質纖維化的形成及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AngⅠ是RAS系統中最主要的促進腎小球硬化的物質,它通過AngⅡ受體結合發揮作用。AngⅡ所產生的絕大多數病理生理作用都是通過其AT1受體介導的。AT1受體腎臟表達最豐富。AngⅡ的主要功能是調節血壓、腎血流量、腎小球濾過率、水和電解質代謝等,主要是由AT1受體介導。有研究表明,腎臟局部的RAS活化可引起腎小球硬化及系膜細胞肥大,亦是通過AT1活化實現的。AT1受體還與腎小管間質病變有關,與AngⅡ結合后,可刺激腎間質細胞產生膠原Ⅲ[1]。AngⅡ是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中最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質,在腎臟損害中作用重要。AngⅡ與腎臟細胞膜上的血管緊張素Ⅰ型受體結合后,既可通過增加腎小球毛細血管內壓這一間接途徑引起腎臟的損害,也可通過刺激腎臟細胞分泌TGF-α等各種生長、細胞因子,直接造成腎臟損害[2]。大量研究表明,AngⅡ直接參與了進行性腎臟損害,它不僅通過影響全身及腎臟局部的血流動力學升高了腎小球內壓力,還直接促進了多種細胞因子的生成和細胞增殖、肥大以及基質蛋白的積聚。由于AngⅡ的形成具有多種來源、多途徑的特點,要完全阻斷其生成幾乎不可能。ACEI只能抑制AngⅡ形成的經典途徑。而AngⅡ受體拮抗劑在受體水平直接拮抗AngⅡ作用,無論哪種來源、哪種途徑產生的AngⅡ均可被其抑制。因此,AngⅡ受體拮抗劑具有更大優勢[3]。替米沙坦是一種口服起效的、特異性血管緊張素Ⅱ受體(AT1型)拮抗劑。它能替代血管緊張素Ⅱ與AT1受體亞型高親和性結合,該結合作用持久。在人體給予80mg替米沙坦幾乎可完全抑制血管緊張素Ⅱ引起的血壓升高。抑制效應持續24h,在48h仍可測到,并可在長期治療中維持。對于CRF患者,替米沙坦可降低收縮壓及舒張壓而不影響脈搏,無醛固酮逃逸,不抑制人體血漿腎素,亦不阻斷離子通道,能刺激AT2使血管擴張,降低腎小球內高壓、高灌注、高濾過,改善腎小球濾過膜選擇通透性及減少腎臟細胞外基質蓄積,減少蛋白尿。而阿魏酸鈉能改善腎臟的血液循環,拮抗腎小球內凝血和/或纖溶障礙,阻止腎小球硬化,延緩CRF的進展。臨床觀察替米沙坦與阿魏酸鈉治療的患者,其降壓效果較對照組穩定,副作用小,并可減少蛋白尿,使CRF得到改善,值得臨床推廣。
[1]Ruiz Ortega M,Egido J.Angiotens in Ⅱ modulates cell growth related events and synthesis of matrix proteins in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blasts[J].Kidney Int,1997,52:1497-1510.
[2]徐虹.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與腎臟病[J].中華兒科雜志,2001,39(12):761
[3]姜紅,韓迎.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的進展與評價[J].天津藥學,2004,1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