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翠玲
摘 要:針對習題課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反思。
關鍵詞:習題課;問題;反思
新課結束以后,我們開始對知識進行梳理,接連上了幾堂習題課,這時的學生對待習題課表現出一種近乎麻木的表情,心不在焉,懶洋洋地說著選項,我提出的問題往往缺少回應,課堂顯得比較沉悶,我儼然成了課堂的主人。本打算通過試題的帶動,幫助大家復習和整理知識,沒有想到會是這種情況,我感到很郁悶,也很著急。
一、問題的解決
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針對這種情況,我進行了調整,改變了方式,由學生輪流講解,輪到的學生表現得也不是很積極,這時我又面臨新的尷尬,學生僅能說出選項是什么,但給不出選擇的理由,對選項缺乏深入的分析,不管對錯一致統一“口徑”——“××選項與題意無關或因為它不對所以不選。”如果是一個學生對某道題這樣分析,是無可挑剔的,我們常用的做選擇題的方法中有這兩種情況。但當所有的同學都這樣回答時,那就是問題了。這也不是我想要的結果。接著我又做了一遍示范,教給學生分析選項的一些方法,然后找一些基礎相對好的學生分析,結果也不太理想。
于是,我不得不又改變了策略:針對材料選擇題,我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材料自己設定問題,這樣吊起了一部分同學的“胃口”,開始“動”起來了。而這一要求對某些學生來說有點難度,我又順勢把前后兩排分成不同的小組,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動”起來的學生就增多了,針對不同小組所提出的問題,我們又該如何作答?這時的課堂已發生了重大的改變,看著他們熱烈討論的情形,我稍感欣慰。
雖然預定的教學任務沒有完成,但我覺得我們師生的收獲都很大。通過這種方式既復習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還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這真是一舉多得啊。
二、我的反思
通過本堂課,我發現了學生身上的一些問題,我也對自己進行了反思:循規蹈矩式的講題方式讓人厭倦,現在的學生有一種“獵奇”的心理,他們喜歡一些時髦的、新鮮的東西,要想吸引住學生的眼球,就需要教師做“孫悟空”,學會七十二變,而且需要在課堂上不斷的“變”。實際上也就是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了解學生的需求,適應新的形勢,不斷學習充實自己,同時要不斷解放思想,進行創新,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整合,對各種教學資源充分利用。
為了適應新的形勢,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教師就應該不斷地開闊視野,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緊跟時代的步伐,也緊跟學生的步伐,與他們步調一致,把習題課上得更精彩!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一中實驗校區)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