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飛
摘 要:想要搞好數學教學,課堂提問是少不了的。課堂提問,是課堂中一種重要的交流活動;是促進學生學習動力的源泉;是教學相互交流的主要渠道;是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益的主要教學手段。從如何選擇有效性的問題和如何有效進行課堂提問兩個方面探討了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關鍵詞: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和方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課堂生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課堂生動是離不開課堂提問的。課堂提問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的培養,也是中學數學的“有效教學的核心”。程廣文;認為數學課堂提問的目的在于培養數學直覺和數學猜想,進而培養數學能力。還有些中學數學教師認為,數學課堂提問從大的方面講是提高學生對數學思考及數學能力的培養,但從小的方面講應該是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所以我們教師所提問題要做到真正的師生有效互動,才能真正發揮提問應有的功效。本文將有效結合自己近幾年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經驗,談談如何促成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幾點策略和方法。
一、如何選擇有效性的問題
1.問題設計要緊扣數學教材、培養數學思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提前對教材了如指掌,所設計問題一定要緊扣教材,不能脫離教材。提問的問題由淺入深,由簡單的知識到繁雜的知識,形成一定的邏輯體系,學生才能有效地掌握所學的知識。設計的問題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水平,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學生在課堂上都能踴躍的參與進來。這樣一來,學生不僅了解掌握了應有的數學教材中的知識,培養了他們數學思考的能力。
2.問題內容要跟進數學思維、促進數學理解
數學是一門重思維的課程,一個人思維能力的活躍性直接影響到了對數學的真正理解。所謂的跟進數學思維是指所提問題能夠促進思維發展,增加思維的活躍性。所以問題首先應該是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為打開學生的數學思維做好鋪墊;其次就是有效地引導學生正確的思考問題,激發活躍的思維。提問要為學生的思維設置“路標”,使學生易回憶、易歸納、易口頭表達,做到真正的數學理解。
3.問題目的要富有創意,激發數學興趣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課堂提問強調的是富有創意,創設出一種激發學生好奇心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對數學產生強烈的興趣,力所能及的想要解決數學問題。富有創意的問題是要在求同思維培養的基礎上,強調并重視求異思維、發散思維的訓練,互相分享,互相交流,開拓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尋找答案。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更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二、如何有效進行課堂提問
1.靈活趣味的設問,平等對話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提問的問題要具有靈活性、趣味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教師的提問除了要靈活有意思,更應該有一種親和力,這樣的話才能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尤其是能拉近彼此心靈的距離,達到一種平等對話的地步。居高臨下的提問會讓學生產生一種距離感,這樣是不利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我們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及時地給予鼓勵,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讓學生盡量能體驗成功的愉悅。
2.準確把握提問時機,適當追問
生動的一堂課,恰到好處的提問是很重要的,不僅僅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還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部消化,培養綜合應用的能力。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該了解,什么時機提問,做到真正的恰如其分。有些時候,當學生回答提問后,我們可以緊接著多問幾個“為什么”進行連續追問,這樣能夠有效引導初中生深入探究問題,準確把握思考的方向,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準確把握提問時機,適當追問,能有效地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總結規律,找出關鍵,歸納新的結論。
3.積極反饋問題,合理等待時間
在課堂上,教學的進程離不開教師的提問,而提問是離不開反饋。提問會很快得到反饋信息,根據提問后學生的表情、回答的自信心情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且能夠根據這些對課堂教學進程作出合適的調整。對于學生的提問與回答,是一個不斷思考的過程,因此我們從提問到讓他們回答要有等待的過程。至于等待時間的長短,我們可以根據提問的難易和學生的反應情況而定。等待時間長短合理,既有足夠的時間調動學生的思維,又不至于因時間過長而在思維完成后無事可做。
總之,要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我們應該關注的。一個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必需善問,只有善問,增加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我們課堂氣氛才能更加活躍,才能使師生思維產生“同頻共振”,才能有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過程,才能有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效果。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更應明白課堂提問有效性的重要,真正發揮課堂提問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程廣文.數學課堂提問研究.華東師范大學,2005.
[2]俞宏達.數學教學中自然而又有效的提問方式探析.中學數學,2005.
[3]林冬娥.課堂提問應關注有效性[J].教育導刊,2010.
(作者單位 山西省大同市四臺礦區中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