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勝
摘 要:目前,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成為重要的教學手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化解學習難點,同時對提高教學效率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高中歷史;教學;應用
高中歷史作為一門集人文性與知識性相結合的科目,學生通過對其的有效學習,不僅能夠在知識儲備上得到有效的提高,更能夠拓寬視野,樹立其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然而,由于高中歷史教學中涉及的具體事件距離今天的生活有相當一段距離,在現今社會環境下,學生要全面地把握歷史知識,感悟歷史事件的重要性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困難。多媒體技術通過聲音、影像、畫面等因素的有機組合,多媒體技術為解決廣大一線教師的教學難點重點、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在西藏,學生漢語水平相對較低,利用多媒體進行歷史教學可以解決學生學習中的不少難題。可喜的是,我們西藏山南地區高中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都已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山南地區第二高級中學領導還多次組織教師開展多媒體教學相關知識的培訓。那么,如何利用多媒體進行有效教學成為我們一線教師所要面對的難題。
一、將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式落實到行動中
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出現,使高中歷史教學變得更加生動、靈活,學生通過對多媒體所組合出的多樣效果,不僅僅對所學的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多媒體教學中所包含的影像資料更為學生所癡迷,他們往往沉浸在光影世界所構建的豐富劇情上,而忽視了對歷史知識本身的學習,這就對學生學習的重點造成了無意識的誤導。因此,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歷史教學時,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多媒體只是和傳統的黑板、投影儀差異不大的一種教學載體。它對歷史教學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為教師進行備課、課件制作時提供眾多的數據資源和信息資源,教師真正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學習內容、學習重點的分類歸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才是最為重要的[1]。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主動性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它能夠綜合利用多種方式進行情境模式的構建,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告別以往枯燥無味的課堂模式。因此,廣大教師必須利用多媒體,制作更加科學、豐富的課件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舉例來說,在《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授課過程中,筆者充分利用網絡搜索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內外交困的大量資料,通過影視資料、圖片展示、歷史故事敘述等方式,向學生全面展示了新中國剛成立時所面臨的種種困難,使他們通過生動的影像、真實的畫面以及具體的故事,全面了解到新中國建立初期的種種不利情形,在觀賞到周總理的外交風采與智慧的同時,理解面對以美帝國主義為代表的外部環境敵視的情況下開展對外活動是多么的困難與艱辛。筆者進行外交環境展示的同時,有意識地進行課堂知識傳輸以及與影視資料的背景知識結合,使學生理解課堂知識的同時,更能夠感悟到先輩們的偉大與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針對課堂重點難點內容有效化解
歷史知識雖然是一門人文性較強的教學科目,然而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學生依然要接觸到各種苦澀的歷史概念,這對他們的高效學習造成了一定的障礙。也正因為此,歷史概念成為廣大授課教師進行歷史教學時的難點與重點,傳統的死記硬背與語言解說是無法化解這一問題的,運用多媒體手段則能夠輕易解決[2]。比如,在高中歷史學習過程中,有關于古希臘民主政治的講解,學生在對課堂的整體把握中會對民主政治的部分內容產生疑惑,筆者通過使用多媒體,在具體畫面運用、圖形展示等手段的運用下,為學生創建了良好的學習條件,使他們能夠直接感悟到古希臘的文化底蘊和政治傳統,通過對古希臘政治家、政治主張的圖像化、影視化展示,為學生有效地解決了學習障礙,學習效率并沒有因為概念的不熟悉而受到影響。
在多媒體技術與高中歷史課堂進行有效整合的過程中,廣大歷史教師必須通過對多媒體輔助地位的確定,在不斷地提高自身計算機使用的水平上,通過情境模式的構建以及巧妙化解課堂重點、難點,為構建高效歷史課堂做出有益的嘗試。
參考文獻:
[1]孫國富.高中歷史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J].東西南北:教育觀察,2012(7).
[2]田國春.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歷史多媒體課堂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6).
(作者單位 西藏山南地區第二高級中學)
編輯 劉青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