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仕途:一路提拔終成空
1995年是劉生海人生的轉折點。彼時,他還是酒泉財校的一名會計學教師。這一年,劉生海調入敦煌市地稅局做干事。談及當初工作調動的原因,他說,是想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干一番事業。之后,劉生海仕途順利,一路被提拔為敦煌市地稅局局長、酒泉市地稅局紀檢組長、定西市地稅局副局長。
經法院審理查明,劉生海在擔任敦煌市地稅局局長、酒泉市地稅局紀檢組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索取他人財物數額達472萬余元;通過套取代扣稅款手續費,私設“小金庫”,以提取現金、報銷個人支出費用等方式,將單位公款140余萬元據為己有;將單位“小金庫”資金近50萬元以個人名義借給他人炒股營利。
此外,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劉生海家庭財產、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除受賄所得款項、貪污所得款項外尚有588萬余元差額部分不能說明來源;利用稅收征管職務之便,在沒有繳納稅款的情況下,指使下屬違規開具金額近565萬元的建筑安裝業發票一張,致使國家稅收損失27萬余元。
回顧:送禮方式五花八門
據劉生海的主審法官、酒泉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長劉玉強介紹,正如劉生海所說,他受賄的金額是逐漸增加的。從最初的幾千元、幾萬元,到后來的幾十萬元甚至一套房子都敢“笑納”。這樣一點一點地陷入泥潭,與年節上門送禮的小恩小惠不無關系。
根據法院審理認定的情況,劉生海收年節禮基本上都是現金為主,少則5000元,多則數萬元。
當地一家礦業公司因每年年底停產,至第二年三四月份開工,自然就錯過了給劉生海春節拜年的機會。于是,這家企業的老板在2006年底至2007年底,先后7次以回湖北老家前看望或者以開工前拜晚年為由,送給劉生海現金13萬元。
劉生海收禮的場合也是五花八門。2007年春節期間,當地一家棉業公司的負責人為了和劉生海搞好關系,約其打麻將,就在劉生海起身上廁所期間,這位老板在衛生間塞給劉生海2萬元現金,劉生海欣然接受。
反思:“最可怕是習慣養成”
一審宣判后,記者與劉生海進行了一番對話。與為官時的意氣風發相比,此時的劉生海黯然頹廢。在被逮捕失去自由的8個月時間里,他開始回憶并自省犯罪之路,而這一切的發端,卻源于當初難以推卻的一份份年節“小禮”。
劉生海說,走上領導崗位之后,每逢年節,干部職工登門拜訪都不會空手而來,在長久形成的社會風氣以及似乎與民俗相關的氛圍中,他從最初的不愿收,發展到來者不拒。隨著擔任領導職務的時間越來越長,送禮的圈子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復雜。
“各種有求于我的企業和老板,在我周圍形成了一個如影隨形的包圍圈。開始我也很反感,多次嚴詞拒絕了那些為拉關系和得好處送我的錢財。可是,經歷得多了,我也就慢慢地認可了他們的做法。”劉生海坦言,“最可怕的就是習慣養成”。(據《北京晨報》)
甘肅省定西市地稅局原副局長劉生海職務犯罪案件,近日經酒泉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后,作出一審判決:法院以受賄罪、貪污罪、挪用公款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徇私舞弊不征稅款罪,決定對被告人執行有期徒刑22年。令人關注的是,這個受賄金額近千萬元的“巨貪”,其墮落腐化之路,開始于當初對于年節“小禮”的來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