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佳音
西班牙音樂文化的精髓
——吉他音樂
文/謝佳音
位于歐洲東南部的西班牙,是一個氣候溫和、陽光明媚國家,這里風景綺麗,建筑超凡。在這片土地上,矗立著偉大的世界遺產——塞維利亞大教堂和舉世聞名的阿爾汗布拉宮。西班牙是南歐的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伊斯蘭文明的色彩。融藝術與力量為一體的斗牛運動是西班牙的傳統競技活動;熱情奔放的弗拉明戈是西班牙的代表舞蹈;古典的吉他音樂則是西班牙音樂文化的精髓。

從16世紀到現在的四五百年間,吉他從琉特琴和維拉爾琴演變而來,它的發源地就是西班牙的塞維利亞。人們或許熟知西班牙吉他是弗拉明戈的主要伴奏樂器,卻鮮有人知西班牙的古典吉他其實對世界上的眾多音樂文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普通大眾的眼中,吉他只不過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樂器,街邊一個不起眼的小樂器店都會有吉他在售賣。它相對于鋼琴這樣的龐然大物而言,小巧而便于攜帶,對六根琴弦的撥撥、按按也比其他樂器的演奏簡單易學。人們普遍認為吉他是一種簡單的娛樂性樂器,它優美而帶有淡淡憂傷的音色也有如娓娓道來的心靈之聲,緩緩唱出內心的喜悅或憂傷。歌手輕撫琴弦、哼唱出動聽的旋律,多么的愜意與瀟灑!殊不知,吉他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的發展和演變不僅對歐洲,而且對拉丁美洲的音樂文化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16世紀以前,拉丁美洲幾乎沒有弦樂器可尋,以殖民者身份進入拉丁美洲的西班牙人帶來了吉他和小提琴,才逐漸豐富了拉丁美洲人民的音樂生活。



17世紀到18世紀中葉的吉他以“西班牙吉他”之名取代了維拉爾琴的地位。和巴洛克時期的整體音樂風格相一致,西班牙吉他音樂也是華麗而充滿裝飾性的。G.桑斯(Gaspar Sanz,1640——1710)可以說是這個時期演奏和創作西班牙吉他音樂的先驅者。他是一位西班牙宮廷作曲家和吉他演奏家,曾經學習過哲學、神學、管風琴演奏和吉他彈奏,被世人認為是巴洛克時期演奏五弦吉他(四組雙弦和一根單弦)的最出色的演奏家。作為一名作曲家,他創作的吉他音樂也頗具西班牙宮廷音樂的風格,優美而典雅,高貴而古典。


18世紀到19世紀初,吉他從五弦發展成為六弦琴,有關吉他的著述也逐漸增多,優秀的吉他作曲家、演奏家、理論家層出不窮,涌現了像加西亞、索爾、阿古阿多這樣的名家,吉他音樂進入了第一個黃金發展期。
F.索爾(Fernando Sor,1778——1839)是我們不得不提的一個吉他藝術大師。世人有時把他和海頓、莫扎特放在一起討論,有時又說他和貝多芬、舒伯特相像,也有人說他是吉他界的車爾尼。無論如何,可以與如此多的優秀音樂家相提并論,可見索爾在吉他領域的地位不容小覷。

索爾創作的數量眾多的吉他作品,有練習曲、幻想曲、變奏曲、奏鳴曲等,這些作品規模宏大、技巧豐富、旋律動聽、素材典雅,一時之間,讓他獲得了與亨德爾、莫扎特齊名的殊榮。索爾創作的97首吉他練習曲是一套優秀的吉他教本,這些作品不僅從簡到繁、循序漸進、有的放矢地對吉他演奏的技巧訓練創造了價值,而且具有完整的音樂性。后世評論家就認為,把索爾與為鋼琴演奏的技巧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車爾尼相比較頗為恰當。此外,索爾還是一個音樂天才,他擁有和音樂大師貝多芬、舒伯特一樣的超凡的旋律記憶力,人們出于對索爾的音樂才華的肯定,也把他稱作“吉他音樂的貝多芬”。
20世紀的A.塞戈比亞(Andrés Segovia,1893—— 1987)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吉他音樂事業,他被譽為當代最優秀的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作曲家和教育家。塞戈比亞的演出足跡遍及歐洲和拉丁美洲,在世界各地舉辦的難以數計的吉他音樂會將吉他旋風刮到了全世界,他使吉他音樂在20世紀獲得了強大的生命力。他的演奏技巧高超、格調高雅而頗具內涵。塞戈比亞創作的吉他作品并非盛行的弗拉門戈風格,而是融合了19、20世紀西班牙的浪漫音樂和民族音樂。他賦予了吉他音樂新的觀念,引起了眾多的年輕人對吉他演奏的濃厚興趣,強有力地推動了吉他音樂前進之路。
J.羅德里戈(Joaquín Rodrigo,1901——1999)是西班牙國寶級的音樂家、盲人音樂家。他在3歲時患病導致失明,但身體的殘疾并未阻止他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家。羅德里戈20世紀40年代創作的《阿藍胡埃斯協奏曲》被認為是頂級的西班牙吉他音樂。這部作品改編自前輩音樂家、17世紀的G.桑斯創作的舞曲,音樂中洋溢的自由音符讓人感覺無比舒暢,羅德里戈曾說過:“關于時間流逝的一種感覺,在充滿著綠樹、鳥叫、蟲鳴的阿藍胡埃斯花園之中。”這首作品帶給人的是感傷卻又美好,在黃昏沉落之時,伴隨著時間的消逝,心中涌起無限的悵然。

現代的西班牙吉他無論是在結構的改進還是曲調的積累上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吉他的手工制作更是工藝精良,從選材到制作的每一個環節都精益求精,制作者們并不是把它當做一件樂器來制作,而是把它當成是一件工藝品來精心構思,力求每一把吉他都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可以奏出優雅、動聽的音樂。
(責任編輯 張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