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職業中專學校英語教學現在面臨越來越多的問題和困難,如何正確面對這些困難,進而找出相應的解決問題的對策,是現在職專英語迫在眉睫的問題。分析了職專英語教學的現狀和困境,并提出解決該問題的對策,以期對現在的職專英語教學有所促進,對職教發展有所幫助。英語教學教學現狀對策探究英語教學在職專課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國職業中專由于一定的主客觀原因,職業中專的生源是從初中學校錄取的,因此他們的學習能力、文化基礎知識相對較差。普遍存在著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不高的現狀,致使職業中專的英語教學陷入了困境。這就要求我們職專的英語教師在從事英語教學實踐過程中,通過研究職專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特點,努力幫助學生恢復自信心,指導、幫助學生會學習,使他們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
一、職專生英語學習的主觀和客觀現狀
1.主觀現狀
生源質量整體較差,入學成績良莠不齊,職業中專學校的生源質量逐年下降是有目共睹的事實。由于人們觀念的影響,家長們都不愿意送學生到職專去讀書,覺得到職專念書就是沒出息、沒前途、混日子。而最后不得不到職專念書的學生,要么成績太差,是上不了高中被淘汰下來的,被逼無奈的選擇;要么年紀太小,把職專當成“托兒所”,先在職專過渡一下,等成年以后再作考慮。而真正主動愿意到職專念書的學生寥寥無幾。在校的學生中,大部分都有嚴重偏科現象,尤其是英語成績更是懸殊很大。從歷年的新生成績來看,都有英語基礎非常好的幾個學生,但大部分卻是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近幾年,隨著“保送生”的增多,這種情況更是有所加劇。雖然這些學生在初中階段學過3年英語,但是總體上他們的英語基礎非常差、對英語不感興趣。面對這種多層次、水平參差不齊、基礎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我們原有的教學方法已完全不能適應,教學內容也偏深偏難,教師都覺得難于著手教學,也無法達到英語教學大綱所規定的要求。
2.客觀現狀
近幾年來,由于大學的擴招,高中段教育普及步伐的加快以及人們對職中的偏見,引發了高中的增容和私立高中的崛起,加之生源總數的減少,使目前的職中教育陷入困境,生源情況和學生素質令人堪憂。從文化課角度,好多職專生連最基本的文化基礎都沒有,更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職中教師普遍感到組織教學困難,尤其是英語教學。
二、解決職專英語教學困境的對策探究
1.用各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一直是我校英語組老師的科研課題。大家嘗試了多種方法。
(1)充分利用上課后的前5分鐘做好值日和自由談論。這個值日不同于匯報天氣、人數。還要將每節課要講的內容,通過同學們的值日表演出來,可以給同學更多的時間去準備。包括的內容很多:如說一些課文的梗概、復述課文、小故事或多人以對話的形式表演出來。開始時幾乎沒有人愿意上前去做值日,后來同學們講這是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展示的好,還會得到同學們有節奏的、鼓勵的掌聲。
(2)選用熱點話題討論、激發學生興趣。我校英語班的同學每周兩節課的口語課,老師經常選擇有趣的熱點話題,將話題提前給出,同學們依據給出的話題,提前查找所需的內容,選用單詞與句子互相商量著怎么說。直白式、討論式、辯論式,甚至不會的單詞夾雜著漢語、英漢穿插,充滿著歡樂與濃濃的異鄉情調。
(3)廣泛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校在幾年前就配備了多種電教設備,三機進課堂(電視機、錄音機和幻燈機)、多媒體教室、及電子圖書館,更增加了英語教學的靈活性和趣味性,應用外語直觀教具除具有形象性作用外,還具有實踐性、生動性,聲像結合學生會感到情景和語言的交融,會感到學習英語的真實性,從而持久地保持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2.發揮游戲的作用,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
如果說有趣的故事對有效的聽力教學有一定的幫助,那么游戲在對提高聽力教學的效果中也起了不可小視的作用。游戲更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能使他們的情感更投入。他們想贏得比賽的動機刺激著他們去掌握每一項聽力內容。
如在學習職專教材基礎模塊1 unit6 eating out時,因為學習的單詞含有很多的食物,如watermelon、apple、grape,etc。事先將這些單詞的圖片散發給不同的學生,當教師讀出這些單詞的時候,有相應圖片的學生快速站立并高舉該圖,正確者為嬴,輸者罰其讀該單詞5遍。一輪結束后,學生間交換圖片,游戲繼續進行,如此反復三遍或者更多遍(視學生的情況而定),學生基本掌握了這些詞匯,為課文eating in the restaurant 掃清了詞匯障礙。游戲所帶來的積極效應直接促進了學生的聽力效果,這節課文的聽力錄音結束后,聽力問題的正確率明顯提高。這種簡單的詞匯聽力游戲很有必要,因為詞匯是聽力的基礎,對于英語基礎相當薄弱的職業中專學生來說,夯實詞匯知識尤為重要,所以讓學生進行聽力訓練之前,這種詞匯聽力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聽力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
3.編寫校本課程,使不同專業、層次的學生靈活選用適合自己的教材
1999年6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確立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三級課程管理體制,標志著我國教育課程開發機制轉換的正式啟動。新的課程開發體系給原本集中、僵化的課程開發體系帶來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確定了教師在課程開發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師所做的不再僅僅是執行他人的目標和計劃,而是有了自己的發言權、選擇權,教師能為自己的目標而教,這種參與的權利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積極性,釋放了他們的創造力,有利于教師專業化成長。尤其是職業學校,由于各校專業基本上都不相同,學生英語基礎又各有千秋,要求所有職業學校的學生全部都使用同一的教材,不符合實事求是的教育原則。于是,各校根據校情,編寫、開發校本課程的呼聲日益高漲。因為校本課程符合校情、學情,貼近學生專業,學生對此均表示歡迎,從授課效果來看,也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4.效果與反思
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所教班級的課堂教學情況明顯發生了變化:語言活動形式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局面基本形成。在語言學習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使英語課形象化、趣味化、交際化,學生就會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學習的狀態,興致勃勃地接受新的語言知識并正確應用。
由于教學設施等因素限制,對信息的來源,收集信息的能力尚顯不足。因此,要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研究性學習真正體現時代特征,達到主動創新之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學生自主,環境開放,注重實踐,鼓勵創新”,通過探究情景教學,化枯燥乏味為生動活潑,將單一的句型操練變為趣味盎然的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讓學生靈活應用以求完全掌握。
總之,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改革,教師必須立足于精選的教材和科學的教法,實現課堂教學的創造教育,只有千方百計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用大量生動有趣的題材去刺激學生的好奇心理,才能刺激學生的創造思維。只有這樣,才能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