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菊
應用文教學少教多學學習內容針對應用文的特點,“少教多學”理念的提出,不是讓老師減少投入,而是強調教師要更好地教,把教學重點從重視教學內容的數量轉向重視教與學的質量上來。
“為什么教”,即在教育中要牢記更多地為了學生,而非追趕教學進度;更多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而非使學生產生對失敗的恐懼;更多地促進學生了解事物的本質,而非僅僅傳遞信息;更多的是為人生的考試,而非考試的人生。
“教什么”,即在教育中要更多地進行全人教育,更多地重視學習的過程,而少強調學習的結果;更多地提出激發思考的問題,而少提供現成的答案。
“怎樣教”,即在教育中更多地促進投入型學習,少些簡單操練;更多地進行差異性教學,少些千篇一律;更多地引導、協助和示范,少些講授、灌輸;更多地進行形成性、定性評估,少些總結性、定量評估;更多地激發創新和創業精神,少些程式化、標準化。
一、相信學生的學習潛能
第一,把課本研讀權還給學生;第二,把自主學習的時間權還給學生;第三,把學習活動的空間權還給學生;第四,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第五,把學習的體驗權還給學生。
關于議論文書面表達教學,分期進行。上課前,給學生布置書面表達要求,上課鈴聲響后開始寫作,在30分鐘內寫完。這樣,不僅訓練了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寫作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應試能力,避免了因為考試時間有限而導致試題做不完的現象。
二、有意義的學習內容
選擇學生有意義感興趣的內容如書信、請柬、啟事、通知、申請書、總結、計劃、表揚信、感謝信、倡議書等。真實的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在有意義的情景中學習知識與內容,并應用于現實問題的解決。只有當所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產生關聯時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他們更深入地探索。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在探究性學習中得到提高。
三、“學導式”的教學過程
如在書信教學中,讓學生先練習在,在展示格式,學生記憶深刻。
四、積極的課堂互動
積極的課堂互動有兩個基本要求:其一,學會傾聽。要建構互相傾聽、和諧融洽的教學環境,既要求教師仔細聆聽每個學生的發言,也需要每位學生養成善于傾聽的習慣。其二,善于反思師生還要在傾聽的基礎上展開反思性思維,促進個體思想的發展變化。每一個人的深思熟慮,是促成課堂教學對話的源頭活水,師生在省思自我、省思他人的思維過程中,自己的思想會與他人的思想展開對話與交流,最終生成新的認識。
五、持續的課堂評估
如果教師希望自己教的更有針對性進而改進學生的學習,就必須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怎樣的想法,通過學習活動收集到有關學生對知識理解的信息。為此,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課堂評估。
通過應用文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常用應用文的格式和方法,為學生在未來職業生涯中得到可持續性發展,滿足社會對應用文寫作日益迫切的需求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