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杰
健全的人格是合格教師必備的重要的素質。教師的人格特征在中職教育教學中有重要意義。專家型教師對促進學生成才,影響學生身心發展、人格形成、職業選擇和人生道路轉變起到至關重要作用。因此,我們有必要去理性思考這一問題。專家型教師人格魅力學生成長理性思考
一、專家型教師及人格魅力的涵義
1.專家型教師的涵義
指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高尚的職業道德、嫻熟的教學技能、典型的優勢特征、對教育問題進行科學探索的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價值取向和最高目標,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具有典范作用。目前,國內職業學校認為專家型教師的培養與發展主要指以下五方面:一是行為層面,即教師基本的動作行為技能、實踐教學行為和師生互動行為等。二是知識層面,即教師基本的文化知識、專業技能知識和實踐經驗知識等。三是能力層面,即教師基本的智力與能力、職業能力、教學監控能力等。四是觀念層面,教師基本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教育觀、教學效能感等。五是人格層面,即教師基本的健康人格、職業人格、為人師表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等,這是專家型教師綜合素質的核心,也是教師心理健康的關鍵。
2.人格魅力的涵義
教師人格是學生成長的重要保證,是社會進步的價值尺度,是教師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有了它,學生的心靈就擁有了一片“最燦爛的陽光”。凡是成功的教師,無不以人格之光燭照學生的心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人格。人格又稱為個性,是個體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各種心理特征的總和,即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它包括:個性傾向、理想、信念、氣質、性格。“魅力”的釋義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魅力是自身非權利影響力,是一個人的人品、學識、才能、情感、意志等素質的綜合。人格魅力就是一個人在能力、氣質、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
二、專家型教師人格魅力的特征
健全的人格是合格教師必備的重要的心理素質,教師的人格特征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教書,即傳授知識,而首先是“育人”。教師應是學生做人的典范。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當建立在教師的人格的基礎上,因為只有從教師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現出教育的力量……沒有教師對學生的直接的人格影響,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的教育工作,只有人格才能夠影響人格的發展和形成。”
教師的人格特征會對教育活動和教育對象的心理產生影響,這已成為共識。一個成功的教師應具備如下的人格特征:堅定自信、意志頑強、冷靜沉著、興趣廣泛、幽默風趣、聰慧豁達、機智嚴謹、助人為樂等。甚至可以說教師的人格已構成一種技能。俄國教育家馬卡連柯就認為,教師的威信、機智和判斷能力、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對學生的愛以及他們的觀察力和堅強的意志力等,都是取得教育技巧的決定因素。
三、專家型教師對學生成長影響的理性思考
1.教師的愛對學生成長的影響作用
中國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說:“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師愛是平凡而偉大的,是教師發自內心的由衷的熱情,是一種自我犧牲,依戀不舍的道德情感。魯迅先生說過:“教育是緣于愛的”。作為愛,它具有高度的責任性、高尚的無私性。師愛又是對學生的成長全方位、全過程殷切的關愛和呵護。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們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風格各有千秋,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愛的教育”。師愛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不僅能提高教育質量,也會促進學生成才,影響學生身心發展、人格形成、職業選擇和人生道路的轉變。
2.教師人格魅力對學生道德升華的示范價值
教師是學生的楷模,代表著社會由成年一代向未成年一代傳播先進思想、道德規范和科學文化知識;教師是精神文明的建設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才的培養,要依靠廣大的教師付出艱辛的勞動。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既要培養、訓練、陶冶學生的品德和情操,又要組織控制、評價學生的學習。他們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教育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示范性,對學生健康成長有著直接的影響力。
3.教師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學生的成長、成人、成才
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教師身上體現出來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學生,能夠引發學生的共鳴。久而久之,使他們對師長形成強大的向心力和深厚的歸屬感,轉化為熱愛學習、探求真理的優美情愫。而且,更進一步將教師的這種情感立場上升為自己立身處世的行為準則,從而確立關愛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態度。亞斯貝爾斯說過:“教育本身就是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靈魂。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教育是人本教育,抓住學生的心靈,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一個有人格魅力的教師也是能吸引學生的心靈,讓學生親其師,信其言”。
4.教書育人是師德的重點
教師的基本職責和道德義務就是教書盡責、育人盡心。明代思想家黃宗羲云:“道之示聞,業之示精,有惑不能解,則非師也。”教師不僅授業解惑,更注意教學生做人做事,教之以事而喻德。我們在教師中提倡以“四種精神”來激勵、鞭策自己:一是“奉獻精神”,即不斷追求理想、追求真理、立志獻身;二是“樂業精神”,以教師為榮,以教為樂,以桃李滿天下而感到欣慰,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三是“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是一種求知精神、真理精神,實事求是精神,也是一種尋求智慧的精神;四是“敬業精神”,專心致力教學工作的精神,它是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的具體體現。
5.教師的人格因素,對學生的心理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美國的鮑德溫研究了73位教師與100名學生的相互關系后得出結論:一個情緒不穩定的教師容易擾動其學生的情緒,而一個情緒穩定的教師也會使其學生的情緒趨于穩定。教師的人格魅力表現在多方面,優秀的外表、良好的氣質是外在魅力,而人格魅力是真正內涵的體現。
6.教師人格魅力對學生學業發展的激勵價值
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只有從教師人格的源泉中能涌現出教育的力量。教師與學生接觸最多,跟學生交往最密切,因此對學生的影響也最大。可以說,教師人格修養對學生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學識越淵博,身心越健康,教師人格魅力就越大,教師對學生的吸引力也越強,教師的教學效果也越好。有人在研究中發現,喜歡某位教師的小學生有80%、中學生有75%想成為像這位教師一樣的人。在大學的調查中,喜歡某位教師的大學生有60%喜歡這位教師所任的學科,認為這一學科更有價值,在平時的學習中花費的時間更多。所以,教師應成為學生喜歡的人,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榜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激勵學生學業的發展。
四、總結
三十多年從教生活讓我深刻的體會到:教育并非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教師人格魅力的延續。因此,我們要在每個學生心中撒下愛并播下誠實、正直、善良的種子,將整個師愛均勻地撒向每一個學生,讓這份愛感染他們、激勵他們、教育他們、造就他們。教師應用你的高素質感染學生,使你的教育富有感染力。這既是教師職業神圣之所在,更是教師人格魅力的最大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