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在眾多學習打擊樂的孩童中被選中成為種子選手。
她,曾在同齡人中獨占鰲頭,提前一年中國本科畢業,提前一年德國碩士畢業,又以優異的成績成為德國柏林音樂學院年紀最小的博士。
她,曾是異國他鄉苛刻評委們翹首稱贊的“未來最有潛能和前途的打擊樂演奏家”。
她就是范妮,也許她不是天才,但她真真切切是為打擊樂而活的人。
2013年,24歲的范妮再一次用美妙絕倫的表演震驚了國際打擊樂界,榮耀地成為德國萬寶龍青年音樂家大獎獲得者。就讓我們一同領略打擊樂的神奇魅力,走進小妮子“打”出來的天下。
心之所向 夢之始源
范妮出生在一個音樂家庭,父親是小號演奏家,母親是歌唱家,可以說范妮從小接觸最多的便是音樂圈和這圈子里的人。對范妮來說,學音樂似乎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然而范妮與打擊樂結緣卻是自己的選擇。即便是早在4歲時就開始練習鋼琴,范妮卻對鋼琴并不來電。9歲那年,范妮親眼看見了伊芙琳·葛萊尼第一次來中國時的精湛表演,這位打擊樂女皇鼓槌的每一次起落、敲擊無不觸動著范妮的心。據范妮的父母回憶,她幾乎是用一種近乎癡迷的狀態看完了整場演出,從那時起,范妮心中便有了一個關于打擊樂的夢。范妮是幸運的,幸運在她有一雙非常睿智的父母,在她開始對打擊樂產生濃厚興趣的時候積極引導她發展自己的興趣。10歲時,范妮開始學習打擊樂,2001年,范妮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中國愛樂樂團定音鼓首席劉瑛。6年的時間里,范妮跟隨劉老師認認真真地上課,在劉老師的教導下,范妮打下了扎實的基本功,并于2007年順利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
慧眼識玉 少年有為
進入大學后,范妮遇見了藝術生涯中一位重要的伯樂——打擊樂大師、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和中央音樂學院打擊樂教授李飚。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當熱愛打擊樂的范妮遇上享譽海內外的大師級伯樂李飚,才真正踏上了變身“國際范”的尋夢之旅。跟隨李飚老師學習的前3年,范妮在老師的指導下進步飛快,先后獲得優秀學生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及中國青年交響樂團杰出演奏員獎。她用3年的時間一氣呵成,提前修完了本科專業的所有學分,并順利通過嚴苛的越級考試,得以提前畢業獲得學士學位。同年9月,范妮考入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再次成為李飚教授的碩士研究生。在李飚老師的悉心指導下,范妮不負眾望,用不到2年的時間攻讀完成碩士研究生學業的所有學分,在德學習期間,所有主副科成績均為1.0,并先后獲得DAAD獎、Start!up音樂獎及漢斯艾斯勒新音樂獎的第一名和第二名。2012年2月,范妮提前獲得碩士學位順利畢業,同月在柏林音樂學院Konzertexamen學位角逐中,又以全票通過,成為獲此KE殊榮(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最高演奏家文憑)的最年輕演奏家。
在德國學習期間,范妮很快適應了留學生活,德語進步飛快,甚至被誤認為是在德國長大的孩子。正因為范妮熟練的語言和良好的適應力,為她的學習提供了很多便利,她跟隨柏林愛樂樂團定音鼓首席萊納·西蓋斯教授學習定音鼓,跟隨柏林愛樂樂團打擊樂首席弗朗斯·辛德貝克教授學習樂隊打擊樂,又跟隨柏林打擊樂團桑尼亞·菲斯塔教授學習室內樂,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國際范”。
留學期間,范妮還以獨奏、重奏、協奏的形式多次舉辦個人音樂會,在柏林愛樂音樂廳、柏林音樂廳、門德爾松故居、柏林音樂學院音樂廳等諸多知名音樂廳,留下了自己無與倫比的美妙節奏。談到未來,范妮坦言:“我身邊那么多資深的打擊樂藝術家就是我的楷模,也是我奮斗的方向。”如今的范妮更著重在精神上不斷充實自己,她想到世界各地走一走,豐富自己的閱歷,充實自己的內心,再將她的所見所獲所感以音樂的形式得以表現。
千磨萬礪 玉汝于成
憑借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良好的學習環境、打擊樂頂尖教授的豪華教學陣容,加上自己勤奮的努力,范妮成了打擊樂界新銳先鋒的代表,曾被德國打擊樂界和國外媒體譽為“未來最有潛能和前途的打擊樂演奏家”。范妮對此倒顯得很從容,她說:“李飚老師告訴我,當你手捧獎杯的那天也就是你忘記這個獎的那一天?!惫怩r的桂冠不只是一個聰明的頭腦和一腔熱血就能得到的,漫長的學習追夢之路充滿了艱辛、曲折和坎坷,范妮用十幾年如一日的堅韌,努力編織了這頂燦爛的桂冠。
從開始學習打擊樂到如今小有名氣,范妮始終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天賦異稟的人。14年的學習生涯可以簡單概括為家與琴房間的無數次折返,在校學習期間,范妮每天的生活就是家到琴房,然后從一個琴房再到下一個琴房。由于所練習的樂器不同,一天下來,她往往要奔走好幾個琴房,匆匆行走的她身上永遠是一個裝滿譜子的袋子和背后碩大的雙肩槌包。課間或休息的時候,她也會靠在窗邊曬一曬太陽,和我們細數她各種各樣在外行看來甚至有些眼花繚亂的鼓槌。
演出和排練時她是最快樂的,因為她知道這是為自己的進步又印下了一個扎實的腳印。無論如何疲倦,也掩飾不住排練帶給她的興奮。如今的范妮所積累的獨奏、重奏曲目已超過300分鐘,各種風格的演出她都有所涉獵,能夠駕馭多種風格的作品,而且她的吸收能力驚人,一首多樂章的獨奏樂曲,范妮一兩周就可以掌握甚至背熟。她的技術更是讓人折服,李飚教授比喻她的敲擊像瑞士鐘表一樣準確。高超的技巧和超強的駕馭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練就,范妮告訴我們:“我從初二的時候就開始接觸現代作品,因為當時寫譜子的同學是一位好朋友,盡管當時她還很小,但敲完之后完美的效果引來越來越多的人找她合作。因為現代作品很多記譜法和傳統音樂不太一樣,最開始的時候連譜子都看不懂。經過慢慢磨煉,現在看到一個新作品就不會覺得特別難了。在德國,每年都有大量的現代作品、新音樂作品的排練演出,能駕馭這些作品,也得益于她早期的介入。”
學習樂器的過程充滿艱辛,千萬次的磨煉,無數次的重復再重復,然而面對枯燥的練習,面對冰冷的樂器,范妮卻樂在其中:“老師曾經問我們什么是成功?他說成功就是在追求理想的不斷努力過程中。我不覺得練曲子枯燥,只是覺得時間總是不夠用,要練的曲子太多?!睘榱司毲樱赌莅亚俜慨敵闪烁鶕?,一待就是一整天。她回憶自己的大學時光時說:“那個時候練鼓到了中午吃飯時就得跟琴房管理員交鑰匙,我怕中午吃飯回來晚了琴房被人先借走,所以就常常吃在琴房?!苯洺R黄克?、一個面包就是她的午餐,她甚至不舍得浪費一分一秒,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了練習上。即便是到了德國,她的習慣仍然沒有改變。一個人在國外,她不看電視不上網,即便是給父母打電話也是趁著吃飯或去公交地鐵站的路上簡簡單單給家里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就是在這樣的勤奮刻苦之下,范妮不斷地超越自己。
接下來的日子里,范妮仍然需要留在德國完成自己的學業。談到未來,她充滿了期待,她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和老師一樣卓越的打擊樂藝術家??梢韵胍?,這個看似平凡的女孩將釋放出何等絢爛的光芒,未來的她一定會在世界的舞臺上敲擊出震撼人心的世界波!祝福范妮!
采訪后記
范妮也許不是天才,但她真真切切是為打擊樂而活的人。從一個對打擊樂充滿好奇的孩童,到執著為夢想不懈努力的勤奮女孩,再到享譽海外備受矚目的打擊樂新星,離不開父母的開明引導,離不開劉瑛、李飚等眾名師的悉心教誨,更離不開她自己不畏辛勞、風雨兼程的學習和鍛煉。試問,通往夢想成真的道路到底有多遠?范妮用無數次琴房間的折返,真切地描繪出屬于自己藝術人生的樂譜,她踏出的每一步都堅實而響亮,一如隆隆的鼓聲催人奮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