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沛 徐悅竹 張萬松
摘要:通過分析CDIO模式的特點,研究工程教育改革中教師角色的轉換要求,歸納教師應該具備的良好職業道德、工程實踐能力和教學能力,結合計算機學院的實際情況,介紹構建并實施的一系列政策與措施以及教學效果。
關鍵詞:工程教育模式;角色轉換;能力培養;CDIO
0 引言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化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目前我國很多高等院校相繼開展了基于CDIO模式的工程教育體系研究及課程體系構建。CDIO模式是一個教育理念,如何將這種理念與現實中人才培養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其具有更好的發展前景,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問題。此外,教師如何在CDIO模式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何讓教師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教學和科研的能力,具備良好的行業職業態度、知識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這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1 CDIO模式簡介
CDIO模式是一種創新的教育改革模式,該模式提供了一種可能,解決了當前高等院校的工程類畢業生缺乏現實工程訓練技能和能力的問題。CDIO模式是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強調知識與能力之間的關聯,而不是以某一個工程領域或項目中設計的具體知識為導向,是一種通識教育。
CDIO工程教育模式包含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與運行(Operate)4個方面。CDIO模式就是一種教育理念,在這個模式下學生可以根據所要解決的工程問題來自主學習相應知識,并運用合理技術解決問題,完成一個項目整個生命周期的設計與實施。CDIO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教師用各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綜合學習,使學生通過“做中學”的方式,全方位地掌握知識點的內涵和關聯,同時也要求學生具備工程實踐技能,提高個人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CDIO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模式,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對教師的要求更為嚴格。“學生為主體”并不代表教師不做任何引導性工作,引導性工作如何規劃更為合理,或者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工程問題怎樣解決,教師如何給出正確的解決方案并進行下一步的正確指導,都是對教師能力的一種考驗。
2 CDIO模式下對教師能力的要求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使學生掌握課程之間有機聯系并能正確運用、提高個人能力和團隊能力為目標。在這個模式下,必然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工程科學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夠將掌握的知識用于新問題的解決方案中。對于教師的能力要求,筆者歸納為3個方面,包括職業道德、工程實踐能力和教學能力。
1)較高的職業道德。
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對于教師來說,不僅要在專業領域有能力指導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要教會學生做人做事。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責任心、良好的職業操守、端正的工作態度、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那么必然要求教師在這些方面具有同樣的職業品德和素養,為人師表、積極樂觀地面對工作和生活,給學生做好示范。教師的工作態度和職業道德必然會直接影響到教學風格和教學質量,因此職業道德應放在教師應有能力的首位。
2)扎實的工程實踐能力。
CDIO模式要求教師具有對于實際工程產品的生產流程以及實際系統進行構建等方面的能力,這種能力表現在,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提供合理恰當的項目案例,并能夠對項目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工程問題給出合理正確的解釋和解決方案。教師應該不斷加強自身的工程知識和技能的積累,同時具備豐富的實際工程和產業經驗。教師的這種能力會在教育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學生了解一個合格的工程師需要具備的條件,并使學生努力向這個方向發展。
3)良好的教學能力。
教學能力是教師的一個基本能力,CDIO模式對于教師的教學能力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DIO模式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教學能力,不僅僅表現在能夠按照傳統授課方式良好表述知識理論,而且表現在教師能夠提供綜合學習經驗,以及可以指導學生運用主動學習、體驗式學習方法進行實踐,并具有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合理評估能力。
3 教師培養措施
高等院校如果開展基于CDIO模式實施工程教育改革,那么首先要求教師應該具備CDIO工程的教育理念和具有能夠從事CDIO工程教育教學的能力。目前,大部分的教師受傳統知識傳授模式的影響較深,思想中教師主動和學生被動的模式固化嚴重,授課內容重理論而輕實踐,課上課下與學生缺乏溝通和交流;同時,課程的考核方式重試卷輕實踐,忽略對學生的個人能力和團隊能力的考核。教師角色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同時也需要高等院校制定政策來給予教師機會進行改善或者為教師提供發展空間。哈爾濱工程大學計算機學院在教師能力培養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實踐。
1)明確培養目標。
計算機學院本著充分發揮教師作用和各司其職的原則將教師進行分類,其中一種教師類型是教學科研型。該類型教師是一支既能勝任教學工作,又能開展科研工作的教師隊伍。要求每個教師具有“雙師型”特點,即成為教師和工程師的綜合體,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教學科研能力,以及良好的工程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
2)創造成長環境。
為了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計算機學院積極創造條件為教師提供寬松的成長環境。首先,開展教師課堂教學效果評估活動,每個參賽教師精心準備授課內容,對于獲獎教師給予獎勵,該活動充分調動了教師上課積極性。其次,鼓勵教師積極申報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學院提供扶持政策,例如允許主持國家基金項目的講師指導碩士研究生。第三,利用高校自由探索基金資助教師開展科研活動,用于參加學術活動或者發表學術論文的費用。第四,鼓勵教師出國進修,學院負責教師出國期間的教學任務重分配,讓教師無后顧之憂。
3)加強教師管理。
與寬松的成長環境相對應的是規范的制度,管理上張弛有度,以體現學院的整體性。計算機學院針對教師管理制定了如下制度。首先,每門課程講授過程中每周都要經過課程組集體備課環節,通過集體備課可以掌握各班教學進度、學生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針對問題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其次,新課程或者新老師都要經過試講環節,通過該環節可以提高教師備課效果并保證教學質量。第三,聘請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擔當督學,走進課程教學環節,及時給予授課教師的正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提高學院整體教學質量。
4)強化實踐環節。
針對加強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計算機學院鼓勵教師參與到學校組織的青年教師工程實踐項目,通過到企業實踐獲得更多更豐富的實踐經驗,可以用于指導學生的實踐環節。此外,學院鼓勵教師參與各種科研項目,在項目中提煉實踐經驗和工程實例用于教學環節。
4 結語
教師能力是影響教學效果各因素中最為直接、最具效力的因素,教師能力的高低會導致高等院校培養學生能力的強弱。在全國各高校大力推廣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趨勢下,如何提高教師自身能力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只有教師的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才會真正的提高,最終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會滿足CDIO模式下對于學生能力的要求,符合用人單位的需要。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師能力培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高等院校要客觀面對教育改革過程,充分發揮教師主觀能動性,使其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促進CDIO模式改革順利進行。
(編輯:孫怡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