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勝燕 周 艷 張英英
腦卒中后患者生存質量和康復護理干預的研究
靳勝燕 周 艷 張英英
目的 探討康復護理干預應用于腦卒中后期患者后對其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60例腦卒中后期患者并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0例,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研究組采用優質康復護理, 對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對兩組進行4周的分別護理后, 研究組在神經功能缺損的評分方面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 功能獨立性檢測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結論 對腦卒中后期患者臨床應用康復護理干預能夠加快神經功能的恢復, 改善生存質量, 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腦卒中;康復護理干預;生存質量
腦卒中為老年患者常見的臨床多發病, 致殘率高達80%以上, 大多數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語言、認知、運動以及神經障礙, 半數以上的患者生活無法自理, 對患者的生活與生存質量產生了嚴重的影響[1]。本次研究當中采用康復護理干預應用到腦卒中后期患者的臨床護理當中, 旨在探討這種護理干預方法對腦卒中后期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60例腦卒中后期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 其中男性患者37例, 女性患者23例, 年齡范圍在55~75歲之間, 平均年齡為(63.7±6.5)歲, 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國第四次腦血管學術會議當中通過的腦血管病診斷標準[2]。按入院順序將所有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0例, 兩組患者從性別、年齡、病情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神經內科常規護理,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優質康復護理, 其中包括:①保護肢體功能:由于腦卒中患者的特殊性, 在日常護理當中應避免患者下肢伸展、上肢屈曲、足部下垂內翻等動作;②變換體位:若患者無法自行變換體位, 應每隔2 h協助患者進行一次體位的變換, 應使患者呈患側在上的半側臥或側臥體位。若患者能夠自行翻身, 應指導患者利用健側的上下肢帶動軀干向患側翻身, 隨后采取相反的動作向健側翻身;③關節訓練:若患者肌力在0-Ⅱ級之間, 可協助患者進行各關節的被動伸展活動, 每個關節5次, 2次/d, 每次時間在10~15 min左右。若患者肌力在Ⅲ級以上, 鼓勵患者動作由小逐漸增加,上肢做上舉運動, 下肢做抬腿運動;④行走訓練:其中包括站立與行走兩種。護理人員通過對站姿與行走姿態的指導,使患者不斷增加行走強度, 以確保患者能夠適應正常的生活與社交活動;⑤語言及自理能力的強化:鼓勵患者盡量自理日常生活, 并由護理人員在旁進行指導與輔助, 以此來強化患者手部的靈活性以及四肢的協調性。語言康復方面, 可采用復讀機以發音對口型開始進行語言恢復性訓練, 由護理人員進行示范, 家屬與患者進行同時學習, 流程可按字—詞—句的順序進行語言訓練, 并對患者進行及時的鼓勵, 使患者能夠積極主動繼續進行康復訓練。
1.3 評價方法 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及護理4周后的效果參照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表(CNS)、功能獨立性評測(FIM)進行護理效果以及患者生存質量判定。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分別護理4周后的生存質量進行對照比較,研究組護理前CNS得分為(26.5±4.5)分, 護理4周后得分為(9.4±5.2)分, 明顯優于對照組的(25.4±6.3)分、(14.6±6.2)分,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FIM得分方面, 研究組護理前得分為(65.5±30.3)分, 護理后得分為(86.9±24.2)分, 明顯優于對照組的(68.0±23.2)分、(73.2±22.2)分, 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在現代的康復理論當中, 認為腦卒中后期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在功能以及結構方面均具有重組能力, 在特定的條件下, 部分神經元能夠再生, 因此, 通過康復訓練當中對于腦卒中患者的肢體功能運動對輸出產生影響, 進而促進正常功能的形成, 達到運功功能加快恢復速度的目的[3]。通過本次研究結果表明, 應用康復護理干預的腦卒中患者在生存質量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神經功能與獨立性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1] 謝曉艷.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抑郁癥患者神經功能和生存質量的影響.中國現代醫生, 2013, 51(1):90-98.
[2] 趙玉娟.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山西醫藥雜志, 2013, 42(2):226-228.
[3] 黃麗霞,黃春桃,吳秋霞,等.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3, 38(1):113-114.
471000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