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關
【摘 要】隨著網絡信息化時代的日益普遍,移動互聯、社交網絡、電子商務大大拓展了互聯網的疆界和應用領域,我們正處在一個數據爆炸性增長的大數據時代,大數據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人們生活等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對青年員工的思想影響是深層次的。如何做好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青年員工思想工作是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研究的課題。本文從大數據的概念及其特性入手,重點分析大數據時代對青年員工思想的負面影響,并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大數據;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影響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3)12-0065-02
進入2012年以來,大數據(Big Data)一詞越來越多地被提及與使用,人們用它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它已經出現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時報》的專欄封面,進入美國白宮網的新聞,現身在國內一些互聯網主題的講座沙龍中,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我們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每個人在互聯網進入到大數據時代,都將是透明性存在。我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無償貢獻了自己的“行蹤”。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給人們思想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對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機遇和挑戰。
一、大數據的概念及其特性
大數據(Big Data)是指那些超過傳統數據庫系統處理能力的數據。它的數據規模和轉輸速度要求很高,或者其結構不適合原本的數據庫系統。為了獲取大數據中的價值,我們必須選擇另一種方式來處理它。數據中隱藏著有價值的模式和信息,在以往需要相當的時間和成本才能提取這些信息。但在大數據時代,這些都是非常簡便的事情。總的來看,大數據具有四個特性。
(一)海量性:
企業面臨著數據量的大規模增長。例如,IDC最近的報告預測稱,到2020年,全球數據量將擴大50倍。目前,大數據的規模尚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指標,單一數據集的規模范圍從幾十TB到數PB不等。簡而言之,存儲1PB數據將需要兩萬臺配備50GB硬盤的個人電腦。此外,各種意想不到的來源都能產生數據。
(二)多樣性:
一個普遍觀點認為,人們使用互聯網搜索是形成數據多樣性的主要原因,這一看法部分正確。然而,數據多樣性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新型多結構數據,以及包括網絡日志、社交媒體、互聯網搜索、手機通話記錄及傳感器網絡等數據類型造成。其中,部分傳感器安裝在火車、汽車和飛機上,每個傳感器都增加了數據的多樣性。
(三)高速性:
高速描述的是數據被創建和移動的速度。在高速網絡時代,通過基于實現軟件性能優化的高速電腦處理器和服務器,創建實時數據流已成為流行趨勢。企業不僅需要了解如何快速創建數據,還必須知道如何快速處理、分析并返回給用戶,以滿足他們的實時需求。根據IMS Research關于數據創建速度的調查,據預測,到2020年全球將擁有220億部互聯網連接設備。
(四)易變性:
大數據具有多層結構,這意味著大數據會呈現出多變的形式和類型。相較傳統的業務數據,大數據存在不規則和模糊不清的特性,造成很難甚至無法使用傳統的應用軟件進行分析。傳統業務數據隨時間演變已擁有標準的格式,能夠被標準的商務智能軟件識別。目前,企業面臨的挑戰是處理并從各種形式呈現的復雜數據中挖掘價值。
二、大數據時代對青年員工思想的影響
大數據時代的影響是深刻的,是革命性的。青年員工作為企事業單位發展的生力軍,鋪天蓋地的數據信息對其思想上的負面影響,不可忽視。
(一)大數據時代,青年員工更加容易浮躁,不能沉下心來工作學習。
大數據時代,信息的獲取及其便捷。由于環境中存在大量不利于健康成長、正確思維的虛擬信息,給青年員工的思想、生活、學習和思維方式帶來了很大負面的影響。加之許多企事業單位無視青年員工的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導致許多青年員工有一種輕浮急躁的心態,一種草率隨意的作風,他們不學法、不懂法。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的青年員工,還認為只要能掙錢就是能人,更有不少青年員工自己不遵守法紀法規,反而譏笑別人迂腐無能。在他們的眼里:老實人吃虧,守規矩無能,從而造成自由散漫主義,缺少組織紀律性。青年員工,一旦沾染上浮躁之氣,就會沉不下心、穩不住神、學不進去、做不下來、心猿意馬,就會將黨性宗旨拋之腦后。
(二)大數據時代,青年員工容易道德弱化和人際關系淡化,影響人格的完善。
大數據時代,網絡沒有中心,沒有健全的法律限制,也沒有健全完善有力的管理者,這就使得網絡中交往的自由度遠遠大于現實生活中的自由度。人們在這種環境下可以自由地查看或者發布各種道德或不道德信息,因而道德無政府主義必然會大肆泛濫。長期在網絡中展示真實自我道德修養,一方面使真正的自我塑造展現出來,另一方面,卻帶來了現實道德感的弱化。 在錯綜復雜、超時空的網絡交往中,對交往主體來說,在現實中的是非感、正義感、責任感、義務感、榮辱感、尊嚴感等被置于了一個無邊無際的空虛地帶,由于網絡人際關系的虛擬性、不確定性、多維性,使得主體的道德認知、道德意識失去了穩定的地基;另一方面,多元文化,價值觀念的充斥使得主體的價值選擇趨向盲點。這些都使得網絡中的人際關系以及形成的人群缺乏基于道德、價值共識所具有的在情感、責任、信念和理想等心理機制上的內在張力。
(三)大數據時代,青年員工容易思想上是非標準模糊,產生信仰危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相對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精神生活相對滯后,一些人的精神生活變得越來越貧乏,也越來越空虛。這種精神空虛主要體現在:精神信仰喪失與理想的喪失。信仰是人們追求目標、堅定立場的精神支柱,是引領人們不斷追求進步的精神動力,是前進征程中克服一切干擾的有力武器。沒有堅定的信仰,就會使人生陷于庸俗,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標,而今,理想已經成為一些青年員工現實生活中可有可無的東西。一些青年員工因為缺乏精神信仰,感到生活無所事事與空虛無聊,單位組織的集體活動也不積極參加,從而導致精神頹廢,閑暇時間東游西逛,甚至出入不健康的文化娛樂場所,參加賭博及愚昧反動的宗派邪教組織活動。
三、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千變萬化的世界,無處不在的各種數據,隨時隨地的誘惑,給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筆者以為,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要搞好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緊緊抓住“一個根本”。
政治思想工作的對象是“人”,因此可以說政治思想工作又是一項研究“人”的科學。政治思想工作者無論在實際工作中還是在理論研究方面,都要堅持以人為本,注重研究人的本質,人的需要、人的思想、人的觀念和人的發展。通過引導青年員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當前尤其要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解決理想信念問題。消除信仰危機,樹立青年員工的精神支柱。這是必須把握的做好青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最根本的方向性問題。
(二)牢牢把握“兩個依靠”。
一是依靠組織管人管事。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更是組織的工作,要依靠組織管人管事,這樣才能更有信服力,更有效率。各級組織要主動擔負起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不能簡單把思想政治工作看成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事。二是依靠真誠愛心。各級領導要在政治、工作和生活上注重給予青年員工真誠的關心和幫助。特別是要根據青年正處于知識成長階段的特點,對他們的成才需求從三個方面給予傾斜:一方面是加大對各類自學的鼓勵力度,為自學者在學習途中鼓勁加油;另一方面是對專業技術人員加強繼續教育,有條件時請專家學者授課,消除 “偏居一隅”的感受;再則是與高等院校合作培訓人才時向青年員工傾斜。企事業單位每年要安排適當名額在青年員工之間選拔拔尖人才到大學去培訓學習。
(三)切實做到“三個加強”。
一是加強理論學習。要做好新時期的青工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倡導加強基礎理論學習,以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觀念激發青年員工的志氣、銳氣、朝氣、豪氣,使青年員工學會從國際和國內、歷史和現實的角度,深刻分析新形勢,解決新問題。二是加強自我教育。根據青年的特點,引導他們從比享受、比安逸來個“反彈琵琶”,倡導比志氣、比創新、比貢獻、比吃苦精神。青年員工中這么互相一比,心就會平,氣就會順,怨就會消,干起工作來肯定會勁頭十足,再苦再累也無怨無悔。三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企事業單位要根據自身行業特點,努力建設一種集文明模式、文體模式、政工模式、管理模式于一體的“團結進取”型的企業文化,樹立起堅不可摧的團隊精神。
參考文獻:
[1]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美)《大數據時代(精華版)》
[2] 鮑影; 《加強基層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初探》[J];中國石油和化工;2008年17期
[3] 唐義勝;《淺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注重的“三個要素”》[N];銅陵有色報;2011年
[4]馬志剛,《突出特色抓好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國化工報.2010年0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