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楊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3)12-0121-01
實施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我國高中新課改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創新,本文擬站在學生的角度,在反思當前我國高中學生綜合綜合素質評價不足的基礎上, 通過借鑒美國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提出相應的建議。
一、我國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的主要問題
(一)綜合素質界定不清
目前我國對什么是綜合素質這個根本的問題認識并不統一。對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界定尤其是在高校的自主招生中通常是將綜合素質分為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六個方面,看似有一定的操作性,實則不易操作。這六方面的疊加并不等于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它們之間相互滲透,由此發展而來的指標會有重復疊加。
(二)部分評價指標不合理
評價指標制定不合理的情況主要體現在運動與健康及審美與表現兩方面。這兩個方面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指標體系不但不能有效地達到合理公平評價的目標,反而給被評價者帶來了更重的學習負擔,并引發了新的教育不公平現象。
(三)評價方案可操作性不強
現有的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的操作性不強主要體現在具體評價指標難以測量,如在綜合素質評價方案中設置了學習動機、意志、個性、心理健康等指標,而實際上,這些道德品質和心理品質的評價難度很大,并且容易受到個人愛好、性格、心情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特別在關系到能否順利畢業、升學等高利害情境下,學生個體在評價時受到的影響更大。
(四)對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使用定位不明確
綜合素質評價、學業水平測試、高考構成了我國當前高中階段評價體系的主體部分。在設計綜合素質評價的當初,是將其定位于作為高中畢業依據的規定,作為高考報考和高校招生依據的規定,但綜合素質評價與后兩種評價之間的關系如何,在整個評價體系中的地位如何,還有待進一步澄清。
二、美國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
在美國,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是各高校衡量是否錄取的重要標準。 美國沒有專門的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或考試,但高中生要想進入大學深造,得向高校提交入學申請書。學校會根據入學申請書考量學生的綜合素質, 確認其是否具備入學的條件。
(一)美國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構成
在美國,一個完整大學入學申請材料主要包括了入學申請和附屬材料兩大部分,而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在這兩部分中均得到了充分體現。以普林斯頓大學為例,其入學申請主要由入學申請、中學報告、中期學校報告、兩份教師推薦意見、備選知情人推薦意見、備選人才藝補充等組成。可以看出美國入學的申請材料十分全面地反映出一個高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 。它既有反映學生學業水平的總結性的標準化考試,又有過程性的課程選修情況和平時成績(主要表現在中學報告和中期學校報告部分), 同時還有包括教師、學生、知情人等多主體參與的定性的推薦意見,因此對申請人綜合素質的評價滲透于各個方面,可以從多側面客觀地表現出學生綜合素質的情況。
(二)美國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式方法
美國對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采取了一種與我國不同的方式方法,它將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一個整體,采取了模糊評價和總體評價的方法,是一種基于教育活動和課程的評價,它與學生的教育活動和課程結合緊密,更偏向一種經驗性的信息收集,通過這種方式方法所收集的信息既是可測的,又是真實的,從而保證了評價的可操作性。
(三)美國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評價主體
美國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評價主體主要有學生、教師、校長、知情人,它們主要通過評語的方式,反映不同的內容。一是學生的自我評價,其內容主要有課外興趣活動、學術榮譽、課外的工作經歷、初步的學術興趣、專業和職業興趣、生活細節、最喜歡的書和網站及電影、自寫短文、才藝等,且學生的自我評價占據重要的地位,目的在于給予學生最大的自由度和靈活性;二是教師的推薦意見,要求學生自愿地出示兩位教過自己的教師的推薦意見,包括背景信息和具體信息及與其他學生相比較的信息,背景信息即是對學生認識的經過和主觀評價,具體信息是學生課堂參與和表現的情況;三是校長或學校官員,校長或學校官員參與的評價主要體現在提供的中學報告和中期報告中,中學報告提供學生在學校時的官方成績單,還會反映學生在學校中的綜合表現,如學業上的優缺點、對學校和團隊的貢獻等,主要評價平時學生所選的課程及所獲得的成績,具有過程性的特點。四是知情人評價,學生可以讓自己所認為的能了解自己的人給出推薦和評價意見。
(四)相關管理部門和監督機制
美國高校自主招生,每所高校都獨立負責招生入學的事務。在審核的過程中,各所高校都充分利用其校友會網絡,讓校友就近對申請人在可能的條件下進行面試,考察申請人的綜合素質,為學校提供錄取與否的參考意見,同時明確規定學生必須提供由教育考試服務中心開出的成績單。在誠信和監督機制上,美國遵循法制意識和誠信文化。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得到了社會認可,被視為選拔人才的手段。在工作過程中相關人自覺遵守評價倫理,同時多元主體的參與一定程度上保證信息之間的相互印證,杜絕了因為信息源單一可能帶來的以偏概全和弄虛作假。當出現評價失實的情況,大學有權對弄虛作假者做出退學等相應處罰。
三、美國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對我國的啟示
參考美國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經驗,針對當前我國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問題,我們認為可從其設計思路、功能定位、監督管理等方面有所參考。
一是在設計思路上,綜合素質評價的維度和指標必須是可操作的,要做到評價的維度是能夠全面,典型地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要做到評價指標是可以觀察、評量的;要做到觀察的結果能切實能夠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是綜合素質評價程序應盡可能地簡化。在如何加強高中學校日常工作中做好學生信息采集工作,收集典型性的評價材料,方便知情人參與評價等方面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三是綜合素質評價應突出學生的個性特征,應該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
四是在功能定位上,需要理清綜合素質評價與高考、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的關系,將綜合素質評價與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結合起來綜合考慮 。
五是在監督機制方面,要做好綜合素質評價的社會宣傳工作,積極引導,逐步建立誠信文化,完善校內和校外的監督機制,確保評價過程中不出現弄虛作假的現象。每一學期綜合素質評價評價的結果應及時反饋給學生和家長,出現異議時應為學生和家長提供申訴的機會;高中學校應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小組 ,對班級之間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出現的爭議提供解釋和幫助;在校外要建立校長誠信承諾制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評價抽測制度、結果公示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對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提供虛假材料或不按照規定程序操作的, 要追究有關當事人和校長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