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秀 李愛琴 黃穎莉
“十二五”期間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低碳發展
——以純電動汽車發展為例
●江秀 李愛琴 黃穎莉
目前環境問題依舊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一個瓶頸問題,尤其在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以來,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霧霾天氣等環境問題的發生,使得我國更有必要發展以戰略性新型產業為主的低碳經濟。文章主要對純電動汽車在我國的發展進行可行性和現狀分析,并對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最后分析總結了“十二五”期間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低碳發展的趨勢。
低碳經濟 戰略性新興產業 純電動汽車
環境問題的備受關注,促使各國以構建新能源產業結構對節能減排進行研究分析。2003年英國政府《能源白皮書》中首次提出“低碳經濟”的概念,它是未來經濟發展,實現循環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模式。根據我國的國情,2009年溫家寶同志提出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即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醫藥、新材料、生物育種和信息產業,其中新能源、節能環保和電動汽車均屬于低碳經濟的范疇。純電動汽車是一種完全可由充電電池提供動力源的汽車,它能同時減少能源消耗和降低交通業對環境帶來的污染問題。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它代表著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在各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中起重要的作用。
(一)純電動汽車在我國發展的必要性
1.我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給二氧化碳的減排承諾帶來了壓力。目前,中國首要任務是實現社會經濟發展,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在此過程中,以煤、石油為主要能源的發展必然會加大能源消耗和加劇環境污染。在哥本哈根會議上中國所作出的承諾即“至2020年,單位GDP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使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發展具有“零排放”和低耗能的純電動汽車顯得日益緊迫。
2.我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增加了廢氣的排放。從2009年起中國汽車市場連續四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在汽車產業發展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問題。一方面:從2007—2011年交通運輸業的廢氣排放排放量由276.7萬噸上升至637.6萬噸,在總排放中所占的比例也上升了近10%;另一方面:2012年汽車產量為1927.7萬輛比2007增長了近117%,同時汽車的保有量由2007年的5679萬輛增至12089萬輛,增長率為112%。汽車的快速增長,將使社會環境負擔更重。
3.中國車市的快速增長提升了中國石油的對于外依存度。中國是一個能源短缺的國家更是能源的消耗大國。汽車產業的發展不僅帶來了環境污染更伴隨著石油的消耗。隨著傳統汽車的過度發展,國家面臨的能源匱乏壓力加大,據統計,車用油消耗量已經從2005年8200萬噸增至2012年1億噸上。石油對外依存度2011年首次超過美國,且由2005年的42.9%增加到2012年的56.7%,這將嚴重威脅我國的能源安全。另一方面,我國在石油過度依賴國外市場,一旦發生國際事變,我國的經濟也將深受影響。

表1 消費者的收入水平 (單位:萬元)
(二)純電動汽車在中國具有較大的消費市場
對消費者關于購買純電動汽車的有關信息進行了調查,發出700份調查問卷,共收回620份。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見下頁),93%的肯定會及考慮會買,而不會購買的只有不到8%;表1示,年收入的增加購買欲望強,收入在16—25萬元之間肯定會及考慮會買的消費者有97.1%,而每個收入段都在90%以上;表2示(見下頁),學歷在高中及大專的占91.4%,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占93.09%,隨著消費者的生活水平改善,學歷水平也不斷提高,這有助于純電動汽車的市場需求增加。
(一)新能源汽車生產增長較快
據統計,2011年汽車整車企業生產新能源汽車8368輛,與上年相比,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純電動汽車為5655輛;8159輛的銷售新能源汽車中純電動汽車5579輛。2012年新能源汽車生產12552輛,其中11241輛為純電動汽車;銷售新能源汽車12791輛中純電動汽車11375輛。2012年純電動汽車產銷量分別比上年增長98.8%和103.9%。
(二)節能減排取得的效果明顯(25個示范城市推廣的效果)
在“十城千輛”工程中,我國研發的純電動汽車能量消耗率較“十五”的水平提高了6%左右,達到83.8kWh/100km;而高速純電動轎車,最高車速120km/h以上,0~50km/h加速時間小于8秒,能量消耗率小于16.5kWh/100km,新能源汽車在試點城市規模逐步擴大,運行里程增加。減少了交通環節中傳統汽車的能源消耗,減排效果明顯,節油共計3407萬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85170噸。

表2 消費者最高學歷

圖1
(三)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目前國內25個推廣示范城市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在北京、廣州等許多中國一線城市,推廣工作進展緩慢。遇到的問題主要以下幾方面:
1.與傳統的汽車相比其性價比低。首先從價格看,一輛純電動公交車的價格最低為135萬元,減去一次性補貼50萬元/輛后價格與傳統公交車差不多。但是首先傳統車每年可以享受到燃油補貼,而純電動公交車不行。在使用過程中成本相差大,因為目前的電池充電循環壽命只能達到3年,3年后需換新的電池,一組電池價格在70萬—100萬元,;其次購買成本增加,由于舊車銷售渠道減少等因素造成國內汽車的貶值速度加快,因為當消費者考慮購買純電動汽車時,不能將自己手中的車進行最優處理。綜上分析,電動汽車的總成本(包括維護成本)比燃油汽車高,其性價比相對于燃油汽車來講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純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
2.純電動汽車的安全系數低,故障率高。純電動汽車在中國仍屬于初級發展階段,生產環節中的產品技術等相關標準并不是很完善導致了在運行中的一些安全問題。2008年開始實施的“十城千輛”中,在示范點的純電動汽車故障頻頻發生,據統計,2010年試點城市的純電動車出現故障13493次,平均故障間隔里程為827km,動力系統類故障的平均間隔里程為2399km。
3.國內自主品牌的純電動汽車受重視程度不夠。國內自主品牌的純電動汽車并不是很受重視,而且近幾年外國車系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擴大導致自主品牌的生存發展空間正在被進一步擠壓。
4.基礎設施不完善制約了純電動汽車的使用范圍。純電動汽車是用電驅動的,行程短,充電時間久,然而充電樁在一些城市并未普及,有的甚至沒有;車在運行過程中零部件等發生故障,尤其一些進口的材料出現問題時,需進口相應的零部件和技術才能解決。購車后的設備支持,維修保障等方面的缺失,既影響消費者的購買,也影響著企業生產。
我國的純電動汽車的發展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以下為我國純電動汽車的發展提出幾點建議。
(一)出臺相關的政策與標準加大國家的支持力度
建立以減免稅和補貼為主的優惠政策環境;制定相關業務標準,如政府支持為純電動汽車開通“綠色通道”,優先辦理注冊登記,年檢等業務;制定純電動汽車路橋通行、停車費用的減免標準;支持鼓勵建立純電動汽車的專用停車位,出臺優先停車標準等;出臺其充電等相關規定;提高舊車置換、購買純電動汽車的補貼,以此來提高公眾滿意度和購車興趣。同時國家也應該加大對自主品牌純電動汽車的支持投入,提高其在國內及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二)建立和完善汽車技術的創新鏈和產業鏈
電池技術問題仍然是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問題,電池的容量小、體積大、壽命短、充電時間短等缺陷,導致的汽車質量重,安全系數低,這降低著購買者的需求欲望。企業應該加大技術創新的投入來提高電池的安全可靠性,使用壽命,及其本身的性能并降低汽車低溫啟動的成本。在國內實現汽車核心零部件的產業化生產,不斷完善汽車生產的產業鏈。
(三)加快基礎設施的完善
目前各示范城市開展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圍繞公共交通領域,如純電動公交車和出租車等,在私人用車領域的基礎措施存在缺失。關于汽車的維修,保險等相關的基礎設施政府應該加大建設,滿足私人購車的要求,減少消費者購車的顧忌。
“十二五”期間,我國戰略性新型產業中屬于低碳經濟領域的三個產業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因為來自各方面的關注、支持與鼓勵將更具發展優勢;其他產業在國家政府、市場、個人的引導下也將會朝著低碳經濟的方向發展。各方面的支持與市場的拉動推動了戰略型新興產業的低碳發展,將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建立和完善,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低碳經濟發展道路。
[1] 李小楠,羅思齊,朱良,馮超,蘇虹薇,魏曉峰,王博驍,江運龍.消費者選擇電動汽車的影響因素[J].2012
[2] 阮輝平.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3] 王嘉誠.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4] 付翔.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動力系統研究[D].武漢理工大博士論文,2008
[5] 張平,胡安榮.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路線圖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2(10)
[6] 蘇子文.基于低碳經濟的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研究[J].中國市場,2011(19)
[7] 施曉清,李笑諾,楊建新.低碳交通電動汽車碳減排潛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環境科學,2013(1)
(作者單位:東北林業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責編:賈偉)
F205
A
1004-4914(2014)01-047-02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11YJE63001):基于大美龍江構想的黑龍江構建森林碳匯交易市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