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煤炭上市公司績效評價
●劉瓊
文章運用SPSS17.0軟件,對煤炭行業上市公司2007年-2011年的12個財務指標進行了因子分析,并建立面板模型,從中提取出4個具有一定含義的因子,評價了公司的綜合經營業績。評價結果為上市公司的經營決策提供一定的決策依據,并就煤炭行業的發展提出了建議。
因子分析 績效評價 煤炭上市公司
煤炭是我國的主體能源,煤炭工業在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發展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命脈。然而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一體化的進程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內煤炭需求迅速回落、價格下滑,加之各項政策性增支相繼出臺,安全成本壓力增大,煤炭行業經濟效益開始出現下滑。因此研究我國煤炭企業的經營狀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前,對企業經營業績評價的相關研究已趨于成熟,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因子分析法、綜合評價方法(DEA方法、灰色關聯分析等)、財務學方法(EVA方法)和綜合評價方法(包含有非財務指標和安全因素指標等多方面)幾類。其中,因子分析法因具有讓“數據自己說話”的特點,有利于發現企業經營業績的相關因素,并可為預測提供更多的信息,進而在各方面被多次采用。基于上述優點,本文對我國煤炭上市公司經營業績進行實證分析時采用因子分析法。
為了更全面地反映企業的長期經營業績,本文以2007-2011年面板數據作為煤炭上市公司的研究,選取滬市深市股市29家上市公司,采用了面板數據下的因子分析法對煤炭行業的經營業績進行評價。通過從盈利能力、成長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現金流量五方面更選取12個指標對其進行研究。
因子分析更側重于解釋指標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和協方差關系。其主旨是指標降維、濃縮信息、簡化結構,在盡可能少損失主要信息的前提下,使指標體系的分析更加簡單有效。傳統的因子分析研究,大多是建立在一維數據的基礎上,考慮橫截面數據或時間序列數據。為了更加科學全面對績效進行評價,本文采用兼有橫截面和時間序列的數據集,建立一種基于此類數據集的模型。
(一)基本因子分析模型
研究樣本數為n個,指標為m個,且這m個指標之間具有強相關性,對原始指標變量記為X=(X1,X2,…,Xm)標準化后的變量向量記為Y=(y1,y2,…,ym)。設經過轉化后的公共因子變量記為F1,F2…,Fp(p<m),則基本的因子模型可以表示為:

模型的矩陣形式為X=AF+§,模型中的F1,F2,…,Fp稱為公共因子,公共因子是相互獨立的:§1,§2,…,§m稱為特殊因子,是對應于向量Y的分量Y1,Y2,…,Ym特有的因子,該因子也是相互獨立的,且與向量F獨立;矩陣A中的元素ɑij稱為因子載荷。通過找到因子載荷,進而找到公共因子。
求因子載荷陣的步驟:
(1)將樣本數據X=(X1,X2,…,Xm)中的適度指標進行正向化、標準化,消除量綱的影響。
(2)求樣本相關系數矩陣R,其中R=(rij)n*n,
(3)求相關系數矩陣R的特征值,計算特征值以及特征貢獻率。
(4)確定因子個數。
(5)求因子載荷陣A,本文采用主成分法。
(6)對因子載荷陣進行旋轉變換,將其結構簡化,本文采用方差最大化法進行變換。
(二)基于面板數據的因子分析
面板數據因子分析過程步驟如下:
(1)對原始數據進行預處理,即對缺失數據的處理、同向化處理以及標準化處理。標準化處理是根據標準化公式,設進行因子分析的指標m個,分別為x1,x2,…,xm,樣本為n個,則

(2)建立指標變量的相關系數矩陣R=(ri)j
(3)通過累計貢獻率求得初始因子載荷矩陣,確定公因子個數
(4)對初始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轉
(5)計算時間截面因子得分,則第i個樣本的綜合得分計算公式為

其中θ(mt)為第t年樣本數據因子分析第m個因子的貢獻率,Fm(it)為第i個樣本的第m個公共因子得分。
計算面板數據的公共因子總得分和綜合總得分。
面板數據公共因子總得分為

面板數據綜合總得分為

其中δ(t)為第i個樣本第t年樣本數據的方差累計貢獻率。
(一)樣本與指標選取
本文以2007-2011年面板數據作為煤炭上市公司的研究,選取滬市深市股市A股上市公司35家,考慮到數據年度的連貫性,剔除2007年后(含2007年)上市的公司:剩余樣本數為29家(其中滬市19家,深市10家),本文的數據均來源于各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報信息。
為綜合反映評價樣本公司的綜合業績,本文從盈利能力、成長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現金流量多方面出發,選取12個財務指標來評價我國29家煤炭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
(二)評價體系計算結果及分析

其中Xij為原始數據;бj為第j個指標的原始數據的標準差;N=29為樣本容量,即煤炭行業的29家上市公司;M=12為統計指標個數。
(2)因子分析試用性檢驗。通常采用KMO檢驗與Bartlett球型檢驗,用來檢驗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及檢驗樣本是否適合做因子分析。用SPSS17.0軟件對2007年至2011年的財務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經過計算提取綜合因子。本文以2008年為例,如圖表1中結果可見,四個綜合因子就包含了12個指標中的81.917%的信息。可用這四個綜合因子代替原來的12個指標進行公司的經營業績的綜合評價。

表1 2008年方差貢獻率
(3)因子得分分析。根據主成分分析法得到12個評價指標旋轉后的因子載荷陣。由因子載荷陣可得到四個綜合因子。綜合因子F1包括總資產凈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核心利潤率、經營現金凈流量與主營業務收入的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與流動負債的比率,這些指標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綜合因子F2包括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股東權益增長率,這些指標反映了上市公司的成長能力;綜合因子F3包括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這些指標反映了上市公司的償債能力;綜合因子F4包括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這些指標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營運能力。
用回歸法估計因子得分系數,并輸出因子分析系數。
現命名指標核心利潤率(X1)、總資產凈利潤率(X2)、凈資產收益率(X3)、基本每股收益(X4)、股東權益增長率(X5)、速動比率(X6)、資產負債率(X7)、存貨周轉率(X8)、應收賬款周轉率(X9)、經營現金凈流量與主營業務收入的比率(X10)、經營現金凈流量與流動負債的比率(X11)、總資產報酬率(X12)。
根據該矩陣的數值,寫出如下的因子得分函數(見表2),根據因子得分系數矩陣和個指標的原始數據標準化值可以計算煤炭行業的每個上市公司各個因子的得分數,

表2 成分得分系數矩陣
結合表1的方差貢獻率建立函數:

其中θ(mt)為第t年樣本數據因子分析第m個因子的貢獻率,此時t=2表示2008年的數據,為第i個樣本的第m個公共因子得分。
由以下公式計算可得公共因子總得分

對2007年至2011年的煤炭行業上市公司樣本數據進行5次因子分析,得出每次因子分析的公共因子貢獻率和方差累計貢獻率,結合方差貢獻率和模型的公式,計算出2007年至2011年這五年29家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的綜合得分(如表3所示)。
按照因子得分公式分別求出個時間截面的樣本得分,在時間維度上進行加權求和,其中的權值為方差累計貢獻率,以計算鄭州煤電為例:

通過此方法,計算出其他29家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的總得分,進而得出29家上市公司在所建立的指標體系下得總排名情況。(如圖1)

圖1 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總得分前十名企業綜合得分
(4)評價結果分析。由公共因子得分來看,蘭花科技、大同煤業在F1(盈利能力)的排名靠前;兗州煤業、平莊能源、盤江股份在F2(成長能力)的排名突出;盤江股份、兗州煤業、西山煤電在F3(償債能力)綜合排名中靠前。潞安環能、陽泉煤業、上海能源在F4(營運能力)方面良好。

表3 2007-2011年29家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的綜合得分
29家煤炭行業上市公司2007至2011年的綜合排名中,兗州煤業2007年至2011年的綜合得分排名中一直靠前。因子分析可看出,其成長能力和償債能力比較好。
結合各個公司在2007年至2011年發生的公司大事,更加清楚地發現,兗州煤業和盤江股份在原有公司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資產重組,收購公司,買取采礦區,規模的擴大,使其利潤增長,再繼續擴大規模,進而利潤再增長,形成了良性循環。而與其相反的安源股份和ST黑化,在發生資產互置,甚至將股份轉讓來彌補資產互置時造成的差額,導致公司持股比例在不斷減少。
要提高我國煤炭上市公司的經營績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不斷改進:
1.樹立戰略管理理念,積極應對產業發展動態。我國正處于經濟體制轉軌、增長轉型的轉折時期,產業生命周期的縮短和產業結構升級都對企業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煤炭行業上市公司能否順應產業改革,直接關系到可持續發展。煤炭行業上市公司應順應產業成長周期,及時進行產業創新和戰略調整。
2.積極采用新技術,加強成本控制。我國煤炭行業存在市場競爭激烈化的問題,煤炭出口額不斷遞減,而進口煤炭量不斷增加,很大的原因在于價格競爭。煤炭行業要不斷引進先進的技術,優化開拓巷道設計,降低成本。
3.延伸煤炭產業鏈,走多元化產業道路。大多數煤炭上市公司仍是單一產業和產品,缺乏范圍經濟產生的競爭優勢,抗擊市場風浪的能力較差,難以適應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煤炭行業上市公司應著眼于做大范圍經濟,按照產業關聯度,根據煤炭資源和市場分布特點,一方面,要橫向擴大產業面,實施橫向一體化戰略;另一方面,要縱向拉長產業鏈,實施前向、后向一體化戰略,依托資源優勢,圍繞煤炭深加工(洗選、焦化、發電和化工等),大力發展煤電、煤化工、煤焦、煤建材等高附加值產業,實行多元化經營,推動單一煤炭資源礦區發展接續產業和替代產業,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例如金牛能源、兗州煤業在煤炭采掘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發電和鐵路運輸等綜合效益比較好的業務,使公司的綜合效益大大增加。因此,煤炭行業上市公司要想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綜合效益,必須走多元化發展的道路。
4.煤炭行業一直存在安全隱患,煤礦事故時有發生。上市公司資金短缺、安全欠賬多、煤礦開采技術裝備總體水平低、安全狀況差,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年煤炭行業91620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但對于解決安全問題可謂杯水車薪,這些資金很難在短期內使煤炭行業出現本質的技術進步。
[1] 張偉,原顯平.因子分析在我國煤炭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評價中的應用[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11
[2] 李忠衛,王立杰,周大鵬.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煤炭上市公司績效評價[J].中國礦業,2008(17):10-13
[3] 劉克,楊雪,鄒婧.我國煤炭行業上市公司業績評價[J].商業研究,2010
[4] 王東,殷華東.我國煤炭行業上市公司業績評價[J].煤炭經濟研究,2003(10):42-44
[5] 郝清民,趙國杰.煤炭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結構分析[J].工業工程,2004(3):55-59
(作者單位:太原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0)
(責編:李雪)
F061.5
A
1004-4914(2014)01-1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