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忠
基于AHP的廈門會展產業的發展策略研究
●徐建忠
文章以廈門為例,分析了會展業發展現狀,采用AHP研究方法,選擇地理位置、交通運輸、會展設施、經濟實力、人文環境、旅游資源等六項會展評價指標,通過建立對比矩陣,計算各指標值權重,完成了對廈門會展業的綜合評價,在城市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得出廈門市重點發展的會展領域為會議業的結論。
廈門會展業 AHP 發展策略
目前國際上通常認為會展業包括會議(Meeting,Convention)、展覽(Exhibition)、獎勵旅游(Incentive travel)和節事活動(Event),而這四項活動對舉辦城市的經濟實力、交通運輸、人文環境等軟硬件的要求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會展發達的國家往往會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有重點的發展一兩項活動。而在我國,伴隨著會展業的快速發展,全國城市“大辦會展”形成了一股勢不可擋的熱潮,不顧城市的實際情況,要么是大包大攬希望在會展的四個領域全面發展,要么是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展覽場館大力扶持展覽業的發展,把會展業等同于展覽業,但伴隨著產業發展規模化的進程,當前各類型展覽會層出不窮,展覽會題材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挖掘,展覽會數量急劇膨脹,新創項目日益艱難,同類型展覽會競爭激烈,展覽項目的競爭整合和優勝劣汰在所難免。因此,在城市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就必須根據每個城市自身的實際情況,充分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對本地會展業的發展做出可行的規劃,在會展的四個領域中進行怎樣的選擇,對適合本地發展的領域給予有力促進,是各“打造會展經濟”的城市政府要面對并加以認真研究的嚴峻問題。筆者擬就廈門市會展產業的環境和發展現狀及其面臨的挑戰等問題進行分析,并使用AHP模型提出在會展的四個領域的優先發展方向的策略性建議。
層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法)是一種系統的分析方法,通過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對多目標、多準則或無結構特性的復雜大系統進行綜合的分析,從而解決復雜的社會經濟問題和決策規劃問題。AHP方法基本思想是通過人們較易進行的兩兩相互判別而達到整體比較的目的,將難以定量化的問題進行定量化研究,通過建立層次分析結構模型,構造出判斷矩陣,利用數值計算方法確定各種方案或決策措施的重要性排序權值,供決策者參考。
AHP方法的基本步驟。首先明確問題,建立層次結構,將決策總是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其次構造判斷矩陣;第三步求解判斷矩陣特征值并對其進行一致性檢驗;最后進行總排序和總決策。
(一)廈門展覽業現狀
廈門的會展業,誕生于改革開放后的1985年,伴隨廈門經濟特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而迅速成長。廈門展覽業的發展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1985年到1997年,以廈門富山國際展覽城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和福建投資貿易洽談會的舉辦為主要標志;第二個階段,1997年到2000年,這是廈門會展業發展壯大時期,以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的舉辦為主要標志。這一期間,“投洽會”從福建地方性展會升格為國家級的展會,廈門會展業發生了質的飛躍;2000年至今,為第三階段,以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為標志,現代化的廈門國際會展中心為大中型展會提供了更大的活動空間,一批與本地產業緊密相關的展會應運而出,蓄勢成長,展覽的規模和數量連年增長,顯示強勁的發展勢頭,出現了一些全國知名的會展品牌,如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投洽會)、廈門對臺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廈門國際石材展等。根據《2011年度廈門會議展覽業發展報告》,2011年廈門市共舉辦各類展覽活動149場,展覽面積126.4萬平方米,3萬平方米以上展覽10個,名列全國二線城市規模以上展覽數前茅;2011年,廈門市共舉辦外來商業性會議2284場,參會人數49.83萬人,會展業為廈門市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促進消費增長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促進了特區的改革開放,促進了各行各業的繁榮與發展,提高了廈門經濟特區在國際間的地位。但通過分析2001年到2011年的《廈門經濟特區年鑒》和《中國會展經濟發展報告》的數據可以發現,2001年到2011年期間,廈門展覽業展出面積與全國同期的展出面積的比值是前高后低、逐年緩慢下降的,說明進入21世紀以來,廈門展覽業展出面積的增長速度慢于全國的增長速度,廈門展覽業市場占有率在持續下滑。
(二)廈門會展業發展的評價指標
層次分析法是主觀和客觀的有機結合的決策規劃方法,其評價指標體系的選擇和建立,將直接影響最終的結果。筆者本著目的性原則、系統全面性原則、通用可比性原則、簡明可操作性原則,組成了一個完整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一個公認的會展中心城市,至少需要具備如下幾個最基本的條件:適中的地理位置并且交通發達;城市會展設施完善;經濟發達,能夠為會展活動提供全面、高效的社會化服務,第三產業水平較高;有良好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能夠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1.地理位置。廈門市地處東海之濱,與臺灣隔海相望,毗鄰港澳,是海峽兩岸重要中心城市,幾乎坐落于我國南部兩個展覽中心上海和廣州的中點位置,南距上海鐵路里程1100多公里,北距廣州鐵路里程880公里。但是廈門在地理位置上并不是一個中心城市,特別是從經濟地理上看處于一個弱勢位置,北面的上海、南面的廣州、深圳、香港、東面的臺北,在發展會展經濟方面都將成為廈門有力競爭對手。
2.交通運輸。廈門市海運、空運發達,是中國東南沿海的航運物流中心、福建省的最大貿易口岸,廈門空港的客貨吞吐量在全國均名列前茅,高速公路四通八達,通訊手段先進,信息港建設已經起步。臺胞可落地簽注,外國人可落地簽證,境外客商通關便利。但是,由于福建地形多山,福建全省鐵路發展較慢,廈門鐵路運輸相對落后,雖然已經建成多條鐵路,但速度慢、標準低,運能緊張。
3.會展基礎設施。廈門作為全國最早的經濟特區之一,城市經濟基礎較好,會展基礎設施齊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占地4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可設5000個國際標準性展位,設施設備先進,為目前全國最好的會展場館之一。到2011年底,廈門市承接、承辦會議的飯店有72家,會議室面積達11萬平方米,為吸引更多的會議活動在廈舉辦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但是由于廈門的城市規模小,旅游賓館、飯店和城市交通的容量有限,在舉辦大型會展活動期間,仍會出現食宿難、出行難等問題。
4.經濟實力。會展是經濟的“晴雨表”、“溫度計”,能夠直接反映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反過來,當地經濟狀況又是會展發展的基礎,縱觀國內外著名的會展城市,無一例外都是經濟發達或持某一產業之牛耳者。廈門是改革開放后第一批被列為對外開放的城市,經過20多年的發展建設,全市GDP和財政收入,年平均增長率都高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人均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位居全國前列。但廈門城市規模不大,本身經濟總量偏小,目前沒有在世界范圍乃至全國有巨大競爭力的產業,經濟腹地狹小,經濟輻射力不夠強,本地會展市場偏小,造成廈門的會展配套服務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程度較低,相關的服務中介力量和人才仍顯不足。
5.人文環境。廈門是大陸對臺的貿易中心,與臺灣素有“地緣近、血緣親、文緣深、商緣廣、法緣久”之親,與臺灣在經濟、文化的交流合作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和便利條件,是臺商了解大陸的窗口,也是大陸引進臺灣資金和臺高科技的橋梁。廈門是一個極具包容性的現代化城市,居民素質高,熱情好客。社會治安狀況良好,人民安居樂業。廈門市政府把會展旅游業列入城市中長期的發展規劃,并作為重點產業給予扶持。
6.旅游資源。是中國十大熱點旅游城市之一。廈門素有“海上花園”的美稱,這是一座風姿綽約的海上城市,海水環繞、氣候宜人、風景秀麗。廈門人文旅游資源也相當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慶及閩南民俗風情、“民族音樂活化石”南音藝術、“建筑博物館”鼓浪嶼、環島路、跨海大橋、海港風貌等,都為海濱生態文化旅游開發提供了基礎條件。
(三)運用AHP方法選擇廈門會展業重點發展的領域
1.構建層次分析結構。建立層次結構模型是AHP方法中的十分重要的一步。在會議、展覽、獎勵旅游和節事活動等會展業的四個領域中,按照國際公認的會展業發展指標,確定最符合廈門市實際情況的會展產業發展領域。下面應用層次分析法(簡稱AHP)給出選擇廈門會展業重點發展的領域的分析圖。

圖1 選擇廈門會展業重點發展領域的層次結構圖
2.確定比較尺度。層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兩兩因素之間進行的比較,因此確定比較尺度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比較時取1-9尺度(見表1比較矩陣的標度方法)。
3.建立指標對比矩陣。首先令Z表示總目標:選擇廈門會展業重點發展的領域,令B1、B2、B3、B4、B5、B6分別表示地理位置、交通運輸、會展基礎設施、產業經濟實力、人文環境、旅游資源;利用1—9標度法,把抽象的理論判斷轉為定量化,然后,采用專家評分法(Delphi),選擇了廈門市會展業專家3人,外省市專家4人,要求專家依重要性程度不同對一級指標層的各指標重要性分別賦值,經過3輪評比,得到以下對比矩陣,見表2。

表1 比較矩陣的標度方法

表2 比較矩陣
4.對比矩陣求解及一致性檢驗。
根據公式:

求得矩陣的特征根λmax=6.1472,根據一致性指標CI的計算公式:

求得CI=0.0294,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對于1-9階判斷矩陣,如表3所示:

表3 隨機一致性指標RI數值表
當n=6時,RI=1.24,根據一致性比率CR計算公式CR=CI/ RI=0.0234 CR<0.1,可以認為層次單排序的結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六項子評價項目的權重分別為:B1地理位置指標值權重為0.0995,B2交通運輸指標值權重為0.1897,B3會展基礎設施指標值權重為 0.1690,B4產業經濟實力指標值權重為0.3070,B5人文環境指標值權重為0.0738,B6旅游資源指標值權重為0.1611。
5.建立決策方案對比矩陣。按照6項指標對比矩陣的建立思路和步驟,令C1、C2、C3、C4分別表示決策方案會議、展覽、獎勵旅游、節事活動。建立決策方案對比矩陣并計算相關指標值權重,見表4-1。

表4 地理位置判斷矩陣
計算得該矩陣的特征根λmax=4.1213,當n=4時,RI=0.90,根據一致性比率CR計算公式,求得一致性比率CR=0.0454,CR<0.1,可以認為關于“地理位置”的決策方案對比矩陣層次單排序的結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以此類推,分別建立交通運輸、會展基礎設施、經濟實力、人文環境、旅游資源的決策方案對比矩陣,求得以上矩陣的特征根λmax分別為:4.0206,4.0457,4.1023,4.0812,40078;一致性比率CR分別為:0.0077,0.0171,0.0383,0.0304,0.0029,可見所有CR<0.1,可以認為決策方案對比矩陣層次單排序的結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最后,求得決策層對總目標的權向量為(0.3512,0.2663,0.20 11,0.1815),可作為最終的決策依據。即各方案的權重排序為C1>C2>C3>C4,又C1、C2、C3、C4分別表示決策方案會議、展覽、獎勵旅游、節事活動,故最后的決策應為廈門會展業重點發展的領域為會議業。
結語
筆者基于廈門的會展業發展現狀,選擇地理位置、交通運輸、會展設施、經濟實力、人文環境、旅游資源等六項國內外公認的評價標準,運用AHP方法,探究廈門會展業的重點發展的領域,結果表明,廈門市應重點發展的會展領域為會議業。
[1]楊春蘭.會展概論[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5
[2]徐建忠.廈門展覽業產業集群形成機理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2
[3]沈丹陽.鍛造會展名城—關于促進廈門會展業發展的若干思考[EB/OL],http://www.shfair.org.cn/shfair/zxzsdu.asp,2007年6月18日
[4]羅鑫.基于AHP方法的評估分析[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0(8) 150-151
[5]周碧華,吳秋明.基于AHP的產業集群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06(2)
[6]郭牧.從量變到質變:中國會展業的新趨勢[N].東方早報,2012.7
(作者單位:廈門城市職業學院 福建廈門 361008)
(責編:呂尚)
F713.83
A
1004-4914(2014)12-2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