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冉 孫孜源 崔 燦
混凝土表面裂縫產生的原因及防治
●高 冉 孫孜源 崔 燦
我們施工過程中,發現混凝土結構物表面產生裂縫現象很普遍,混凝土結構體實際是帶縫工作的。規范已明確規定了裂縫的寬度限值,實際施工中必須將裂紋控制最小,尤其要防治有害裂縫的產生。文章重點分析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危害性及防治措施。
結構體 有害裂縫 裂縫成因 防治
混凝土較之自身的抗壓能力,抗拉能力不強,在一定的拉應力作用下就往往很容易出現裂縫。混凝土裂縫會使結構體的各種工作性能降低,影響結構體的耐候性、耐久性,同時外觀形象受損,工程壽命降低,甚至嚴重時出現大的安全質量事故。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裂縫,按其產生的原因可分為以下幾類:
1.約束變形引起的裂縫。如果在勘測設計階段,地基勘測不準確,在施工工藝環節控制不到位,造成結構體的地基處于不同持力層,將使結構體因不均勻沉降而出現裂縫現象;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由于水分蒸發、體積逐漸縮小而產生收縮,必然引起局部粘結力增大,致使結構構件的開裂(見圖1);晝夜溫差大,一年四季氣候明顯的地區,受熱脹冷縮的反復作用,致使構件不同部位粘結力不同,而產生裂縫;基礎不均勻沉降產生的裂縫是不允許的,收縮及溫度差引起的裂縫也要控制,約束變形越大,裂縫寬度越大,不能讓其發展變寬,而轉化為有害裂縫。
圖1 混凝土收縮引起的裂縫
2.作用效應引起的裂縫。由外部荷載直接作用產生的裂縫(見圖2),通常是針腳狀及劈裂狀裂縫。會與受力鋼筋同方向,以一定角度交錯分布。這種直接荷載作用引起產生的砼裂縫,如果延伸的長度和裂縫的寬度是趨于穩定的狀態,是設計允許的;但如果直接作用的力,超出了穩定狀態,會致使結構失穩。裂縫寬度超出了穩定區間,裂縫處的鋼筋銹蝕后,就會發展為結構崩潰,這是不允許的。
3.鋼筋銹蝕引起的裂縫。由于保護層混凝土厚度不達標或者局部損壞,混凝土受酸性物侵蝕。直接在空氣和水的化學作用下,鋼筋表層迅速脫落,銹蝕物產生的體積膨脹,使鋼筋外圍混凝土產生相當大的拉應力,造成砼開裂(見圖3)。甚至表層混凝土剝落,最終完全暴露于空氣中,導致結構體全面失穩。鋼筋蝕裂縫,危害性很大,故此必須防止其出現。
4.施工操作不當引起的裂縫。混凝土養護時間未達到規范要求,混凝土就還未達到設計強度,如果過早拆模就會超過荷載極限值,直接造成開裂;現場作業人員不注意保護鋼筋籠,澆筑混凝土時站在其頂面操作是通常的做法,很容易因踩踏而使鋼筋變形、下沉,頂面局部保護層過大而無鋼筋牽連,導致板面裂縫;在施工過程中,水灰比控制不嚴,水灰比過大,造成浮漿層過厚,導致收縮裂縫嚴重;混凝土中集料級配差或含泥量超標,會使結構體表面形成網狀縫。
圖2 外部荷載產生的裂縫
圖3 鋼筋銹蝕引起的裂縫
1.約束變形引起的裂縫防治。約束變形引起的裂縫,通常在構造設計上提出要求,在施工工藝環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控制。對于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需依靠在勘測階段,有準確而細致的勘測設計。在施工階段對于關鍵部位要進行補勘,力求對地基情況撐控準確,從構造設計上有完善的防冶不均勻沉降的結構設計;混凝土收縮引起的裂縫,關鍵是控制好混凝土結硬初期的溫度、濕度等環境條件,在施工中可以嚴格控制好混凝土配合比,保證混凝土的養護條件和時間。
2.作用效應引起的裂縫防治。鋼筋混凝土在荷載作用下產生的裂縫,主要通過設計計算進行驗算和構造措施上加以控制。但如果已施工完的結構物,發現因直接荷載形成了裂縫,可以采用疊加層法。即在原有混凝土結構層上鋪設鋼筋持力層,重新澆筑一層結構附加層,提高剛度和整體變形性能,分散原結構體的荷載分布;還可增設支撐構件、改變荷載傳遞途徑、地基補強處理、結構加固等整體處理的方法提高抗裂性能,并對已出現的裂縫,采取封堵、灌漿、浸透等約束發展的方案。
3.鋼筋銹蝕裂縫的防治。鋼筋銹蝕裂縫是目前正在處于研究的一種裂縫,在施工中為了預防它的產生,主要是確保混凝土保護層的足夠厚度、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嚴格控制早凝劑的摻入量。一旦鋼筋銹蝕現象出現,應當及時控制。非結構失穩情況造成的砼裂縫治理措施有灌注化學漿液法,漿液主要有環氧類的化學漿液或水泥漿液。灌注化學漿液對裂縫進行填充,能有效阻止鋼筋的進一步銹蝕,又能提高結構的整體性。
4.施工操作不當引起的裂縫的防治。對模板工程,要有充分的設計計算和驗算,確保幾何尺寸準確,強度、剛度、變形全部符合安全性;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減少混凝土空隙率及收縮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強度;嚴格選擇砂石級配、加強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使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及時補償有效控制裂縫;在裂縫容易發生部位和負彎矩筋區域采取措施,避免上層鋼筋踩踏變形,導致板面裂縫;加強混凝土澆搗和養護。
鋼筋混凝土的裂縫,根據裂縫的發展狀態,來認定是不是有質量問題。只要裂縫寬度符合規范規定,發展處于穩定狀態,都屬正常情況。但對發展情況處于不穩定狀態,寬度超過規范規定,就有失穩破壞性,應高度重視及時果斷采取科學措施處理;對于影響耐久性等方面的裂縫,只要有轉化為不穩定破壞的可能,也應認真分析,辨正處理。
我們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施工技術規范要求施工,采取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措施來正確對待裂縫現象。對于已經產生的裂縫,要認真分析其發生的原因而對癥下藥,或約束擴展或加固補強等補救方案,使混凝土結構一直處在符合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的狀態下工作。
[1]韓素芳,王安嶺.混凝土質量控制手冊.化學工業出版社
[2]李立全.混凝土工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葉風曙.結構設計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
(作者單位:高冉,東北林業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孫孜源,南京郵電大學 江蘇南京 210000;崔燦,東北林業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通訊作者,高冉) (責編:賈偉)
F280
A
1004-4914(2014)12-2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