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娜
摘 要:自從《醫療機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規定(試行)》施行以來,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已逐步在全國各大醫療機構建立起來。然而,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一些醫院的內部會計控制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通過分析目前醫院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內部會計控制意識淡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合理;會計控制監督執行力度不夠;醫院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醫院;內部會計控制 ;會計人員;問題;完善措施
醫院內部會計控制是指為了規范醫院內部各個會計流程,提供高質量的財務信息,糾正經營過程中的各種漏洞與錯誤,保證醫院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醫院資產不受侵害,按照國家有觀點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而對醫院經營活動采取和建立的各種措施和辦法的總稱[1]。醫院內部會計控制對提高醫院的經濟活動效率,促進醫院的快速發展以及實現醫院又快又好的發展戰略目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在醫院內部實現內部會計控制,并達到預期的效果,是目前大部分醫院亟需要解決的難題。
一、 醫院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醫院內部會計控制意識淡薄。當前,相當一部分醫療單位缺乏科學先進的管理辦法,行政命令高于內部控制制度,醫院的領導和員工普遍對內部控制認識不足。(1)認為內部控制是一種靜態機制,就是將業務過程過程中的各類規章制度匯集起來,沒有意識到內部控制是一種動態機制,在業務運行過程中個環節會環環相扣并且相互監督。當在工作中遇到具體問題時,個別領導及員工隨意性很強,不按照規章制度認真執行,使會計內控制度形同虛設;(2)以為醫院內部控制應由審計部門或者管理部門負責,會計在內部控制中作用微弱,可以忽略不計[2]。(3)以為內部控制就是設置不相容崗位,部門之間相互制約,對內部控制的作用機制沒有清晰明確的認識。以上幾點都導致了目前在醫院內部,會計控制意識淡薄,實施效果不理想。
(二) 會計控制制度設計不合理。由于我國對于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缺乏統一完善的界定標準,有些醫院盡管也建立了會計控制制度,但制度不夠嚴謹與合理,對工作中出現的違規違紀行為只能采取事后處罰和更正,導致內控成本較高,會計控制效果不理想[3]。有些醫院內控制度不夠全面,只重視管理控制醫院的有形資產,例如大型機器設備、房屋等,而對無形資產,則缺乏必要的控制,制度的不全面使會計控制的作用難以完全發揮出來。另一方面,會計控制制度的職責劃分不明確,崗位設置和人員配置不當,導致問題出現后不能有效及時地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從而使內部控制停留在紙上,失去了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最終影響會計控制的執行效果。
(三)會計控制監督執行力度不夠。有些醫院沒有建立內部審計制度,即使為了上等級醫院需要,已建立內審機構,其內部控制的效力也沒有完全顯現出來[4]。有些醫院的內審人員在進行內部審計時,往往只檢查賬面上的財務數據,而未將內部控制情況納入檢查范圍,稽核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而上級主管部門對醫院內控監管的缺失,使得醫院的內部審計工作很難得到上級部門的重視和幫助。
(四)醫院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人員素質對醫院內部會計控制的執行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醫院的會計人員與一般的會計人員不同,醫院的會計人員不僅應掌握過硬的會計知識,還應知曉基本的醫學知識[5]。但有些會計人員對醫療知識不了解,有些是“半路出家”,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加之會計人員日常工作繁瑣,沒有充足的時間學習新的知識,導致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不能及時提高。有些會計人員不重視財務管理,認為會計就是簡單機械記賬、算賬、報賬的工具,或者是一味按照領導的意圖處理經濟業務,造成會計信息扭曲,財務報表失真。
二、 醫院內部會計控制完善措施
(一)強化內部會計控制意識,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提高內部會計控制效果的首要一點就是要強化內部控制意識。會計控制作為一個監督制約的動態機制,在不同的環境中發揮的作用也不盡相同。管理層和員工對內部會計控制的認識程度越深,重視程度越大,會計控制的效果就會越好。因此,必須營造良好的環境,管理層和醫院內部職工要重視和了解內部會計控制的內容及要求,將控制意識貫穿到各個部門各個崗位各個職工身上,使控制意識真正的深入人心。
(二)建立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醫院應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并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來建立健全醫院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具體包括:一是建立內部牽制制度,實行嚴格的職務分工,不相容職責分離,授權批準與業務經辦,業務經辦與會計記賬,會計記賬與財物保管,財物保管與稽核之間要相互分離相互制約[6]。二是要建立多級審核制度。發生開支業務時,按支出金額由經辦人,負責人、上級領導按規定在報銷單據上簽字審核。三是加強對票據的管理,尤其是支票的管理。四是強化復核核對控制。會計部門須定期復查已經完成的經濟業務,包括發票、收據的購入領用,銀行存款日記賬和銀行對賬單,總賬和明細賬、總分賬和日記賬的核對。
(三)加強內部審計監督。除了構建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制定出科學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外,還應加強內部審計監督。首先是要建立相對獨立和專業的內部審計部門,配備精通審計和會計業務的內審人員。其次是加強內部審計制度和內部審計的執行。內審部門通過審計分析財務部門日常的業務活動,檢查分析內部控制實施的效果,以此來發現醫院內部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進而規范醫院的行為。
(四)加強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素質。(1)要加強財會人員的繼續教育,使會計人員能及時吸收新知識,掌握新《會計法》中的各項規定,不斷提高財會人員的管理能力和業務能力。(2)要對會計人員進行業務能力考核,實行優勝劣汰,對財務管理工作做得好的,要予以獎勵,不能勝任會計工作的,要及時進行崗位調整。(3)會計人員必須持會計證上崗,對沒有從業資格證的人員,在規定的期限內,若仍無法取得,要及時予以清退。
綜上所述,科學全面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維持醫院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針對發現的問題,不斷完善各種控制策略,形成完善的內部監督和牽制機制。只有通過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才能實現醫院又快又好的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陳文娟.淺談醫院內部會計控制[J].財會通訊,2010(14):21-22
[2]宋慶福.完善醫院內部會計控制之我見[J].中國商界,2009(6):82-83
[3]劉孟飛. 新醫改背景下的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問題研究[J].會計之友,2011(7):54-57
[4]焦葉萍.淺談完善醫院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措施和建議[J].中國商界,2009(188):25-26
[5]李大力. 醫院會計內部控制的現狀和目前要做的工作[J] 科技創新導報,2009 ( 12) : 233-233
[6]趙紅梅. 淺析醫院會計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及加強內部控制的措施[J]. 現代營銷,2009 ( 9) : 109-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