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正禮,趙桂軍,何法壽
(廊坊供電公司 安全監察質量部,河北 廊坊 065000)
長期以來,電力設施的運行管理大體分為三部分。500 千伏輸變電設備歸省公司管理,110千伏、220千伏設備歸地市公司管理,10千伏、35千伏設備歸縣公司管理。電壓等級越高,管理半徑越大,巡視管理易疏漏,異地解決處理問題不方便、不及時。近年來隨著電網建設不斷增速、規模不斷擴大,電力設施數量急劇增多,盜竊案件、外力破壞、野蠻施工、違章建房植樹等情況嚴重威脅電網安全運行,電力設施保護屬地化管理勢在必行。
近年來,盜竊電力設施的違法行為呈現職業化、團伙化的犯罪特點。一些犯罪分子掌握一定的電力知識,并形成了較為系統的盜竊、銷贓網絡或犯罪團伙,在盜竊電力設施時都是不擇手段,對電力設施的損壞嚴重,搶修難度大,一旦案件發生,就會造成重大損失,甚至使社會生和國民經濟各項活動陷入癱瘓。
保護區內野蠻施工和違章作業造成外力破壞電力設施事故不斷發生。如挖掘機挖斷電纜,推土機撞倒電桿,吊車吊臂碰斷高壓線等,這些外力破壞事故對電力設施危害極大,給當地工農業生產造成較大的損失,給當地居民生活帶來不便。
清除電力線路保護區內的違章建筑和樹障一直是困擾供電企業的頭痛問題。一些單位和個人無視相關法律、法規,擅自在電力線路保護區內建房、植樹,違章建筑和樹障常清常有,年年如是,更有的是把在線路下種樹作為向供電企業“索賠”的發財渠道,給安全供電帶來了嚴重隱患。
電力設施保護的屬地化管理,就是將500千伏及以下輸變電設施按照行政區域進行劃分,由行政區域內縣市公司及相關單位負責輸變電設施全面的保護工作。屬地單位按照巡護要求做好電力設施保護區內違章行為(如違章植樹、違章建筑、違章施工作業等)的預防和控制,有效防范破壞、盜竊電力設施違法犯罪行為,依法維護企業的利益,保障電網的安全運行,并將電力設施保護工作納入屬地單位領導班子年度業績考核。
一是利用屬地資源和就近優勢,有利于解決異地辦事難的問題;二是發揮屬地供電職工的專業優勢,有利于填補巡視短板和及時發現、報告問題;三是有利于安全隱患和設備缺陷的及時處理。
2012年08月01日,冀北公司開始實施500千伏輸電線路屬地化管理。廊坊公司積極研究輸電通道特點、屬地特點,實地察看通道存在的各類問題,提出了把110千伏及以上的輸電線路通道和變電站周邊環境的管理全部交給屬地單位管理。根據各單位管轄設備的數量規模對全年的電力設施保護費用指標進行分解,將責、權、利分配到各屬地單位。
確定電力設施保護工作實行屬地化管理的任務、目標后,公司成立了以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為組長,以相關部門和屬地單位行政第一責任人為成員的電力設施保護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公司安全監察質量部(保衛部)。經過討論、征求意見等環節最終將安監部、運維檢修部、營銷部及輸、變電運維單位、各縣市公司在電力設施保護中的職責進行了明確,同時將電力設施巡護內容、標準,保護區內違章行為的治理流程,輸電線路跳閘事故的處置,電力設施保護的宣傳,信息報送,費用管理,考核獎懲等進行了明確。
《廊坊供電公司電力設施保護工作屬地化管理辦法》發布實施后,公司組織召開專門會議進行宣貫,將電力設施保護資料及隱患檔案進行了交接,同時安排屬地單位根據資料進行現場核實,進一步核對完善檔案資料。會后,各屬地單位迅速響應,運維單位積極配合熟悉區段、雇傭人員、理順流程、開展培訓等一系列工作有序推進。
十八大保電前,廊坊公司積極與政府溝通,促成了由政府主導、廊坊公司跟進配合的良好態勢。將電力設施保護方面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以及帶來的風險及時匯報,積極敦促政府部門協助樹障等隱患治理。在廊坊公司的努力下,廊坊市政府及3個區8個縣政府統一行動,下發了關于清理樹障和火災隱患的文件,送達各類隱患通知書89份,共治理重大隱患4項,清理110-500千伏線下危急樹木1283處共計92686棵,清理線下火災隱患26處。
為了建立電力設施保護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加強隱患督查管理,明確專人負責,建立了《500千伏電力線路通道內樹木隱患》、《110-220千伏電力線路通道內樹木隱患》、《電力通道火災及其他隱患》等檔案,并根據隱患的危害和整改難度,將隱患分為“危急”“嚴重”“一般”三個級別,同時確定隱患消除責任單位、消除日期,然后每周跟蹤、總結隱患治理進度并動態更新檔案。
電力設施屬地化管理方式經過集中清除通道隱患的實踐檢驗后,發現專業管理的各項職責、標準、流程在很多細節上還需要進一步規范。公司先后組織召開兩次專門會議,總結經驗彌補漏洞,梳理制定了《屬地護電工作管理流程》、《屬地護電巡視流程》、《三違治理工作管理流程》、《隱患通知書下達工作程序流程》,規范統一了《電力設施隱患聯系單》、《電力設施隱患通知書》,確定了電力設施隱患治理周報制度。
護線巡視與專業巡視互相促進,縮短了巡視周期,各類隱患能夠及時發現。
屬地單位與地方政府各職能部門業務溝通互動多,保護區內臨時施工用電管理更加直接。另外很多職工是本地人,群眾基礎好,勢必對隱患治理起到積極作用,原先因溝通不暢而造成的問題處理拖沓、遲滯的現象迎刃而解。
由于很多農電工加入到護線隊伍,加上聘請的很多群眾護線員都是屬地村街比較有威望的群眾,通過對其培訓使其責任心不斷提高,形成了一支強大的電力設施保護宣傳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