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磊
摘 要:語文閱讀教學是情感與對話的交流,是作者情感的再體現,它需要師生深入其內心,去用心體會,這需要情感的交流,情感的交流會促使學生思考,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會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提高教師的理解能力,更好地為學生服務,使自己成為一個更有情感的人,更好地表現語文的情感性,應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引導學生提升“應用”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情感交流;興趣;習慣
語言是思維的直接現象。就一篇課文而言,它既是客觀事物的反映,也是一定思想情感的表達。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這一對話和交流的過程中,作者的情感、教師的教學情感和學生的學習情感溝通融匯,產生共鳴,教學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可以說,注重情感體驗成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關于閱讀的基本要求。
一、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的交流非常重要
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點:
1.情感交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厚
在情感的支配下,能使學生的整個心理活動積極起來,處于最佳狀態,順利地接受各種信息,這樣就有了開發智力的鑰匙,從而開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內在動力。比如,學生在閱讀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時,接觸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現力的語句、篇段,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朗讀、背誦、摘抄等形式,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同時培養對好詞佳句的敏感,養成積累詞句的習慣。在我們的課文中,有大量景美、情深的課文,對于這些課文,我們教師要重視創設情境,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在陶情冶性的同時,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教材中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背誦,二是抄寫。通過背誦比賽、朗讀比賽,達到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和主動積累語言的習慣。教材中比較多地采用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自己感興趣的語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確,那就是引導學生主動積累,培養興趣,使之逐步形成習慣。據我所知,很多教師都有一些好辦法引導學生積累,如采蜜本、美詞佳句本等,效果很不錯。
2.情感交流使學生學會積極地“思考”
尊重學生的想法、注重體驗不僅是語文教育的特點,而且是語文教育的目標,是語文教育的實施方法。所謂體驗,就是人們在實踐中親身經歷的一種內在活動,體驗更多的是指情感活動,是對情感的種種體會和感受。而學生主體的體驗,正是使這一過程能進入最佳狀態的重要保證,也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如此強調體驗的價值所在。當然,個性化閱讀也需要價值引導,不能任由學生亂發揮。教師要及時發揮自己的作用,雖然說教師是學生共同學習的伙伴,但這個伙伴應該做到“高于學生之上,融于學生之中”,如,《變色龍》中多次對軍大衣的描寫、開展辯論如《楊修之死誰之過》
3.情感交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個人知識的獲取主要靠的是閱讀。也許有的教師會說:“我朗讀不好,省省事吧!”那么我說:“你省了學生也就省了。”學生也會省去一份熱情,他不能切身感受到那一份感情,因此,教師用心去朗讀是最好的一種激勵學生的方式,語文教學一要重視培養學生閱讀的樂趣;二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讓語文的閱讀教學充滿情感交流的方法與感受
1.讓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心靈得到情感的溝通
(1)態度上
教師鼓勵的話語,加之溫和的眼神、鼓勵的微笑,會在學生的心里涌起一股股暖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師是“引導者”,也是“助學者”,是幫助學生學,是創造條件讓學生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當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他們自主學習的動力。教師既要關注學生學習語文的成果,還要關注他們學習語文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語文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我讓學生自己去感受一下他們有學習樂趣時的心情,讓他們感覺到那時的好心情,這樣就能逐漸形成良好的心態,有積極的態度,有好的循環。
(2)方法上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語文閱讀教學也出現了種類繁多的新法。雖然“教無定法”,但各種教學方法都會或多或少有它不無遺憾之處。詩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為語文教師,應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更加有益于學生學習,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教學能力,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更好地教育學生。
2.讓學生和學生之間在閱讀中充滿情感的交流
新課程理念強調,注重學生的體驗活動,這樣學生之間的交流也就是一種互動式的教學了。在學科教學中伴隨著認知活動和人際交往的深入展開,師生之間進行著情感交流,學生體驗著成功、滿足、歡樂、興奮等,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情感反映了學生的基本學習意向,對其學習活動有巨大影響。
對于語文的問題回答,我們知道,可以用各抒己見來形容,我們不一定要求他們的語言一致,可以說教師的課堂提問是一種手段。它要達到的目的,一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好奇心,產生求知欲望;二是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學會想問題,調動學生的內在動力。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01.
[2]孫孔懿.素質教育概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6.
(作者單位 河北省蠡縣萬安中學)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