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艷
一、鉆研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高中生物選修三第四專題第一節的內容,學生通過專題一基因工程的理論知識學習后,對轉基因技術的原理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通過對轉基因生物成果的關注以及對轉基因技術安全性的討論,學生才能真正地將轉基因技術的發生、應用和發展與人們的現實生活切實地聯系起來。同時,在分析和討論相關的安全性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對轉基因技術核心的基礎內容基因工程的掌握和運用水平也將得到提升,從而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和興趣,這也是本模塊基本理念的重要體現,所以本節課是整個模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教學目標的確定
《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在于為學生獲得終身發展打好基礎,因此確定學生應實現以下目標:
(1)知識目標:舉例說出對轉基因生物安全性問題的不同觀點及論據。
(2)能力目標:運用生物學知識對不同觀點的理由進行辨析和討論。
(3)情感目標:關注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問題,認同對生物技術安全性問題討論的必要性。形成對待轉基因生物安全性問題的理性、求實的態度。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對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問題多層面、多角度的關注。
(2)運用生物學知識對不同觀點的理由進行辨析和討論。
難點:從關注整個生物圈的和諧、穩定與發展的高度去審視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二、說教法
《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指出:選修模塊是為了滿足學生的多樣化的需要而設計的,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生物科技視野、增進學生對生物科技與社會關系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踐和探究能力。基于以上要求,本節課我主要采取指導學生搜集資料做報告并討論交流的教學方法,具體如下:課前對學生進行平行分組,布置并指導各組學生從多種渠道收集和處理相關信息;課上請各小組用多媒體展示其整理的資料,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學生還可以提出個人經過選擇、鑒別、整理而形成的觀點和依據,討論和交流,運用和共享對轉基因技術的看法。在此過程中,教師對課堂環節進行組織和引導,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并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予以幫助、指導和評價,特別是對學生有些不科學的想法要予以指正,對學生知識水平達不到的環節予以點撥。
三、說學法
學情:學習本專題前,學生已有相關的知識和經驗,如遺傳與變異等必修模塊的基礎知識以及本模塊第一專題基因工程中的轉基因技術原理。另外,在學生的生活經驗中,也存在有與轉基因生物問題直接或間接接觸的機會,如轉基因豆油、巧克力中的卵磷脂等;加上媒體的相關報道,在學生中會產生各種認識。雖然這種認識可能是模糊不清的,但至少學生對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問題是不陌生的。
學法:合作交流是本節課學習的主要方式,小組成員分工合作,進行轉基因成果及存在的安全性問題等相關資料的搜集,對資料進行整理和分類,并運用生物學知識對不同觀點的理由進行辨析和說明,并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和交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每一個問題的討論活動的實施都是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調動和考查。
四、說教學程序
五、板書設計
(作者單位 遼寧省大連市紅旗高中)
?誗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