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
針對我校高一美術新課程模塊教學的一些現狀,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的反思如下。
一、新課改對高中美術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師是美術教學活動的主體,扮演的是文化傳遞者的角色。因此,作為美術教師就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廣泛地了解和接納來自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不同藝術流派的美術作品,形成一種建立于世界文化基礎上的審美文化態度。為了豐富教學內容,必須多種渠道接受美術信息。
二、新課改對美術課堂的要求
為了激發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的興趣,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盡快地投入藝術作品中去,我認為,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應有所突破,切忌千篇一律,作品分析避免面面俱到。如果每件作品都是“形象造型生動、構圖均衡穩定、色彩層次豐富”之類的老套數,學生便會感到枯燥乏味,這樣的講解不但達不到教學目的,甚至可能會適得其反,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當然也就沒有任何欣賞的意義了,更激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鑒賞模塊中,常常要做一些諸如作者介紹、時代背景、作品意義的闡述。
美術欣賞教育是以視覺欣賞為主,欣賞教學所需的范圖和音像質量要精美,缺少必要的設備設施和輔助材料、資料,勢必使美術欣賞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我的具體做法是:利用學校的幻燈機、投影儀等現代化手段,通過對圖像的欣賞,比較(橫向比、豎向比),提示、議論、提問,最后總結歸納。有的內容還可配放音樂。如,抽象畫蒙特里安“百老匯的爵士樂”的欣賞等。視聽結合,如臨其境,再輔以歷史背景、作者生平及創作指導思想的介紹,加深對作品內涵的理解和作品效果的體驗。
在雕塑模塊的教學中,我結合具體情況開設了石膏雕塑,將教師講解、示范、啟發、引導和學生動手實踐、思維拓展結合起來,開課過程中,我和學生之間有了很好的互動,學生之間也獲得了充分的協作交流,模塊結束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藝術教育不會在短期內看到效果,但卻是影響人一生的教育。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給學生的思想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單位 吉林省乾安縣職業教育中心)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