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挺
我國農村地區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適應性和有效性已成為一個焦點問題。因此,要從農村教師的實際出發,采取多種適合農村教師培訓的途徑,利用農村教育有限的資源來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村教師的師資水平,這是提高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骨干教師的培養中,我們對全鎮骨干教師就新課程理念、教育技術能力等專題進行研討和交流。同時,我們針對部分小學骨干教師就教育教學中提出的問題,以現場、即時、互動的方式予以解決。培訓方法主要抓五個環節:
一、自學
這是最普遍的培訓進修方式。自學是個性化學習的最有效手段,它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培訓者對自學內容和考核的要求,二是教師自學的主動性和能力。為了在教學實際中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能力,所以強調了教師的自學。縣進修學校教師在每次輔導前首先下發講義,要求教師自學,結合教學實際加深理解,做好自學筆記,把自己在自學中的疑難做好記錄,在講課時及時提出,并研究解決。
二、輔導研討
在學員自學基礎上,縣進修學校教師輔導時要與學員共同研究解決疑難問題,加深對專業基礎知識和理論的理解。通過預設研討內容,開展研究,在培訓時進行交流,相互學習,產生受訓者知識與觀點的升華。
三、作業反思
縣進修學校老師每次輔導講課后,為檢查和督促學員自學都要布置適當作業,要求學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并批改總結。是對已經產生的活動的再認識。要求受訓者通過新的學習或實踐,開展反思,與已有的經驗相對照,理論聯系實踐,獲得新的體驗,改進教學。
四、跟蹤
每次輔導課后,縣進修學校老師和鎮中心校有關人員要及時深入學員所在的學校跟蹤聽課,與指導教師共同研究,對學員教學中的優點給予肯定,不足之處提出改進意見。
五、實踐
為使學員在實踐中得到鍛煉提高,要求學員每學期每人聽課20節,評課10節,在鎮、校做公開課2~3次。在骨干教師的培養過程中,還可以要求他們為本校、本地區教師開設講座,上示范課,指導青年教師,以此促進骨干教師專業的成長。
通過上述五個環節的培訓,提高了學員備課、上課的能力,不但學員受到了鍛煉,提高了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而且領導聽課、評課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時帶動了全體教師,相互之間也開展了聽課、評課活動。加大對農村小學骨干教師的培訓力度,以評帶訓,分層指導,按需施教,使一大批骨干教師脫穎而出,基本形成了骨干教師梯隊。加強跟蹤和考核,融管理、培訓、示范為一體,使骨干教師培訓卓有成效。
(作者單位 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姜屯鎮中心小學)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