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設計練習緊扣教學目標,重點突出;當練習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會自然而然地走進數學的;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
關鍵詞:生活化;趣味化;實踐化
新知識形成后,當堂的鞏固練習是數學課的重要環節,是鞏固新授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培養良好思維品質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如果我們還用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方式搞題海戰術,其枯燥乏味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容易讓學生一看到數學就頭大。因此,課堂練習的設計非常重要,設計練習要緊扣教學目標,重點突出,針對性強,就能誘發學生樂學數學、愛學數學的情趣。本人在教學中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落實:
一、練習生活化,讓學生走進數學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課程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有利于學生體驗與理解、思考與探索。”小學數學練習題是體現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的重要方式,通過呈現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不斷溝通生活中的數學與教材的聯系,讓學生經歷“生活—數學—生活”的學習過程。例如,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的《數學與生活》的“粉刷墻壁”,我并沒有利用課本的習題,而是結合我校新蓋的教學樓需要粉刷墻壁設計了這樣一道題:“最近,我校四層的新教學樓就要竣工,將對教室的頂棚和四壁進行粉刷,每層有6間教室,每間教室的長是8米,寬是7米,高是4米,需扣除全部教室的門窗總面積528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涂料0.5千克,要粉刷這座教學樓內的所有教室,可能需要涂料多少千克?如果每千克涂料4.5元,共需要多少元?”題目一呈現,學生一聽說能用自己知識解決自己新教室的粉刷問題,個個動手的積極性都很高,解答完后,還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可見,當練習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會自然而然地走進數學的。
二、練習趣味化,讓學生喜歡數學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學生對學習沒有一種歡樂的喜愛、沒有付出緊張的精神努力去發現真理、并在真理面前感到激動和驚奇,那么就談不上熱愛科學、熱愛知識。”要使學生喜歡數學,我們應該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實際情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有趣的練習,將練習的內容以游戲的形式出現能極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二年級“撥一撥”這課中,在教學完讀數和寫數進行鞏固練習時,我創設了一個撲克游戲:請一名學生上臺來抽三張撲克牌。提出你能用三張撲克上的數組成一個三位數嗎?還能組成不一樣的數嗎?組成最大的三位數是幾?最小的三位數是幾?讀出來。如果把1換成0,又可以組成哪些三位數呢?試一試。當引導學生興致勃勃地做完這個練習時,進一步增加難度,如果是4張撲克牌讓你組成三位數,你會嗎?自己試一試。小組內完成,匯報。通過形式多樣的游戲,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增加了練習的趣味性。
三、練習實踐化,讓學生感悟數學
新課標指出:“學生的學習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動手實踐對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創造力有著積極的作用。通過動手實踐,學生既動手又動腦,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感受到自己是一個研究者、探索者和發現者,讓學生進一步感悟數學的魅力。我們在設計時不要只停留在鞏固知識上,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到學有所用,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擺一擺、畫一畫、量一量等實踐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將數學知識通過實踐活動進行再創造,進一步感悟數學學科的神奇。
四、練習教育化,讓學生愛上數學
新課標倡導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能只重視知識技能的教學,應該在教學中多關注學生的心靈,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將數學學科的教學與學生的人文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例如,在教學二年級“買鮮花”時,在鞏固練習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師:大家一邊聽音樂一邊觀察老師是怎么配花的,(拿4朵康乃馨,每朵5元,拿1朵玫瑰花,每朵4元)
師:請大家幫老師計算價錢,小組合作計算這束花的價錢。學生計算并匯報。
師:現在請每個小組配一束花,價格不超過25元。
小組討論配花方案,全班交流,老師點評。
師:你打算把這束花送給誰?
生:送給媽媽,因為媽媽很辛苦,
生2,:看望生病的人,祝他們早日康復。
生3:同學生日時,可以送給他們祝他們生日快樂。
……
在這里,通過配花方案進一步鞏固不同的混合運算,同時通過你打算將這束花送給誰,讓學生在體驗了數學的學習樂趣,融入了人文關懷,學習效果好。
當然,課堂練習除了鞏固新知識,還是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學中還要設計適當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創新能力的題目,只有在設計時盡量做到題目新穎有趣、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才能讓學生愛上練習,愛上數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課堂效率。
作者簡介:徐育仁(1975.11-),男,漢族,福建省永安市人,小學高級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
(作者單位 福建省永安市西洋中心小學)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