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榮梅
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讓學生受到一定的英語熏陶,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語言學習習慣,即良好的聽、說、讀、寫的習慣,培養其運用英語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聽和讀是輸入,說和寫是輸出,但必須達到一定的輸入量,才能保證更好的輸出,從而高效率地完成學習語言的目標。而培養學生的認讀能力,正是語言輸入轉為輸出的必不可少的途徑。
穩步推進字母音標教學
通過字母學音標,邁出自信第一步 牛津版小學英語從一年級就開始了英語教學,學生的程度也是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在幼兒園學習到的英語發音不準確,這無形中也制約了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所以,在小學一年級,英語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糾正學生的不良發音,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二年級開始,在學生掌握26個字母,并逐步拼讀單詞時,教師可以將48個音標集中出現,讓學生對音標有個整體認識,了解字母和音標的區別,講解一些簡單的發音要領。
加減調換多變化,巧記單詞不費力 以某個英語單詞為基礎,加、減、調、換一個字母就成了另一個新單詞。具體方法有:①前面加字母。如is-his、ear-near、read-bread等。②后面加字母。如hear-heart、you-your等。③中間加字母。如tree-three、for-four、thirty-thirsty等。④減字母。如she-he、close-lose、start-star等。⑤調字母。如sing-sign、from-form等。⑥換字母。如book-look、cake-make、cat-hat等。
運用多種載體輔助認讀
設計新穎板書,吸引認讀 例如,在教授big、small、long、short等英語單詞時,筆者根據各個單詞的詞義特點,在書寫時特意把big寫得很大,以此和小的small做區別;還特意把long寫得扁而長,以此與矮胖的short做區別。而在教授顏色類單詞時,則用不同的粉筆畫出不同圖案。這種形式的學習,容易讓學生產生親切感,也有助于他們進行形象記憶;同時,教師要在黑板上開辟固定區域,把所要教授的單詞規范的板書在四線三格中,使學生在學習初期就接觸和強化正確的書寫,如此,無形之中培養了學生的認讀能力。
運用詞圖結合,促進認讀 在英語單詞的認讀中,學生們可以通過單詞、圖片相結合來認讀單詞,也可以借助于體態語的運用來認讀單詞。其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認讀能力。如兩手五指盡量分開,放到嘴兩邊,邊做動作邊發出喵喵的聲音,表示小貓;用手掌劃出曲線表示魚兒在游;上下擺動雙臂表示小鳥在飛,雙手食指和中指并攏豎在頭兩側表示小兔子。課后也可讓學生自制單詞卡片,并畫上相關的圖片,利用這些單詞卡片,可以在小組內開展多種練習活動,以復習、鞏固認讀單詞。
使用課本、錄音機,強化認讀 在眾多教具中課本是一個非常有用又簡便的載體,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低年級孩子的詞匯量少,這個因素決定了他們使用的英語學習材料是有限的。所以合理科學的利用課本,通過課文朗讀帶動認讀,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認讀能力,就顯得十分重要。
優化學生認讀技巧
以豐富的節奏,趣味認讀 在教師指導學生認讀時,要有效避免用單一、枯燥的方式,從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然地操練語言知識。比如,學生讀單詞時,可以采用“聲音大小讀法”“聲音長短讀法”“物品尋找讀”等多種讀法,只要學生愿意接受并且方法簡單易操作,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他們的認讀技巧,就是好的方法。“聲音大小讀法”:老師手抬高,學生大聲讀;老師手放低,小聲讀。“聲音長短讀法”:老師左右手合在一起,學生快讀;老師手分開,學生慢讀。
以朗讀促認讀,優化認讀 在日常教學中,英語朗讀訓練主要采取聽錄音讀、個別朗讀、小組輪讀、齊聲朗讀、分角色讀、配樂表演讀、男女比賽讀、接龍讀等。這些多樣化、趣味化的朗讀形式,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和熱情,長期堅持有助于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
設計個性化作業
小學低年級英語每周只有三課時,如果不在課外及時加以復習鞏固,學生在下一節課上對上節課中認讀的知識會遺忘很多。因此,教師有必要布置一些有意義個性化作業以保證學生認讀能力的積極形成。低年級英語作業的設計一定要把握“多樣、高效”的原則。
英語學習,興趣在先。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怎樣培養認讀能力,更別說交際能力。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認讀能力時,活動設計必須具有趣味性、創新性,以此激發學生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讀的能力。教師也需將“認讀教學”進行到底,為學生后續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終身受益。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勝浦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