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潔
小組互助學習,就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生或群體,以合作學習小組的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來促進學習的教學活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小組互動學習”正是針對這一點的有效嘗試,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展個性,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得到了培養,使得學生主動參與到小組中的機會更多。
優化組合,構建合理結構
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實施小組互動學習是一大創舉,但是在當前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有很多教師還沒有重視到這一教學模式的推廣和實施。所以,要想更好地將這一教學模式發展起來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則教師自身首先要認識這一模式存在的意義以及這一模式實施的必要性。課堂上,在教師指導、調控下,小組成員之間展開互相配合、互相幫助的學習。
例如,曾經就有老師隨意地將四位同學劃分為一組,然而教師沒有注意到這幾位同學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都較弱。所以,在口語對話環節往往他們都無法快速進入狀態。而那些需要訓練的內容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例如:what is your name?How about the weather?What is the price?這也導致小組互助合作學習沒有發揮應有的功效。有的教師對“小組互動學習”這一教學模式并不十分重視,而有些則是對這一模式的實施并沒有形成很好的認識和了解。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容易引導著學生開展不盡規范的教學實施。
創設小組互助的生動情境
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開展課堂授課和互動性的學習,那么就一定要注意切實地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客觀環境,特別要注意融洽好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具體言之,筆者認為主要是要充分地調動起學生參與其中的熱情,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學生的意愿來做好小組劃分。在分組中充分兼顧到小組內的成員可以較為和諧地相處,更好地為小組互動學習奠定關系基礎。
例如,A、B、C、D四位同學被劃分在一組,其特點為:A英語學習積極、成績優秀,B、C英語學習良好,D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那么,在這個小組內,A、B、C的學習熱情就可以感染D。好比在九年級的學習過程中就會遇到“寧愿/寧可……”這個語法句式,那么,借助小組內的互動,就可以很好地將would rather (not) do something. “寧愿(不)做某事”、prefer (not) to do something.“寧愿(不)做某事”、prefer to do A rather than do B“寧愿做事情A,而不愿做事情B”、prefer A to B “與B相比,更喜歡A”等進行一個自主的歸納和梳理,同時A還可以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熱心,幫助D來做好這個語法知識點的鞏固性學習。
選擇寓教于樂的方式
小組游戲無疑是最受同學們喜歡的活動,主要是寓教于樂。小組成員根據所學內容開展輕松有趣的活動,在良好的言語交際氛圍中,加強記憶與理解。游戲融入到教學之中其實就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實施,借助游戲的方式來開展教學使小組互動獲得更好的發展和提升。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適當運用小組游戲活動,可以促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激勵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協作能力。例如,在九年級上冊unit7《films》這個部分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以“film”為主題來開展游戲性的教學實施。如教師可以設置“模仿”主題,這樣有些小組可能就會選擇模仿《泰坦尼克號》中的一些經典話語,如“All life is a game of luck”“To make each day count”“You jump,I jump”等。而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語氣特別是對“You jump,I jump”的模仿總是能夠很好地引起大家的共鳴和交流互動,從而更好地學習好英語。此外,在這個部分的教學實施過程中,筆者認為教師還可以通過以小組為單位,在觀看完某一部電影后,分別以小組為單位以英文為支撐來交流觀后感受。
學會反思,完善實施流程
小組互助教學模式作為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策略和實施必然直接影響著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在這一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筆者認為教師完全可以在這一教學模式實施一段時間后,開展一些完善性的教學實施流程。并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然后再一起討論具體的解決方式。最終,在教師、全體同學的討論下,促進師生的情感交往與溝通。
例如,uni7《films》在游戲融入教學實施這個部分中,就有學生就觀后感發表感想的步驟提出了意見,認為這一方式難度太大,而且很多時候無法找到合適的語言加以表述。但是也有同學十分喜歡這一方式。如有同學指出“我參加了模仿的整個過程,我喜歡這樣的方式但是我不知道怎么用英語來表達我的喜歡之情,我只知道可以用like,但是那樣會顯得我的詞匯很貧乏。而且,除此以外,‘在我看來‘感觸深刻這樣的一些話語如何用英語表達。”最終,在教師、全體同學的討論下得出解決的方式。小組互助學習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一種學習策略,通過合作學習,在互動過程中,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和諧、平等的合作交流中,使得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得以萌發,有效凸顯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這一模式之下,很好地吸引了更多的學生融入到課堂之中。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許莊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