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
課程改革已經邁入深化期,不管曲折與否,課改的推進已成為教育普遍行為。就對課堂教學而言,此次課程改革的影響意義是深遠的。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堂改革,那么,教師該如何讓課堂產生實質性的變化?這就要提倡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逐步改變以教師、課堂和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課程目標多元化。而多元化的課程目標,更是要求課堂是智慧型的課堂,教師是智慧型的教師。正所謂“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當教師能夠充滿智慧地駕馭教學課堂,也就多一分智慧、成功與喜悅。
組織開放而靈活的課程
課程內容的實施應植根于現實,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長期以來,在潛移默化中,課本成為教學的準則,而相隨之的課堂拘泥單調,缺乏生氣與選擇權,捆縛個性的發展。現在新課程教材已發生了質的變化,但教材更應是一處廣納百川萬山的百錦園,正如魯迅先生說的:“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
教材作為知識的“橋梁”,有智慧的教師就應在指導學生學好教材的基礎上,不斷自我調節、更新,組織一些開放、靈活的語文課程。學會“引進”,引進文質美善,適合兒童閱讀學習的文章;跨越學科,讓語文課融會貫通;開放教學,引入具有強列時代氣息的人或事于課堂,變靜態、封閉的教材為動態的開放教材,以此來增強語文課對學生的吸引力與感染力。因此,校本資源的開發也就成為課改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制定開發或使用與本校相關的校本課程,發展特色教育,以補不足。
把握教師的角色
課程變革,不僅僅是變革教學內容和方法,而且也是變革人。在新課程觀中,教師不再是單純的教書匠,而是能創造性使用教材,善于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發現探索,走進學生心靈世界真誠的合作者。
首先應塑造自身的教學魅力 教育科學,更是藝術。優秀教師既要有智者的頭腦,又要有藝術家的風范,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巨大的。教師應有海納百川的文化胸襟,高屋建瓴的人文視野,不畏權勢的民主意識和獨立思考的批判精神……有實力才有魅力,做教育智慧型教師。
做一名學習型、引導型、反思型教師 現代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平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不是清閑者,而是通過看與聽,設身處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及時掌握情況,思考下一步的教與學。同時,教師在課堂中也要敢于用懷疑的眼光反思自己的教學、教充方法,隨時調整教學行為,一節成功的課堂,會讓人聽了如沐春風,如飲醇醪。
創造最佳教學機會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教為學而存在,課堂中,智慧型的教師要表現出靈活駕馭學生的活力:教師必須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小心呵護學生的情感,善待學生的錯,耐心期待學生的覺悟;積極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同時允許孩子們享有某種程度的“沉默權”,保留學生一定的自主權;要求在教學中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不放任不壓抑,變無知為學習動機;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這是成功的第一步;為培養學生的創新力,尊重學生與眾不同的疑問與觀點;關注學生的心理世界。正如一位名家所說的,教師在課堂中要善于主動捕捉亮點,讓智慧閃耀光芒。
教學過程不應是一種接受過程,不是一個僵化的模式,而應該是一個探索過程,課堂教學應該是開放的、多元的,它可以是寫意山水,如國畫般有潑墨、有細描、有細琢,它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天地,是學生張揚個性的舞臺。《可愛的草塘》這是五年級的一篇融寫景敘事抒情于一體的散文式課文,講授方式授課與學生采取自主創設故事的形式來學習這篇課文,收到的是完全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見,元知、動機、行為三個方面都聚集于一個積極參與學習者時,其學習就是自主的。
保護孩子健康成長
現代的教育理念,要求正確看待學生的差異,在教學中我們不否認差異,但不人為地制造差異,每一個學生都要發展,不求一樣的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求我們的評價:首先是克服主觀武斷,做到因應問題解決問題。二是倡導民主評價,平等對待評價對象。三是把握多元評價方法,讓成功的喜悅能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四是持寬容、理解、溝通、讓步的態度。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但對不合實際的,教師也要適時的加以引導,盡量避免可能給學生造成傷害的評價行為。記得有這樣一個例子,一位外國的教師對一名一年級的學生做“1+2=2”的評價是:你這次的思考離正確的答案只有一步之遙了。
盧梭說過:“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課堂不是教師教學行為模式化運作的場所,而是讓教師教育智慧充分展現的地方。只有更好地發揮教師智慧,把握好教學環境的引導,我們的課堂必將是一臺精彩的戲劇,更是孩子們學習的樂園。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龍華新區上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