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日朋

多媒體技術是當今小學數學課堂常用的教學手段之一,集圖、文、聲、色于一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通過圖形的移動、旋轉、閃爍、定格,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化、動態化,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為學生學習增強了趣味性,從而使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主動性。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
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主
現代教材中內容豐富,圖文并茂,深受學生喜愛,但圖是靜止的。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把靜止的畫面運用多媒體創設動態情境,生動形象地激發學生興趣。
例如:在教學《角的認識》這一課時,筆者是這樣引入新課的:“小朋友們,中國的建筑美輪美奐,它們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下面我們一起走進中國建筑,欣賞它無與倫比的美!”播放中國建筑的圖片,視頻中依次出現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斑@些建筑美不美?剛才的圖片中,小朋友們有沒有注意這些優美的建筑中藏著已經學過的平面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六邊形?,F在老師來變一個魔術,小朋友眼睛可要看仔細了,變!變!變過之后的這些圖形你還認識嗎?”(課件把這些平面圖形分解成不同的角)學生:“它們都叫做‘角?!崩蠋熣f:“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角?!边x擇生活中的建筑,課件通過呈現關鍵部位的方式引入新課,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
以理解掌握知識為主
多媒體的應用要以系統論和教育教學技術理論為指導,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考慮到多媒體對學生學習知識和方式的影響,如何促使多媒體輔助教學從有用走向有效?課堂教學中以知識為載體,通過學生主動參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建立在自己的實踐經驗和主動建構上,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根據自己的體驗去發現創造知識。但學生的探究不能是盲目的,需要教師調整引領,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獲取新知。
例如:《圓的面積》歷來是教學中有難度的。如何突破這一教學難點,利用多媒體化抽象為具體。首先,從學生怎樣探究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入手,猜想“如何運用我們學過的轉化方法來推導圓的面積公式”;然后,借助多媒體讓學生展示活動過程。接著進行啟發:“過去我們推導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時用的是什么方法?”學生回答:“應用轉化的方法。”老師再問:“動腦筋想一想,圓能不能轉化成你學過的形體?”學生通過探討取得以下共識:①要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必須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②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要用切拼怯。同時,提出新的問題:“怎樣切拼才能轉化成我們已學過的圖形?”老師引導說:“你們打算怎么切?怎么拼?想拼成什么圖形呢?”并進行小組討論。
以深挖學生思考為主
通過多媒體出示運動、變化的圖文和人、計算機融合的互動活動,產生的生動形象的感官效果以及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游戲。讓學生在直觀生動的游戲中,深入思考,激活思維,這樣學生就能夠以充沛的精力在主動的作業中自己討論所發生的問題,自己想出種種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例如:《分數的可能性》教學時,課尾筆者設計了一個“砸金蛋”的游戲。
師:這是央視曾經熱播的一個節目,還記得里面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環節嗎?是什么?(課件出示“非常6+1”圖片)
生:砸金蛋。
師:今天我們也來砸金蛋。這里有7個金蛋,誰來預測一下,中獎的可能性是多少?說說你怎么想的?
生1:如果7個金蛋中有1個有獎,那么中獎的可能性是;
生2:如果7個金蛋中有2個有獎,那么中獎的可能性是;
生3:如果有3個有獎,那么中獎的可能性是;依次還有、、;
生4:老師,我有不同的想法。如果7個金蛋中,沒有1個有獎,那么中獎的可能性是0;如果7個金蛋全有獎,那么中獎的可能性就是1。
(師進行板書:0,,,,,,,1)
師:中獎的可能性最小是(0),最大是(1),也可能在(0~1之間)。老師告訴你們,這7個金蛋中,有3個金蛋有獎,中獎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
師:就請你來選一個砸一下。
(學生在電腦上點擊)
師:有獎嗎?
生:沒有。
師:真遺憾,謝謝你的參與。還想砸嗎?
生:想。
師:好的,就你。別著急,要想砸蛋,得先回答老師的問題,回答對了,才能砸蛋。現在你中獎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生:。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原來有7個金蛋,3個有獎?,F在砸掉1個,剩下6個金蛋,還有3個有獎,所以中獎的可能是。
師:來砸吧,有獎嗎?
生:有。
師:是圓珠筆,送給你……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醫藥高新區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