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鋒 鄒光燦
【摘要】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對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企業要獲得競爭優勢應樹立成本管理戰略思想。本文針對當前企業中降本增效中存在的問題,從十三個方面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企業 降本增效 管理方法
降本增效是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最根本的途徑,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開展降本增效工作,必須根據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結合市場經濟環境,從計劃、科研生產、銷售、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制定適應企業特點的降本增效管理方法。
一、加強預算管理,控制各項費用開支
強化財務預算管理要遵循收支平衡原則,采取誰主管、誰負責的辦法,將財務預算質保分解到職能歸口管理部門,指標量化,責任到人。強化預算的監督與考核制度,建立預算的監督與預警功能,加強預算制定情況分析,對實際支出與預算支出進行全面分析、對比,嚴格各項費用支出,確保各項支出控制在預算范圍內。
二、加強生產計劃管理,提供人力、設備等資源的利用率
生產計劃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起點,對企業非常重要。生產計劃必須充分考慮物料的采購供應周期及能力、產品性能特點、產品種類、產品生產加工工序及工藝流程、車間計劃生產能力與產品工時定額、機器設備運行情況、技術措施、人員動態、市場需求及承接合同情況等綜合因素,統籌安排,科學、合理的制定產品開發計劃、生產作業排序計劃、人員計劃、產能計劃與負荷計劃、庫存計劃、出貨計劃、物料計劃、外協計劃等生產計劃。在保節點、保進度、保任務的同時,充分利用企業人力、設備等資源、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節約流動資金,提高企業生產效率。
三、加強科技創新管理,提高生產效率
結合科研、生產實際情況,深入生產、科研、管理一線,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考慮產品性能特點、加工制造方法、設備技術能力、人員技術水平等因素,從生產下料開始著手,對生產、科研、管理的各個環節,權過程進行分析,改進和完善工藝設計、工藝流程,管理辦法,在進一步做好設計標準化的基礎上,提高設計和管理質量。鼓勵全體員工積極開展技術革新、技術訣竅和合理化建議,推動工藝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降低成本費用,提供生產效率。
四、加強質量管理,提高產品合格率
建立健全各項質量管理制度,加強日常質量巡查,形成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全過程監控機制,嚴格工藝記錄,杜絕生產過程中人為、低級質量事故,提高質量問題的處理能力,降低處理質量問題成本。嚴格執行質量追究制,責任落實到責任人、責任班組、責任單位,提高全員質量意識、工作責任心和操作技能,提高零部件一次交驗合格率,降低零部件報廢率,提高產品合格率。
五、加強物資采購計劃管理,降低物資采購成本
加強物資采購計劃管理制度,所有的采購計劃必須嚴格按照企業生產計劃和工作計劃,依據材料消耗定額和歷史統計資料,結合庫存情況,編制采購工作計劃,合理安排采購數量和進度,編制詳細的物資采購計劃明細表和采購計劃匯總表,物資采購計劃表和采購匯總表經計劃、生產、財務、質量等相關部門審核、批準,財務部門進行審價、比價后,物資采購部門方可按計劃實施采購。形成物資采購按計劃,采購進度按要求,審核材料消耗行為,降低材料采購成本,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效益。
六、加工工具、備件的管理,降低成本費用
建立工具、備件領用備查賬,記錄工具、備件的領用單位、領用人員、領用用途和領用數量,實施掌控工具、備件的流向和使用情況。嚴格控制工具、備件的亂領、亂發,做到領用有審核,使用有制度。形成工具、備件使用單位、使用人員負責制,使工具、備件使用人員逐步建立責任意識,減少工具、備件的損耗,降低成本費用。
七、加強輔助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降低成本費用
實行輔助材料及低值易耗品限額領用制度,年初根據各單位承擔的生產任務以及歷年的消耗情況,科學合理的制定各單位的輔助材料及低值易耗品領用限額,將各單位的輔助材料及低值易耗品領用控制在限制范圍內。
八、加強庫存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加強庫存物資清查盤點管理,防止庫存產品、物資的流失和積壓;加大庫存物資的清理力度,控制無效庫存物資的新增,特別是對市場流通性較強,可隨時購買的物資要加大控制力度,逐步實現零庫存管理,減少庫存物資的資金占用量,降低庫房管理費用;加強庫存積壓物資的處理再利用管理,積極回籠資金,提高資金的周轉率。
在物資采購審價制度的基礎上,建立物資采購數量審核管理,以生產作業計劃為依據,統計生產投入所需的材料品種、規格及數量,以此為標準,結合庫存情況,審核控制實際采購量,防止隨意加大采購數量的現象,減少采購資金的浪費,切實起到控制物資庫存,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作用。
九、加強廢舊物資處理管理,減少資金占用量
成立廢舊、積壓物資處理管理機構,建立廢舊物資處理管理辦法,針對邊角余料、廢舊爐渣、報廢產品、積壓資金等不同物資類型,建立不同的管理制度;建立實物資產跟蹤管理制度,實時了解各種資產的技術性能狀況、存放地點、受控情況等,及時清理廢舊、積壓物資,防止廢舊、積壓物資的流失和資金占用;建立有效廢舊物資盤點、清查回收管理制度,做好回收、積壓物資的利用、變現,減少資金占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十、加強修理費管理,降低維修費用
根據不同類別的資產建立相應的維修管理制度,資產管理部門建立房屋、機器設備、車輛等的修理情況管理明細賬,及時準確掌握各種資產出現的故障及修理情況,依據修理臺賬明顯情況,科學合理的編制每種資產的年度修理計劃,嚴格按計劃進行控制,努力降低維修費用。
十一、加強應收款項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建立應收款項定期對賬制度,采用函證、電話核對、對賬單核對等方式,與客戶或債務人進行核對,確保債權金額準確有效;建立 應收款項賬齡分析制度,對應收款項回收情況進行實時監督;建立應收款項催收管理制度,采用書信聯系、電話聯系、上門催收等多種方式,及時催收款項;實行款項回籠業績考核和責任追究制,采取“誰銷售,誰負責”的原則分解落實到每一個責任單位、責任人,以此作為業績考核的標準之一,進行考核和責任追究;通過應收款項的全過程控制,加大收款力度,加速資金回流,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十二、加強節能減排管理,降低成本費用
建立節能減排管理制度,對空調等高耗能設備實際季節化管理,加大對照明、供水、供暖等設施的巡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維護、更換,避免不必要的跑、冒、滴、漏現象,杜絕長明燈、長流水,建立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加強節能減排統計和考核,廣泛宣傳節能意識,有效開展節能減排活動,切實起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十三、加強內部控制管理,控制各項費用支出
建立、健全差旅費、業務費、辦公費等一系列內部管理控制制度、加大對各項費用支出的控制力度,嚴格各項費用審批程序,降低各項費用開支。
總之,降本增效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建立和完善計劃、生產、銷售、質量、科技創新、工時定額、薪酬分配等一系列內部管理機制,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牽制的內部控制管理機制;廣泛宣傳,使全體員工建立降本增效意識,從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入手,全員、全過程地參與成本費用的控制,有效開展降本增效工作。
參考文獻
[1]財務成本管理.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辦公室編.遼寧.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
[2]陳勝群.企業成本管理戰略.立信會計出版社,2006年出版.
[3]陳浩.試論企業全面成本管理.上海財稅,2005,(3).
作者簡介:馬軍鋒,男,高級會計師,主要從事裝備財務工作,裝備采購中心審價處;鄒光燦,男,會計師,主要從事裝備財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