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娥
【摘要】會計職業道德是社會公德在會計本職業中的具體體現,起到規范會計從業人員的總用,引導著會計職業向著健康正確的方向發展。全文對高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意義,現狀以及完善措施進行了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 經濟 健康正確發展
一、高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意義
加強高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為了不斷提高會計從事人員的道德水平,塑造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忠于職守,愛崗敬業,廉潔奉公的職業道德規范。作為提高高校會計職業道德水平的一種手段,加強高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有利于社會的反腐倡廉,進而形成珍格格社會的廉潔奉公的風氣。在各單位的經濟管理工作中,會計工作位于最前沿,會計人員深處財經要地,難免因受不良風氣的影響而做出違背職業道德事情,出現不良問題。因此,加強高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中國科學發展的要求。
二、我國高校會計職業道德現狀
(一)會計執業人員缺少職業道德觀念
在實際生活中,一些會計人員的道德素質較低。由于缺少忠于職守,廉潔奉公,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利欲熏心,在追求物質利益是,為了一己私利,置會計行業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職業道德于不顧,犧牲了國家利益,利用之為之便貪污受賄、挪用及貪污公款,踐踏會計職業道德,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職業道德與從屬關系
在我國,事業單位中實行的是領導負責制。也就是說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各項人事關系的考察都是一把手領導掌握的,這種工作關系上的從屬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會計從業人員監督作用的發揮。這種從屬關系是非常不合理的,它在嚴重影響著高校會計執業者能否堅定不移的恪守職業道德。在《會計法》中明確規定“會計機構中會計人員的主要職責之一,是依法實行會計監督”。但是由于工作上的從屬關系,事業單位領導對會計人員具有管理權和領導權。有些領導為了自己私欲對會計人員進行施壓,強迫會計執業人員做出假賬,會計執業人員不從的話就會因此丟掉工作,因此有些會計人員因為生計問題而不能顧及職業道德,不能依法實施會計監督。
(三)會計制度不夠完善
當下我國的法律制度還不夠完善,有許多不健全的地方。會計從業者的道德要求只在會計制度的個別條款中得到規定,并沒有系統完整的作出要求,因此會計職業道德不具有強制性,基本上是靠社會公眾輿論和自己的道德素質來維持的,執行力比較差。我國現下作為維護會計職業道德最重要的手段,會計法律規范不夠完善,對會計人員不能依法履行會計監督職能的行為均未認定違法,因而,會計監督職能不能得到強化。而從各種與會計相關法律法規處罰違法人員來看力度來看,打擊力度太小,大多數還只停留在警告、罰款、和停止執業資格上,對違反會計職業道謝的行為沒有足夠的重視,不能構成有效的警示。而當會計人員因拒絕違法會計行為需要保護時,法律又不能作為堅強的后盾給予會計人員足夠的保護。
(四)會計執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由于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不力,眾多會計人員參差不齊,有些人員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較低。某些會計人員由于一己私利,在行使職權時做出了違法違紀的會計行為,這都是會計從業者業務素質,道德素質不夠高的體現。這與我國沒有專業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有相當大的關系。目前,在各種與會計相關的學校中,并沒有哪一個學校把“會計職業道德”作為一門單獨的課程來講授,說明了我國在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方面沒有足夠的重視,教育力度比較薄弱,以至于會計從業人員道德素質過低,不能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規范。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會計從業人員的為違法違規行為。
三、高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設想
(一)提高對會計職業道德重要性的認識
《會計法》規定:“會計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提高業務素質,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應當加強。”會計執業人員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不僅要有優秀的業務素質,更要有正確的政策觀念和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要把遵紀守法,廉潔奉公,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等優秀品質作為自己工作時的信條。《會計規則》明確規定了會計人員在工作中的責任與義務,會計執業人員只有堅持廉潔自律,忠于職守,堅守法律才能保證高校財務的合法性。做好會計工作不僅僅需要過硬的知識還需要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因此作為高校的會計人員不能僅僅只做好日常工作,還需要根據時代的進步,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把自己的工作融入到改革的大潮中。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會計工作人員,一定要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擁有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履行自己的責任與義務,積極參與到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中去。
(二)完善法律法規
現存的與會計職業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造成了某些會計行為無法可依。完善法律的建設可以從以下的幾個方面進行:首先要針對現存的《會計法》把《會計法實施細則》進行完,進一步明確會計人員的責任義務與權利,明確對于會計從業人員的違法亂紀的行為的處罰力度,使得有法可依。再者,還要構建完整的會計從業人員的核心價值體系,進一步完善會計執業人員的道德規范,把會計從業者的執業道德融入到規范法律中。
(三)加強會計人員素質和職業道德教育
加強會計人員的素質教育,提升會計執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不斷提升其工作能力能減少由于會計人員的技術性失誤而引起的事故。同時,還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道德教育。與法律法規不同,法律法規是一紙明文放在哪里,而道德卻是無形的契約,但它們都對人們的行為進行了約束。與法律法規強制性相比,道德約束主要是靠社會輿論與自己素質修養進行自我約束。一個人的素質修養不僅僅要靠自己的不斷學習,也要靠社會的教育。所以本人認為,在開設的會計專業的課程中應該加入“會計職業道德”的這一部分內容。作為會計老師,更應該以身作則,把會計職業道德寓于教學過程中。還有就是在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中應加試會計職業道德這一部分內容,保證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
四、總結
總之,作為一名現代會計工作人員不僅僅要有過硬的專業能力,更應該要把會計職業道德作為自己的行為規范,嚴格約束自己。而高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不僅僅需要引起高校領導的高度重視,還學要社會的在各方面的支持。而對于國家來說,應該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健全法律制度,明確會計人員的責任與義務,給會計人員的行為提供一個標準。
參考文獻
[1]高芳.試論高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J].商場現代化,2012,(28):133-133.
[2]朱一新.論高校財會人員職業道德建設[J].前沿,2004,(9):134-136.
[3]齊明霞.對高校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探究[J].新財經(理論版),2013,(1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