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人才需求的不斷擴大,如何更新觀念,在與政府、企業進行協同創新的基礎上,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從而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實踐操作及創新思維能力,已成為我國眾多地方本科院校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首先概述創新創業教育與協同創新的價值內涵,其次提出地方本科院校構建協同創新發展的創業教育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地方本科院校 創新創業教育 協同創新發展
一、引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逐漸步入大眾化、普及化的教育階段,高校畢業生在逐年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學生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近些年來,為有效解決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問題,各高校紛紛鼓勵大學生創新就業模式,進行自主創業。然而,大學生雖然具備一定的創業熱情,但創業成功的幾率不高,也未能完全發揮大學生創業園的商業孵化器功能。根據我國目前的國情來看,開展基于協同創新的地方本科院校創業教育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創新創業教育與協同創新的價值內涵
(一)創新創業教育具有的價值內涵
1.推動區域的經濟發展。經濟的發展不但為大學生提供了就業機會,同時也增加了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只有加大適應于經濟發展趨勢的畢業生的培養力度,才能為區域經濟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與技術支持。同時,高校的教學內容與企業崗位需求的契合度、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特色的融合度等情況,共同決定了高等院校教育對區域經濟的推動程度。
2.有利于就業壓力的緩解。自從我國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畢業生以每年五六十萬的人次遞增[1]。然而國家一直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再加上頻繁發生摩擦的國家貿易,對相關企業對畢業生的需求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此種形勢下,大學畢業生進行自主創業成為了解決就業困難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協同創新具有的價值內涵
1.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良好的氛圍。協同創新發展要求各地方本科院校必須將滿足社會發展需要作為各項創業教育活動的導向,而創業教育的創業文化本質上即為社會和企業的發展提供所需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因此,協同創新體系為創業文化的弘揚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2.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充分的資源保障。協同創新發展要求各高校擺脫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孤立、分散的局面,構建出資源整合、共享、利用的發展模式。在各地方本科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如何將校內、外資源進行有機融合為發展的關鍵所在,而協同創新體系能為高校的創業教育提供充分的資源保障,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進行。
3.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有力支撐。在協同創新發展中,要求高校以院系為單位的封閉組織管理方式轉變為以團隊為單元的跨學科、跨學校、跨區域的協同發展管理體系。這種管理體系的轉變充分符合創業團隊的協作需求。因此,協同創新為地方本科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撐[2]。
三、地方本科院校構建協同創新發展的創業教育對策
(一)充分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必須將傳統單一的教育模式轉變為以產業資源為主、以校園服務為輔,以社會實踐為主、以學校教育為輔的,師生進行協同創業的教育模式。在轉變教育模式后,地方本科院校應當將面向學生文化知識及能力培養充分轉變為校內、校外資源的協同創業實踐,通過建立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業教育體系,從而將高校師生的創業積極性充分激發出來。
(二)加強相關政策制度的保障
其一,加強高校對師生協同創業的保障。在創業教育中,如果僅僅依靠學生自身的技能及熱情,難以實現較大規模的創業項目。雖然學校教育及社會服務體系提供了一定的引導和幫助,但僅由畢業生組成的創業團體是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的。而在協同創新發展理念中,要求各院校教師及相關科研團隊必須參與到創新創業的實踐中。此外,高校還必須制定出完善的政策,大量引進多能型、多梯度的專業教師隊伍,并在高校內部培養大量的專業技能型教師人員。在專業課程的設計和調整方面,設置社會與環境專業、人機互動專業、網絡商業和網絡市場專業等新興專業。在促進校內資源匯聚以及師生創業充分融合的基礎上,為地方本科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其二,加強政府對創新創業教育的保障。目前,我國眾多地區將創業教育歸為教育部門的職責范疇,而缺少其他政府部門的有效支持,從而使得地方本科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一直封閉的發展困境中。在此種情況下,各地方政府部門必須做好帶頭作用,將各個政府部門的資源進行充分整合,加大對高校學生就業情況的關注,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提供大力的支持,并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覆蓋教育、經濟、科技等多個部門的保障,促進創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3]。
其三,建立多層次的企業環境保障。目前,我國眾多地區及本科院校均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創業園等實踐基地,但是這種以學校為主體的孤立發展模式對創新創業的實踐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各企業的服務體系與職能地位也難以充分滿足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各項實踐需求。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須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協同創新,與社會資源進行有機結合,構建企業功能區與高校創業實踐載體聯動的多層次創業實踐環境,進一步形成本科院校創業教育、企業創業孵化、企業創業成長發展的多層次、多階段的產業環境。
四、結語
綜上可知,我國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時期比較晚,經過近些年的探索和實踐,已取得了比較客觀的進步,然而相比于國際上發展成熟的高校創業教育,我國高等院校的創業教育工作還處在初級探究階段,仍然需要經過不斷的創新和實踐。在此種形勢下,地方本科院校應高度重視創業教育的重要意義,充分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不斷完善自身的創業教育的培養體系,并做好與政府、企業的協同創新工作,促進國家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方針,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具備創業能力的優秀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熊禮杭.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實踐探究[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8(11):210-211.
[2]彭云飛.地方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需要認識的幾個問題[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5(13):101-103.
[3]高曉杰,曹勝利.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新時代事業的開拓者[J].中國高教研究,2012,12(07):326-327.
基金項目:本文系遼寧省教育廳科研項目,項目編號:W2014185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