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昊 李宏偉
【文章摘要】
本文主要針對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深入的研究,從經濟責任審計的相關概述進行分析,針對我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解決對策,進而促進我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順利發展。
【關鍵詞】
問題;對策;經濟責任審計
1 經濟責任審計的相關概述
1.1 經濟責任審計的定義
所謂經濟責任審計是指對企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在任期內所承擔與履行責任情況的審計,分為狹義與廣義兩種。狹義的經濟責任審計是指明確指出我國一些企事業單位與國家機構法定代表人或者是領導人所承擔與履行責任情況的審計,包括了法定代表人或者是領導人在任期間與離任期間的審計工作,范圍較窄。而廣義的經濟責任審計而范圍較廣,包括一切的審計。本文主要論述的是廣義的經濟責任審計。
1.2 經濟責任審計的特點
經濟責任審計的目的就是明確法定代表人或者是領導人在任期間所承擔的責任。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經濟責任審計是一種事后審計行為,是對法定代表人或者是領導人在任期間所承擔與履行責任情況的一種審計;二經濟責任審計具有一定的指定性,即審計的對象、內容、范圍比較明確;三經濟責任審計不僅起到對審計對象的評價,同時對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
1.3 經濟責任審計的意義
經濟責任審計的實施可以有效提高領導干部工作效率,形成良好工作作風,進而實現為服務社會宗旨。經濟責任審計具有以下意義:一有利于做好領導干部的清政廉潔工作。經濟責任審計對領導人在任期間的工作情況進行審計,包括領導在任期間的紀律是否嚴明、是否存在道德作風以及社會腐敗之風等問題,從而可以有效提高領導干部在任期間做好清政廉潔工作,努力為人們做實事、做好事,服務于人民群眾;二有利于提高領導干部的責任與義務。經濟責任審計可以真實反映出領導干部在任期間的工作情況與成績,有效明確現任與前任領導干部所承擔的職責,進而有效提高領導干部的責任與義務;三有利于提高領導干部的法制觀念。經濟責任審計的實施可以有效提出領導干部在任期間存在的問題,指出領導干部在任期間是否有不合法行為,進而可以有效提高領導干部的法制觀念;四可以有效做好領導干部的考核工作。通過對領導干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一方面可以給領導干部的提拔提供有效依據,另一方面有利于為國家發現人才。
2 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存在著一些問題,嚴重影響著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應當引起黨和領導人的高度重視。
2.1 經濟責任審計人員的素質不高
可以說,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影響因素就是人員素質問題。在現在的經濟責任審計組織中,具有一定專業素質與專業技能的人員數量較少,大多數人員不是個人素質不高,無法滿足多元化發展的需求,尤其是在實際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我國經濟責任審計人專業知識不夠,很難勝任繁瑣、復雜的審計問題,常常是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進行工作。除此之外,我國經濟責任審計人員還存在著一定的職業道德問題,可以說職業道德問題,是我國經濟責任審計面臨的最大難題。
2.2 對經濟責任審計的認識與定位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由于對經濟責任審計的認識與定位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導致經濟責任審計人員存在以下問題:(1)經濟責任審計人員對工作過高期望,增加了審計工作的風險性;(2)經濟責任審計人員超越了工作的職責范圍,造成審計工作具在一定的法律內險性。因此作為經濟責任審計人員應認真做事、慎重考慮,不應將事情擴大化,產生畏懼的心理,導致審計工作變得被動。經濟責任審計人員對審計工作的認識與定位存在著差異性,嚴重制約著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影響著經濟責任審計相關工作的研究與發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是從國家財政收支角度,對審計領導干部在任期間財政收支情況的一種體現,并不指領導干部在任期間所有的經濟責任,同樣,經濟責任的審計結果,并不能體現出領導干部在任期間所有的成績,因此不能通過經濟責任審計的結果,對領導干部在任期間的所有成績進行評價,也可以說,經濟責任審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除此之外,不僅經濟責任審計人員對審計工作的認識與定位存在一定的差異,經濟責任審計部門對審計工作的認識與定位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經濟責任審計部門過度強調審計結果,使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經濟責任審計部門對審計工作的內容沒有做相應的調查研究工作,導致審計工作側重于與財務相關的經濟責任,增大了審計的風險性;(2)由于經濟責任審計部門對審計結果的評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針對領導干部的財務相關經濟責任進行評價,片面的對領導干部的成績做出結論。
2.3 經濟責任審計沒有規范的評價標準
由于國家關于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缺乏一定的規范,導致經濟責任審計評價也沒有統一的標準。經濟責任審計與常規審計明顯不同,常規審計是有效維護國家的經濟秩序,而經濟責任審計則主要強調了對領導干部在任期的責任進行評價,因此,如果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沒有統一的評價體系、科學的評價標準,將會導致經濟責任審計評價不合理,缺乏一定的公平性、公正性,存在一定的主觀性,進而使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結果失去了真實性與合法性,審計評價結果無任何意義。
3 經濟責任審計的有效改進對策
針對我國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我國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有效解決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對策,從而有效促進我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與發展。
3.1 明確經濟責任審計的根本原則
想要做好經濟責任審計的工作,就是明確與堅持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根本原則,切記不要越權執行工作。明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根本原則,是做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前提條件,同時可以有效確保審計結果真實性、合法性。
3.2 有效規范經濟責任審計的監督工作
針對目前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效完善經濟責任審計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經濟責任審計的制度性與法制化約束,進而有效完善與規范經濟責任審計相關工作,有效提高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科學性、合法性、公平性、公正性以及真實性,從而有效確保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落實。
3.3 有效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制度
有效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制度,一是規范經濟責任審計執行與評價標準,從而有效提高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質量。要求相關審計部門充分發揮出其職能,做好審計范圍、審計程序以及審計評價等工作,以制度的形式有效規范經濟責任審計相關工作,通過實施統一的審計標準與評價標準,有效確保審計的公平性、公正性以及真實性。二是做好審計質量的控制工作,加強對經濟責任審計質量工作的監督與管理,從審計前的調查工作到審計評價結果的報告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把關,有效提高審計質量。
3.4 有效提高經濟責任審計人員的素質
想要有效提高經濟責任審計人員的素質,要做好以下工作:(1)是要做好審計人員的招聘工作。在審計人員的招聘過程中,應遵循寧遺勿濫的原則,寧愿遺漏,也不要降低標準,從文化水平、技術能力、自身素養以及制度上進行多層把關,對于不符合標準的,堅絕不能錄用;(2)是做好審計人員的培訓工作。隨著經濟與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了能夠現代化審計人才的需求,需要對審計人員進行綜合的培訓,有效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理論知識水平、計算機應用水平以及英語知識水平等;(3)做好審計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的同時,還應加強審計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審計人員為人民服務意識,提高審計人員的自身素質,自覺維護國家與人民的利益,避免審計人員為了追求個人的利益,而做出危害國家以及人民利益的行為。
在反腐敗的建設過程中,經濟責任審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了領導干部為人民服務意識,促進領導干部清政廉潔作風的形成,進而有效促進了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羅小紅,程其金,周曉麗.淺談我國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綜合).2009,20(05):115-117.
[2]周立崗,王志剛,杜志強.我國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3(06):102-103.
[3]張榮梅,李春梅,孫立安.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3,15(05):116-117.
[4]王志剛,杜志強,李騰飛.經濟責任審計的問題與對策-基于S市現狀的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2,26(14):161-162.
【作者簡介】
李宏偉.佳木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