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風琴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學生的接觸面越來越廣,獲得的知識也越來越豐富。在課堂上,他們不會僅僅滿足于課本上的知識,而是常常會出其不意地提出一些小問題,這些問題看起來很不起眼,但是,如果教師處理不當的話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對于課堂突發問題不能隨意處理。
關鍵詞:突發問題;尊重學生;亡羊補牢;拋磚引玉
一、尊重學生
能在課堂中提出問題的孩子往往思維比較活躍,所以,教師不能簡單粗暴地否定他,應該在肯定孩子的基礎上,引導他們找出正確的答案。記得在教學童話《丑小鴨》時,因為學生們早就聽過這個故事,所以,整堂課孩子們都配合得很好,在老師的引導下,一步步按照設計好的教學環節進行,到了最后總結全文的時候。我問孩子們學了這篇課文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孩子們都說明白了,突然有一個孩子問:“老師,為什么天鵝蛋會在鴨媽媽的窩里?”我一下子愣住了,這個問題我可真不知道。但是馬上我就冷靜下來說:“這位同學的問題提得真好,說明他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誰來幫幫他?”馬上又有一個孩子站起來說:“老師,我知道。我看過《安徒生童話》,書上說,是天鵝媽媽把蛋下在草叢里,不小心滾到了鴨媽媽的窩里。”“哦,原來是這么回事啊。這位同學愛讀書的習慣真好。書能告訴我們許多知識,希望同學們都能像他一樣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雖然這堂課并沒有完全按照我的思路進行下去,但是因為這個小小的插曲,孩子們都變得愛看書了,這難道不是另一個收獲嗎?
二、亡羊補牢
許多課堂突發問題往往體現了備課中老師容易忽視的地方。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突發問題,及時反思。記得有人說:“教師要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但是在這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教師要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僅僅有一桶水是不夠的。這桶水是死水一桶,放得久了就不新鮮了。所以,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引進一溪流動的活水來,這樣才能教給學生一碗清澈的水。
三、拋磚引玉
一些課堂突發問題中往往包含著更深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問題,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在學習課文《蟋蟀的住宅》時,有學生問我:“老師,螞蟻的住宅是什么樣的?”首先我要求學生課后自己去觀察,然后去閱讀法布爾的《昆蟲記》,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閱讀能力,也使他們獲得了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在課堂中,每一個小插曲都是一株嫩芽,教師應該用心去澆灌它,呵護它,讓每一個課堂突發問題都能開出一朵花。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紅城鎮中心小學)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