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龍
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新興的課程,要想上好這門課,教師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我們的教學思路和方法。
一、深鉆教材,拓展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創造性地處理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廣度,從實際生活中尋找貼近學生實際,充滿生活情趣,使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我們在講解“人機關系”一節可以舉學生使用掃帚掃地案例,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的欲望。在講“控制與設計”一章時,舉樓道的聲控燈案例,當學生犯困惑的時候,教師加以提示,光電效應、光敏電阻、傳感器等物理知識,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部分學生會設計出聲光共控燈,滿足了要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技術,我們對這些欄目加以拓展,設計一個小型的比賽:將全班學生分成5個小組,每小組提供八張A4紙,讓學生自己裁剪,看誰裁剪出的窟窿大,能鉆過人且完好無損。這樣學生在弄懂科學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前提下,動手做、做中學、學中做,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給學生搭建創新的平臺,提高把握和運用技術的能力,學生的技術素養得到了提高,創新思維得到了培養。
二、強調技術思想和方法
教師教學中要重視技術思想和方法的學習指導,技術本身蘊藏著豐富的思想與方法,如:發表、方案構思的思想和方法、優化思想和方法、試驗思想和方法等。這些思想與方法對學生技術素養的提高和一般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要讓學生正確認識學習通用技術的思想和方法重要意義,讓學生在實踐中領悟技術思想和方法。讓學生體驗怎樣買菜、搭配、洗切、烹調、熬湯、煮飯,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學習。有利于綜合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的問題,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發展,有利于提高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
三、要注重學生對技術的親身體驗過程
在通用技術教學中,注意要讓學生親自動手、構思方案、制作試驗、評價分析、優化綜合等完成一系列技術過程。例如,在講完“結構與設計”一章后,讓學生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制作各種和結構相關的模型,如:橋梁、鳥巢、火箭等等。學生會踴躍參加,最后的作品出乎意料,想象奇特。注重學生的參與,教材中有很多“馬上行動”就是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動腦來完成。向學生介紹手機、電視機、電腦、電動摩托車、電風扇、電烤爐、燈泡、冷光燈管、太陽能熱水器等等的相關知識。
學好通用技術課程甚至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就業,將迎來通用技術新課程普及推廣。
(作者單位 河北省康??h第一中學)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