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星
《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規定: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一定的聽、說、寫能力。對于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中國學生來說,要培養“用英語交流信息的能力”,關鍵是教學課堂。
一、適時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根據課文具體內容,制作生動、直觀、易懂的課件,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如,我在教學現在進行時的時候,下載了許多“*.gif”格式的動態卡通人物,這些卡通人物都是學生熟悉又喜愛的,而且表情、動作還很夸張、搞笑,利用這種動畫效果體現他們正在進行某動作,學生很容易就明白了這一知識點,而且學得很開心,這節課學生都表現出了從未有過的學習激情,個個積極搶答,并在短時間內較好地掌握了現在進行時。
二、在課堂上多創設真實場景
模擬真實生活情景,多采用表演形式以調動學英語的積極性,通過表演鍛煉他們實踐英語的膽量和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表現自我,教師也可參與其中,共同營造一個學英語的氛圍。有一次,我將風扇搬進課堂,將課堂營造成一個家的氛圍,當我們站在轉動的風扇后面表演課文時,發現自己的聲音全變了,就好像真的是風扇在講話似的。這一情景呈現,讓學生將注意力快速地集中到課堂,而且學習興趣高漲。
三、豐富多彩的課堂游戲
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即使下著冰雹他也會去做。那么,學生的興趣又是什么呢?玩游戲就是其中的一種!發現了學生對游戲的情有獨鐘后,我越來越覺得同一個知識點,用以前的講述方法,學生總說太難了;然而,當我將這一知識點轉化為用游戲方式來教學后,學生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地已經將這一知識牢記到腦海中,而且還學得特別積極,特別開心。
四、組織多樣化的競賽活動
爭強好勝、好表現是學生典型的心理特征,所以,我們還可以利用他們這一心理,通過競賽的方法,動員每個學生積極參加競賽,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例如:個人單詞接龍比賽、你說我演比賽等。為避免學生過分的個人主義,我還經常組織小組競賽。例如:小組表演、小組競當小老師、小組競讀等等。競爭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的效率,又增強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取得了一舉兩得的成效。
五、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為了讓學生保持自信、自主的學習態度,我采用了個人與小組、教師與家長等多種評價方式。通過評價,使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也使我迅速獲取英語教學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適當的調整。
只有積極開拓多元的教學思路,才能擺脫枯燥的英語教學,讓學生愛上英語。
(作者單位 貴州省普定縣白巖中學)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