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恒?孟俊峰
摘要:靈璧鐘馗畫是地域特色鮮明、文化積淀深厚的民間傳統繪畫樣式。在靈璧,繪制和張貼鐘馗畫已經成為一項歷時久遠的文化習俗。經過長期的發展,靈璧鐘馗畫在主題、形式和文化內涵愈加豐富的同時,其多重的價值也愈加明晰。
關鍵詞:靈璧 鐘馗畫 價值
鐘馗是民間傳說中能辟邪降福的民間俗神。其文字記載見于宋代《夢溪筆談》。相傳,鐘馗是唐代人,因應試武舉未中,死后托夢給唐明皇,決心要消滅天下妖魔。有一次,唐明皇久病不愈,夜里,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紅衣,一足著鞋,一足赤露,手持一大紙扇,欲偷楊貴妃的紫香囊及唐明皇的玉笛。大鬼戴帽,穿藍衣,袒一臂,赤雙足,上前捉住小鬼,剜去其目,并劈開吞吃。唐明皇大驚,問大鬼是何人?大鬼答道:“吾鐘馗也,武舉不中,但立誓除盡妖魔。”唐明皇醒后,病頓愈,體益壯。便詔畫工吳道子,告以夢景,吳道子畫鐘馗,與明皇夢景完全相同。于是鐘馗變成了打鬼的偶像。民間有把端午節視為“辟邪”日的習俗,并在家中懸掛鐘馗像以驅邪祈福[1]。鐘馗偶像的形成和民間懸掛鐘馗畫的習俗源遠流長。而靈璧鐘馗畫是在鐘馗傳說和端午懸掛鐘馗習俗的基礎上衍生,融合了地域文化,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形式。
在鐘馗由人到鬼,再升格為神的過程中,鐘馗被賦予了濃郁的神話色彩。而在民間鐘馗被譽為能辟邪、降福的神偶后,畫家在畫鐘馗的時候也會有種神圣感,懸掛在家中的鐘馗畫更是被民間大眾賦予了很多民俗寓意。經歷了長期的發展,靈璧鐘馗畫在主題、形式和文化內涵愈加豐富的同時,其存在的價值也愈加明晰。
一、藝術價值
鐘馗畫作為傳統繪畫中的一種獨特藝術樣式,相傳是吳道子所創,在唐宋廣泛盛行,幾經流變呈現了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北宋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近歲節市井皆印賣門神、鐘馗、桃符、及財門鈍驢。” [2]可見,鐘馗畫早已出現且融入普通百姓生活中。在歷代畫作中,與鐘馗有關的繪畫作品也層出不窮,如元代王蒙的《寒林鐘馗》;明代戴進的《鐘馗出獵》;清代金農的《醉酒鐘馗》等。各地的木版年畫中與鐘馗相關的年畫也都有流傳,在靈璧西北部的開封朱仙鎮年畫中就還有《大鐘馗》、《小鐘馗》印制。同樣,在楊柳青年畫、桃花塢年畫、綿竹年畫中也還有與鐘馗相關的年畫。同一主題的鐘馗作品能有序地傳承至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2003年靈璧縣被文化部正式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5年靈璧鐘馗畫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社會各界對鐘馗畫的關注度逐漸提高,而鐘馗畫中所蘊藏的藝術價值也更加突出。作為一項傳承久遠的藝術樣式,靈璧鐘馗畫“寓美于丑”,鄉土氣息濃郁,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創作出來的,并且吸收了中國傳統繪畫中人物、花鳥的繪畫方法,色彩強烈,造型夸張,不僅有驅邪納福的文化寓意,還有一定的教育意義。靈璧鐘馗畫作為一種通俗易懂的大眾文化在靈璧廣為流傳,其中暗含了民間傳統思想。隨著時代的發展,靈璧鐘馗畫也在不停地演變。今天的鐘馗畫在傳承的基礎上,吸收了當地皮影、剪紙、戲曲等民俗樣式的精華,融入了當代的審美趣味,其時代性和地域性也愈加明晰。
二、文化價值
靈璧鐘馗畫作為一項傳承久遠的民間傳統文化形式,具有鮮明的地域性,生活氣息濃郁,在傳承和發展過程中融入了當地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質,在靈璧文化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鐘馗畫作為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繪畫作品在靈璧備受歡迎。除了裝飾作用外,其鎮宅驅邪、宣揚正義、揚善懲惡的功用也值得注意。作為一種通俗易懂的畫種,靈璧鐘馗畫在傳播鐘馗信仰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給人們灌輸了揚善、戒惡的思想。無形中給人們的日常生活予以約束,具有“成教化,助人倫”的功能。正如蘇珊·朗格所說:“藝術中使用的符號是一種暗喻,一種包含著公開的或隱藏的真實意義的形象,而藝術符號卻是一種終極的意象,一種非理性的和不可用言語表達的意象,一種訴諸感受的活的東西。”[3]靈璧鐘馗畫是靈璧民間藝人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經過不斷總結和演變,吸收地方傳統文化,用象征性的藝術表現方法表達人們真實愿望的藝術形式。在畫面上經常會出現蝙蝠、柿子、花瓶等民間傳統形象,作為一種文化符號這些元素經常隱藏在畫面中委婉地表達著民俗寓意。在靈璧,畫鐘馗、懸掛鐘馗畫作為一種文化現象,除了能供人欣賞和普及知識外,其畫面所傳達的大眾精神文化生活更是值得關注。
三、民俗價值
民俗文化作為一種獨特的生存方式在形成之后,就在人們的生活中一代一代地傳承著,并作為族群中的一種規范性生活模式,為族群的內聚和生存服務[4]。靈璧鐘馗畫作為靈璧縣一種特殊的民俗文化形式,在當地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下經過一代代藝人的傳承,延續至今。畫鐘馗、懸掛鐘馗畫已經成為人們約定俗成的生活習慣,是當地人民頌善懲惡、宣揚正義思想觀念的具象表現。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變快速轉變,鐘馗畫所蘊含的民俗價值也愈加明晰。民間藝人在畫鐘馗時往往運用諧音、象征等表達方式,以圖像結合、托物寄情等手法來表現吉祥寓意。如鐘馗懷抱花瓶,瓶內插滿四季鮮花,寓意“四季平安”;鐘馗肩背男孩,寓意“盼子得子”;鐘馗手持雙柿,寓意“事事如意”等。作為一種地域特征鮮明的民俗樣式,靈璧鐘馗畫不僅在歲時節令中出現來增添喜慶氣氛,而且也在人們遇到生產、生活困難時出現來祈求人們心里預期的目標。它是現實與浪漫的高度統一,同時還具有宗教崇拜的特征。靈璧鐘馗畫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流傳、衍生的。民俗文化的發生、發展、演變史在一定地域空間下進行著,它受地理環境、人們謀生方式與歷史傳統的影響和制約,因此民俗文化顯現出濃烈的地方特色[5]。靈璧鐘馗畫是人文精神的載體,以為人服務為目的,它的演變和進化是勞動人民真實生活的反映,對不同時期的鐘馗畫進行研究和分析也就是對不同時期的社會民情、風俗進行研究和分析。
四、社會價值
作為省級“非遺”的靈璧鐘馗畫,承載著人們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弘揚民族正氣和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的積極功用。無論是節慶還是重大活動,人們總喜歡通過畫鐘馗、懸掛鐘馗畫來表現喜悅的心情,期望生活的吉祥如意、平安健康。在生活困難的年代,鐘馗畫能夠給人們以精神的寄托與安慰。在物質生活水平大有提高的今天,鐘馗畫是人們伸張正義、揚善懲惡社會思想的藝術載體。畫鐘馗的過程是人們愉悅身心的過程,更是心靈得以凈化和提升的過程,它不僅能滿足人們日常的文化娛樂需要,同時也對塑造健康人格有積極意義。個人身心的健康是社會和諧安康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畫鐘馗也對社會穩定和構建社會良好精神文化氛圍有積極意義。
靈璧鐘馗畫在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帶動了地區經濟的發展。隨著各界的廣泛關注,靈璧鐘馗畫已經成為靈璧縣的文化品牌標志。其知名度的提高不僅帶動了地方鐘馗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相關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如靈璧皮影、剪紙、靈璧石等有了前所未有的融合與發展。它們之間的優勢互補也給地區的旅游和文化產業發展帶來了良好契機。靈璧經濟的發展,也會促進當地文化主管部門和有識之士對鐘馗畫傳承與保護的重視。另外,鐘馗畫在靈璧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人們大多都能畫上幾筆,通過學畫鐘馗、懸掛鐘馗畫、交流鐘馗風俗文化知識,不僅豐富了當地的文化生活,同時也帶動了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鐘馗畫已成為靈璧的重要文化標識。
四、結 語
靈璧鐘馗畫不僅是地域特色鮮明的傳統繪畫形式,也是特征鮮明的地方傳統民俗文化形式。作為一種集民俗與繪畫于一身的特殊文化現象,它的發展和變化始終在適應著人們的需要,與靈璧人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對于鐘馗畫的價值進行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我們深化對當地傳統繪畫和地區傳統風俗,尤其是在傳統價值觀念不斷遭到現代文明沖擊的今天,靈璧鐘馗畫中所蘊含的藝術、文化、民俗和社會價值愈加凸顯和值得重視。
[基金項目:安徽大學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靈璧鐘馗畫傳承、保護狀況的調查與研究”(項目編號:AH201310357275);安徽大學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民間美術》(項目號:ZYGX201305)]
注釋:
[1] 張道一.中國民間美術辭典[Z].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51頁
[2] 鄧之誠.東京夢華錄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2:249頁
[3] [美]蘇珊·朗格.藝術問題[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134頁
[4] 陳華文. 論民俗文化圈[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 2001(06):39頁
[5] 蕭放.中國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N].中國民族報,2006-3-3
作者簡介:
王祖恒,安徽大學藝術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油畫。
孟俊峰,安徽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史論。